中考文言文詞類活用知識歸納

    時間:2024-07-14 01:04:09 王娟 中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23中考文言文詞類活用知識歸納

      在我們的學習時代,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文言文的類型有哪些,你見過的文言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3中考文言文詞類活用知識歸納,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023中考文言文詞類活用知識歸納

      名詞活用

      (一)名詞作動詞

      1、鞭數十(鞭,用鞭子打)

      2、果然鶴也(鶴,變成白鶴)

      3、天雨墻壞(雨,下雨)

      4、稍稍賓客其父(賓客,意動,當作賓客)

      5、其家甚智其子(利,意動,認為……聰明)

      6、父利其然也(意動,以……為利)

      7、歌以詠志(歌,寫詩歌)

      8、愿為市鞍馬(市,買)

      9、不能名其一處(名,說出)

      10、對酒當歌(歌,高歌,唱歌)

      11、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先、后是方位名詞做動詞,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

      12、置所罾魚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

      13、皆指目陳勝(“目”是用目示意)

      14、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

      15、名之者誰(名,給……命名)

      16、一鼓作氣(鼓,擊鼓)

      17、朝服衣冠(服,穿戴)

      18、惠子相梁(相,作宰相)

      19、冬雷震震(雷,打雷)

      20、夏雨雪(雨,降下,落下)

      21、尋向所志(志,做的記號,標志)

      22、有仙則名(出名)

      23、有龍則靈(現靈)

      24、披發文身(畫文彩;刺花紋)

      25、書帛曰:“陳勝王。”(稱王)

      26、不蔓不枝(蔓延;生出枝節)

      27、皆刑其長吏(刑,懲罰)

      28、環而攻之(環,包圍)

      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

      30、峨冠而多髯者(峨冠,戴著高帽子)

      31、皆下之(攻下)

      32、此中人語云(語,告訴)

      33、欲窮其林(窮,走到盡頭)

      34、吾義固不殺人(堅持合宜的道義、情理)

      35、天下縞素(穿孝服)

      36、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劃船)

      (二)名詞作狀語

      1、窗扉洞開(像洞一樣)

      2、當窗理云鬢(云,像烏云一樣)

      3、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犬一樣)

      4、失期,法當斬(法,依照法律)

      5、吾義固不殺人(義,按照道義)

      6、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船,用船)

      7、面刺寡人者(面,當面)

      8、箕畚運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

      9、置人所罾魚腹中(罾,魚網,用網捕)

      10、夜篝火(用篝火裝著“鬼火”)

      11、簞食壺漿(用簞,用壺)

      12、乃丹書帛(用朱砂)

      動詞活用

      (一)動詞作狀語

      1、幾處早鶯爭暖樹(爭)

      2、忽啼而求之(啼,哭著)

      3、跳往助之(跳,跳著)

      (二)動詞作名詞

      1、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騎,戰馬)

      2、宜枉駕顧之(駕,指車、馬)

      3、雖乘奔御風(奔,飛奔的馬)

      4、猛浪若奔(奔,飛奔的馬)

      (三)使動用法

      1、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正、篤、睦、和,形容詞)

      2、伏尸百萬,流血千里(伏、流)

      3、凄神寒骨(凄,使……凄涼;寒,使……寒冷)

      4、亂花漸欲迷人眼(“迷”,意為“使‥‥‥迷亂”)

      5、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使……擾亂;使……勞累)

      6、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使……痛苦;使……勞累;使……饑餓;空乏,使……窮困;使……顛倒錯亂;使……驚動;使……堅韌)

      7、固國不以山溪之險(使……鞏固)

      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使……震懾)

      9、忿恚尉(使尉憤怒)

      (四)意動用法

      1、以賢勇知(《大同》,賢,形,認為……為賢)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認為……美)

      3、聞寡人之耳者(聞)

      4、父異焉(對此感到詫異)

      5、邑人奇之(以之為奇)

      6、父利其然(認為這種情況有利可圖)

      7、漁人甚異之(對此感到詫異)

      8、余悲之(對此感到悲哀)

      9、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

      10、固以怪之矣(對此感到奇怪)

      (五)為動用法

      1、死國可乎(死,為國而死)

      2、傷仲永(傷,為仲永而哀傷)

      3、既泣之三日(泣)

      4、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喪,為死去的人辦喪事)

      5、念悲其遠也(悲)

      6、祭祀必祝之(祝,為之祈禱)

      形容詞活用

      (一)作名詞

      1、溫故而知新(故,舊知識;新,新知識)

      2、近塞上之人(近,靠近)

      3、披堅執銳(堅、銳)

      4、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惑,疑惑的問題)

      5、畢力平險(險,險阻的山)

      6、此皆良實(賢良誠實的人)

      7、攘除奸兇(奸臣賊黨)

      8、野芳發而幽香(香花)

      9、心樂之(以之為樂)

      (二)作狀語

      1、胡人大舉入塞(大,大舉,大規模)

      2、見漁人,乃大驚(大,非常,大吃)

      3、與蒙論議,大驚曰(非常)

      (三)作動詞

      1、家富良馬(富,有很多)

      2、明月別枝驚鵲(驚,驚動)

      3、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長)

      4、父異焉(異,對……感到驚異)

      5、邑人奇之(奇,以……為奇)

      6、而日中時遠也(遠,距離遠)

      7、不遠千里(遠,以……為遠)

      8、食之不能盡其材(盡,使盡,竭盡)

      9、心樂之(樂,喜歡)

      10、凄神寒骨(凄、寒)

      11、聚室而謀(聚,使聚,召集)

      12、笑而止之(止,使止,阻止,阻攔)

      13、似與游者相樂(樂,嬉戲,逗樂,游樂)

      14、日光下澈(澈,深深透過,直射水底)

      15、畢力平險(畢,用盡)

      16、不能絕也(絕,殺絕,殺盡)

      17、私我也,美我者(私,偏愛;美,意動)

      18、樓漸低(低,降低)

      19、漁人甚異之(異,感到詫異)

      20、欲窮其林(窮盡,走到頭)

      21、一覽眾山小(小,意動,以……為小)

      22、此教我先威眾耳(威服,動詞)

      23、親賢臣,遠小人(親,親近;遠,遠離)

      24、香遠益清(遠播)

      25、互相軒邈(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

      數量詞活用

      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跑千里路)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貳,兩屬)

      名詞活用為動詞

      名詞活用為動詞,一般情況下是兩個名詞連用,必有一個名詞作動詞;副詞后面直接帶名詞,名詞就活用為動詞。活用后的意義仍和這個名詞的意義密切相關,只是動作化而已。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為名詞,洞穴,轉化為動詞“打洞”之義。

      一般名詞作狀語

      ①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處所。如“途中兩狼,綴行甚遠”(《狼》)中的“途”,原意為道路,這里作狀語,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②表示動作行為的依據、手段或工具。如“失期,法皆斬”(《陳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這里作狀語,修飾動詞“斬”,表示行為的依據,是“按照法律”的意思。

      ③表示行為的身份或對待的方式。如“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項羽本紀》)中的“兄”,本為名詞,轉化為狀語,是“用對待兄長的禮節”的意思。

      ④表示動作行為的特征或狀態。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詞“狗”,在這兒作狀語,意思是“像狗一樣”。

      方位名詞作狀語

      方位名詞直接作狀語,這種語法現象在古漢語中很多,往往用來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處所或表示動作的趨向。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記》)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來修飾“望”,限制其方向。

      時間名詞作狀語

      時間名詞用于動詞前作狀語,表示行為變化的時間。如“朝而往,暮而歸”(《醉翁亭記》)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時間名詞作狀語。它們往往用“而”或“以”同動詞相連接。

      動詞活用為名詞

      動詞出現在主語或賓語的位置上,表示與這個動作行為有關的人或事,這時它就活用作名詞。如“吾射不亦精乎”(《賣油翁》)中的“射”,本是動詞“射箭”,這里轉化為名詞“射箭的本領”。

      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在句子中,形容詞如果處于主語或賓語的位置,具有明顯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義,形容詞就轉化為名詞。如“無鮮肥滋味之享”(《送東陽馬生序》)中的“鮮肥”,就是形容詞轉化為名詞,作“新鮮肥美的東西”講。

      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形容詞后面帶了賓語,形容詞就轉化為動詞。如“天下苦秦久矣”(《陳涉世家》)中的“苦”,因帶賓語“秦”,意為“(對秦王朝的殘暴統治)感到苦惱”。

      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認為(以為)……怎么樣”的意思。

      ①名詞的意動用法。名詞的意動用法,是把它后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中的“賓客”,本為名詞,“賓客其父”為動賓結構,“賓客”就活用作動詞,意思是“以其父為賓客”。

      ②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形容詞的意動,是主觀上認為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如“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中的“異”為形容詞,活用作動詞,“異之”就是“以之為異”,“認為這事奇怪”。

      使動用法

      所謂使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使……怎么樣”的意思。使動用法中的謂語動詞,有的是由名詞、形容詞活用來的,活用之后,它們所表示的語法意義也有所改變。

      ①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和它的賓語在一起,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產生這個動詞表示的動作行為。如“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的“餓”是動詞,因后面帶賓語“其體膚”,就活用為使動,“使體膚經受饑餓”。

      ②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帶上賓語,假使賓語具有這個形容詞的性質和狀態,那么形容詞活用為使動動詞。如“凄神寒骨”(《小石潭記》)中的“寒”,本是形容詞“寒冷”,因其后帶賓語“骨”,意為“使骨寒”,成為使動。

      ③名詞的使動用法。名詞帶賓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變成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汗牛充棟”(《黃生借書說》)中的“汗”本是名詞“汗水”,因其后帶賓語“牛”,意為“使牛出汗”,成為使動。

    【中考文言文詞類活用知識歸納】相關文章:

    2017中考語文文言文知識點歸納08-06

    中考物理考試知識考點歸納01-24

    小升初英語名詞類與動詞類知識點02-12

    「必看」中考地理知識點歸納01-23

    2016中考化學知識點歸納02-22

    2016中考語文文言文常見句式歸納02-23

    2016中考數學基礎知識歸納總結02-23

    2016年中考化學知識點歸納01-23

    2016年中考化學各單元知識歸納02-22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综合经典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美女视频免费爽 | 亚洲国产日韩一级视频网站 | 偷窥国产在线91 |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 |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