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教育經濟學》模擬試卷及答案

    時間:2024-10-15 04:53:09 自學考試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0自考《教育經濟學》模擬試卷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2010自考《教育經濟學》模擬試卷及答案

      1.教育經濟學學科研究的原則不包括(  )

      A.學科的思想性與科學性相結合原則

      B.保守性與開放性相結合的原則

      C.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D.批判與吸收相結合原則

      2.從數量上研究確立計算教育的社會經濟價值的理論依據不包括(  )

      A.勞動價值學說

      B.復雜勞動與簡單勞動理論

      C.按勞分配原則

      D.勞動簡化理論

      3.人力資本理論基本出發點是(  )

      A.重視土地和人口數量的作用

      B.人力資本投資作用大于物力資本投資作用

      C.人口質量重于人口數量

      D.教育投資比物力投資更有利

      4.★政府調節教育供求矛盾的依據在于( )

      A.教育屬于“準公共產品”

      B.教育屬于“公共產品”

      C.教育社會需求與個人需求的矛盾

      D.教育需求和供給之間的矛盾

      5.教育對科學技術進步的作用論述不正確的是(  )

      A.教育具有再生產科技的功能

      B.教育具有使科學轉化為生產技術的中介作用

      C.教育是科技再生產的有效形式

      D.教育決定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

      6.教育產業的特殊性是有其三個基本特性決定的,即教育是基礎性產業、間接性產業和( )

      A.多效性產業

      B.第三產業

      C.專業性產業

      D.獨立性產業

      7.需要著重考慮中等教育學校網點結構和布局,逐步普及中等教育并使中等教育結構趨于合理的地區是(  )

      A.城市、沿海各經濟發達地區和內地少數發達地區

      B.經濟中等發展程度的地區

      C.經濟發展中地區

      D.貧困地區

      8.下列各項不屬于教育公用經費的是(  )

      A.公務費

      B.業務費

      C.設備購置費

      D.人員補助工資

      9.教育投資相對量與經濟指標增長相比,發展趨勢是(  )

      A.相對遲緩

      B.相對滯后

      C.超前速度增長

      D.平行速度增長

      10.集權制國家義務教育投資主要來源于(  )

      A.地方政府

      B.國家或中央政府

      C.聯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

      D.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占一半左右

      11.下列選項中屬于教育財力構成中的公用消費部分的是(  )

      A.職工福利費

      B.獎金

      C.工資

      D.業務費

      12.考查教師工作效率的指標不包括(  )

      A.教師利用率

      B.教師平均課時數

      C.教師平均課程門數

      D.教師平均班級數

      13.★某些教育資源的運用至少須采用一個單位,不能因需求不足一個單位而將其分割使用,體現了教育資源的(  )

      A.有限性

      B.適當性

      C.整體性

      D.不可分性

      14.沃爾什的教育收益計算法,稱為(  )

      A.余數分析方法

      B.經濟增長因素分析法

      C.現值折算法

      D.“費用——效率”分析計算法

      15.師資優化組合的關鍵在于建立合理的教師勞動定額和(  )

      A.實現教職工編制的合理定員

      B.逐步建立起教師勞動力市場

      C.建立健全的社會激勵機制

      D.建立健全的社會競爭機制

      二、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教育經濟效率

      2.★人力資本

      3.教育的個人需求

      4.教育投資結構

      5.教育機會成本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為什么說復雜勞動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2.簡述教育對經濟發展的直接作用。

      3.教育投資分配結構主要包括哪些?

      4簡述美國科恩教育經濟效率計量方法。采集者退散

      5.結合實際,說明教師勞動的特點是什么?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此題考查的是教育經濟學學科研究的基本原則。其原則包括三點:思想性與科學性相結合、理論聯系實際、批判與吸收相結合。因此,答案B是錯誤的。

      2.D【解析】馬克思對教育具有經濟價值的定性分析,為其定量分析奠定了理論基礎,特別是馬克思的勞動價值學說,復雜勞動與簡單勞動理論,以及按勞分配的原則等,都為從數量上研究確立教育的社會經濟價值,提供了理論依據。因此答案D不屬于。

      3.C【解析】人力資本理論的基本出發點是提高人口質量,增強人口素質,認為人口質量重于人口數量。這一理論批評了古典經濟學家李嘉圖等人只重視土地和人口數量的作用,看不到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關鍵在于人口的質量。選項D具有一定迷惑性.教育投資是人力資本的核心,但不是出發點。正確答案是C。

      4.★A【解析】教育屬于“準公共產品”,是政府調節的主要根據。因此,答案是A。

      5.D【解析】現代教育是科學技術生產、再生產的重要條件,但是,并不能說可以“決定”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因此,正確答案是D。

      6.A【解析】教育的三個基本特性是基礎性、間接性和多效性。答案B說明的是教育的產業劃分。正確答案是A。

      7.A【解析】各級各類學校布局結構主要劃分為三類,即A、B、C三類地區。每個地區其經濟結構都有自己的特點,這就決定了各地區教育布局結構各具特色。其中發達地區基本普及了初等教育,應著重考慮中等教育。

      8.D【解析】人員補助工資屬于教育人員經費,不屬于教育公用經費。因此,答案是D。

      9.C(【解析】教育投資年平均增長率快于各項國民經濟指標的年平均增長率,因此發展趨勢是超前速度增長。

      10.B【解析】義務教育投資有不同的來源:集權制國家主要來源于國家或中央政府,選項B為正確答案;選項C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是分權制國家主要來源;選項D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占一半左右是集權與分權相結合國家的來源。

      11.D【解析】教育財力構成,一般由個人消費部分和公用消費部分組成。選項A、B、C都屬于個人消費,選項D屬于公用消費。

      12. A考查教師工作效率的指標包括:教師平均課時數、教師平均課程門數、就是平均班級數。選項A教師利用率是教育投資人力資源利用指標的分項指標之一。

      13.★D【解析】教育資源的運用至少須采用一個單位體現的是教育資源的不可分性。教育規模經濟形成的條件是考查熱點:2004年、2006年分別以論述題的形式給予考查,2007年以簡答題形式給予考查,2008年以選擇題的形式給予考查。

      14.C【解析】余數分析方法是舒爾茨提出的、經濟增長因素分析法是丹尼森提出的,“費用——效率”分析計算法是薩卡羅普洛斯,F值折算法是沃爾什提出的,正確答案是C。

      15.A【解析】一個學校辦得好壞,教師勞動管理具有重要意義,A為正確答案。選項B、C、D是建立新的教師管理制度的建議。

      二、名詞解釋題

      1、教育經濟效率即教育經濟效力、教育機構內部效能、教育資源利用效率、教育投資效率等。其含義是指教育投入與教育產出之比,即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為取得同樣的教育成果,教育資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

      2.★人力資本是與物力資本相對應的概念。它是由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首先給予闡釋而獲得特定含義的一種資本概念。所謂人力資本,是指凝聚在勞動者身上的知識、技能及其所表現出來的能力。

      3.教育的個人需求是指個人出于對未來知識、技能、收入、社會地位的預期在各種需求中進行選擇,對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4.教育投資結構也稱教育投資內部比例。這主要是指各級各類教育投資內部分配和作用的比例關系。

      5.教育機會成本即教育間接成本,是指社會個人為教育而間接支付的教育費用,也叫“擇~成本”。它由教育社會間接成本和教育個人間接成本兩部分構成。

      三、簡答題

      1.為什么說復雜勞動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答:(1)所謂簡單勞動是指一般人類勞動,是簡單勞動的耗費,是每個沒有任何專長的普通人的機體平均具有簡單勞動力的耗費。

      (2)所謂復雜勞動則需要經過一定的專門的教育和訓練使勞動者具有一定的勞動技能和知識的勞動稱之為復雜勞動。勞動力的勞動復雜程度與他的教育費用所花費的時間、以及它自身的價值和所創造的價值等,都是成正比例關系。訓練有學識勞動者要耗費較多的時間和金錢,所以有學識的勞動力必然有較高的價值。

      2.簡述教育對經濟發展的直接作用。

      答:教育對經濟發展的直接作用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具體表現:

      (1)教育是勞動力生產、再生產的重要內容與主要手段。勞動力再生產包括人的自然成長過程和對人的教育和訓練過程。

      (2)教育是縮短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重要途徑。因為,影響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社會一般生產條件即客觀因素;二是從事物質生產的人的勞動熟練程度、勞動技巧和勞動速度等即主觀因素?荚嚧-全國最大教育類網站(www.Examda。com)

      (3)教育是科學生產、再生產,以及使科學轉化為直接生產技術的重要途徑。教育具有傳遞、積累、發展和再生產科學技術的社會經濟功能;教育具有使科學轉化為生產技術的中介環節的作用;教育又是科學知識再生產和科學轉化為生產技術最有效的形式。

      (4)教育是提高經濟管理水平的重要條件。教育在經濟管理中的作用表現在:一、可以培養一支數量充足的管理者隊伍;二、可以提高管理者素質。三、可以提高決策水平和管理水平。

      3.教育投資分配結構主要包括哪些?

      答:教育投資分配結構主要包括:

      (1)教育總投資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級教育中分配的比例;

      (2)各級各等教育中教育事業與教育基本建設投資分配的比例;

      (3)教育事業經費中人員經費(個人部分)與公用經費(公用部分)比例構成;高等教育與普通教育投資的分配比例。

      4.簡述美國科恩教育經濟效率計量方法。

      答:美國科恩關于計量教育經濟效率的方法的基本思路為:

      (1)對教育的投入和產出進行分類,其中教育投入分為學校投入和非學校投入。學校投入較易控制,包括學校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非學校投入一般難以控制,包括的內容比較復雜。教育產出分為四大類:基本技能、創造能力、社會態度、學校咨詢作用等。

      (2)用生產函數描述了教育過程中投入與產出的關系,教育生產函數形式為:f(Q,x/s) =0(Q為教育產出,X為學校投入,S為非學校投入)

      (3)進行實證分析,著重分析了教師工資、學校圖書、學生家庭背景,以及種族等與學生學業成績的相互關系,但得出的結論并不令人滿意。

      5.結合實際,說明教師勞動的特點是什么?

      答:(1)教師勞動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教師的獨立性體現在教師的勞動對象是人,是學生。教師必須進行獨立的艱苦勞動,才能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產生作用。自主性體現在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必須具有高度的勞動自覺性和事業心。

      (2)教師勞動的復雜性和創造性。復雜性體現在教師的勞動對象、教師自身素質、教師所擔負的教育任務、教師勞動的工作量四個方面。創造性體現在:教育是一種藝術;教學過程的藝術;因材施教的藝術等方面。

      (3)教師勞動的遲效性和長效性。遲效性體現在教師勞動是見效緩慢而效用長久的勞動。教師勞動的實際經濟效果,一般要在學生離開學校,在其崗位上實踐才能表現出來。長效性體現在教師的勞動成果在勞動者一生中都會發生效用。

    【自考《教育經濟學》模擬試卷及答案】相關文章:

    2016年自考《教育經濟學》模擬習題與答案02-24

    自考《教育經濟學》預測試題及答案10-16

    網絡考前模擬試卷附答案04-20

    小升初語文模擬試卷及答案201602-25

    小升初模擬語文試卷及答案10-25

    2024自考《教育經濟學》專項練習題及答案05-21

    2016自考《美學》模擬題及答案08-13

    自考《審計學》模擬試題及答案10-16

    人教版小升初英語模擬試卷一答案10-29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本丝袜国产亚洲 | 亚洲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国产人成视频 | 日韩中文精品在线 | 色综合久久丁香婷婷 | 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