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什么時候貼福字

    時間:2024-03-13 10:51:42 紅萍 春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春節什么時候貼福字

      一般情況下,過年貼福字是十分常見的一個傳統習俗,很多地方的人們在過年的時候都會貼福字。過年貼福字是很有講究的,那么福字什么時候貼好呢?下面是關于春節什么時候貼福字的內容,歡迎閱讀!

    春節什么時候貼福字

      福字什么時候貼最好

      貼“福”字的時間其實也是有講究的,主要也是為了討個吉利。比如有貼“窮福”的說法,過去那些欠債的窮人往往過了小年或者是在年三十的早晨就慌里慌張地把“福”字貼上,就是把所有的討債人都擋在門外,因為一旦貼上了門福就相當于過年了,所以討債的就不能再上門逼債,此叫做“窮福”。真正貼福字的時間應該在大年三十的下午,太陽尚未落下之前,且順序應該是從外向里貼,先貼抬頭福,再貼門福,以此類推,最后一個才能貼倒福,意味著一年的福氣都要從外面流進來。

      過年貼福字有什么寓意

      民俗專家指出,“福”字一共含有四種意思:一是“壽”,即長壽,長命百歲;二是“富貴”,即財多物豐;三是“康寧”,即健康無疾患;四是“德厚”,即德善有道。

      此外還有三種意義:一是“順”,新年伊始貼福字,祈求在新的一年里能一順百順,諸事如意,吉祥并臻。二是“保佑”,貼上福字能求得保佑,逢兇化吉,遇難呈祥。三是“創造幸福”,貼上福字是告誡家庭成員,在新的一年里,全家人要團結一致,同心協力,創造一個幸福家庭。

      福字在中國民間不是一般的字,它幾乎囊括了一切好事,既是豐衣足食,富貴興旺,又是健康平安,和諧美滿,更是國泰民安,天下太平。平時,人們把這些美好的期望揣在心里,待到新的一年開始,人們就會把心中的祈愿化為一個福字,端端正正、濃筆重墨寫在大紅紙上,貼在門板、照壁和屋里屋外最顯眼的地方,倒貼福字,是人們最常用的呈現方式。

      “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愿。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

      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福”字以前多為手寫,現在市場、商店中均中出售。

      過年貼福字的由來

      春節貼福字主要來源于三個傳說:

      第一個說法是,姜太公當年封神的時候,他的老婆也前來討封。姜太公一身正氣,哪里容得,便生氣地把他老婆封了一個“窮神”,并限制她不得到有“福”字人家去串門。封窮神這一天正是舊歲除夕。百姓知道了這個情節,于是家家戶戶在門上貼了“福”字,不讓窮神進家門。

      第二個說法是,春節貼“福”字,源于明太祖朱元璋。一年正月,朱元璋微服出訪,在一個鎮上看見許多人圍觀一幅畫,畫上繪著一個赤腳女人,抱著一個大西瓜,意思是取笑淮西婦女大腳因古代中國婦女以纏足為美。朱看后以為是百姓有意譏笑他的大腳馬皇后,因馬皇后也是淮西人。他回宮后,吩咐軍士們到鎮上去調查:那幅畫是何人手筆?哪些人去圍觀過?規定凡是沒有圍觀和譏笑的戶,一律在家門口貼上“福”字。過了兩天,軍士們據此前去抓人,發現家家戶戶都貼有“福”字,都表示不曾圍觀和譏笑大腳婦女,此事便不了了之。從此,人們感覺貼上“福”字可以保一家平安。

      第三個說法便是,春節貼“福”字,并把此字倒貼,與清朝恭親王福晉有關。一年春節前夕,恭親王的大管家為討親王歡心,按例寫了斗大的“福”字,讓手下的人貼在庫房和王府大門上。有一個家人因不識字,竟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為此恭親王非常氣惱,欲鞭笞懲戒。他的大管家是個能說善道的人,為避免牽連怪罪自己,趕忙跪下陳述:“奴才常聽人說恭親王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倒(到)了,此乃吉慶之兆也。”恭親王聽了覺得此說合情合理,反怒為喜,讓大伙合說:“恭親王府的福到(倒)了!”他們以為,吉祥話說千遍,金銀財寶增萬貫。遂賞賜大管家和那位家人各五十兩銀子。從那時起,從王府到民間,很快就形成了春節倒貼“福”字的風俗了。

      節日簡介

      福字不能倒貼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粱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鐘旭,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福"字現今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今還是過去,都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祝愿。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到)"、“福氣已倒(到)”。大門福字不能倒貼,因大門為迎福納福的地方,福字應正貼。

      歷史淵源

      “福”字

      “福”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約有三千年歷史。甲骨文中的福字,是裝酒器具在神前的形狀,因為古人用酒象征生活富裕。

      現今的福字,由示、一、口和田組成:示,指神祗;田,指耕地、打獵;一字,按《說文》解釋說:“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口字,《說文》說:“口,人所以言食也。”在這個福字上,寄托了老百姓祈求得到田地,以滿足溫飽需求的愿望。

      把福字貼在門前,文字記載有宋代吳自牧的《夢粱錄》:“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貼春牌”,就是把福字寫在紅紙上,貼在大門前。由此可知,貼福字的風俗,至少從南宋已經開始,歷史可謂悠久。

      傳說由來

      福到了

      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福"字以前多為手寫,現今市場、商店中均中出售。

      “福”字倒貼在民間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都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

      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于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羽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于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窮神傳說

      還有一個傳說,把發明權推給了周朝的姜子牙,即姜太公。姜太公封一大批神仙時,卻把自己的妻子葉氏封為窮神,還告訴她說:“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從此,家家過年貼福字,就是告訴窮神,我這里是有福的地方,你千萬不能進來。福字,就是擺脫窮困、追求幸福的象征。

      貼法講究

      貼福字

      快過年了,現今的一些商業單位都會在這個時候送福上門,也算是一種廣告行為吧。福字每家都要貼,但是貼“福字”在青島地區非常講究,如果萬一貼得不對,可能會適得其反。

      在青島地區“福字”分正福、倒福和各類小“福字”,根據“福字”的大小,該貼在什么地方一定要記住。“倒福”斗方,要坐北朝南貼在門廳的正前方,這叫做“福入廳堂”,但一家只能貼一個,如果貼多了,叫做“重蹈覆轍”不吉利;正福也是斗方,一家也只能貼一個,須座東面西,象征“福如東海”;門福必須是正福,曾經看到過把倒福貼在大門外,青島話叫做“昏逡”,誰家的福到了門口不讓進門,門外貼“倒福”會讓一家有一種流年不順的感覺。所以門福必須要正福。另外還有抬頭福,旺財福等都要各歸其類。

      貼福字的講究是老祖先們總結出來的經驗,比如窮人家貼“窮福”,過去那些欠債的窮人往往過了小年或大年三十早晨就慌忙把“福字”貼上,就是把所有的討債人都擋在門外,因為一旦貼上了門福就相當于過年了,所以討債的就不能再上門逼債,此叫做“窮福”。

    【春節什么時候貼福字】相關文章:

    春節貼福字的習俗01-05

    有關春節的手抄報-貼福字07-04

    春節倒貼福字的來歷01-29

    春節貼的對聯02-19

    帶福字的經典對聯01-17

    春節對聯貼大門05-24

    春節貼門神的習俗01-18

    春節貼對聯的習俗02-02

    春節對聯怎么貼01-18

    春節貼春聯的由來01-31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V国产欧美V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 一区二区国产欧美在线视频 | 一级午夜理论片日本在线 | 一级a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