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端午節手抄報

    時間:2021-04-30 16:35:30 端午節 我要投稿

    一年級端午節手抄報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吉日,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年級端午節手抄報,歡迎大家欣賞。

    一年級端午節手抄報

      一年級端午節手抄報(一)


      

      一年級端午節手抄報(二)


      

      一年級端午節手抄報(三)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是在農歷的`五月五日,是三個重要的中國節慶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中秋節和農歷新年。

      這個節日的由來是古代中國有一位博學多聞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愛民而且又受到尊崇的官吏,但是由於一位充滿嫉妒的官吏陷害,從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由於無法獲得皇帝的重視,屈原在憂郁的情況下投汨羅江自盡。

      由於對屈原的愛戴,汨羅江畔的居民匆忙的劃船在江內尋找屈原,并且將米丟入汨羅江中,以平息汨羅江中的蛟龍。即使他們當時并沒有找到屈原,但是他們的行為,直到今天在端午節的時候,仍然被人們傳頌紀念著。

      古代端午節粽子的做法

      漢代,粽子是“蘆葉裹米”;到了西晉,變成了“菰葉裹黏米,雜以粟”。后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載更為詳細:

      《食經》曰:“粟黍法:先取稻,漬之使釋。計二升米,以成粟一斗,著竹內,米一行,粟一行,裹,以繩縛。其繩相去寸所一行。須釜中煮,可炊十石米間,黍熟。”

      到了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

      “糭,俗作粽。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糭櫚葉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物相饋送。或言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也。”

      可見,明朝的時候,糯米已經成為粽子的主要原料。

      主要口味

      一、紅豆味

      1、將糯米淘洗干凈,放入清水里浸泡至能捏碎,備用。

      2、將紅豆洗凈,泡1、5小時后再和糯米放在一起拌勻,備用。

      3、將粽葉300克洗凈,放入鍋內煮約半小時取出,用涼開水浸泡,備用。

      4、取泡好洗凈的粽葉三四片擺齊,卷成圓錐形的筒,放入拌和的糯米和紅豆,包成粽子形狀,用繩扎緊。

      5、將包好的粽子碼放在鍋內,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約2小時后,改用小火燜約3小時,即可食用。

      二、香糯肉味

      材料:粽葉五花肉糯米

      輔料:醬油 食鹽 做法:

      烹飪方法:

      1、提前將粽子葉擦洗干凈,剪去根部后放入水中,煮軟備用。

      2、五花肉切長條,加醬油食鹽腌制一晚。

      3、糯米洗凈后拌入鹽和醬油,瀝干水分。

      4、粽葉折成一個小碗狀,先加入少許糯米,放一塊五花肉,包好再用棉線扎緊。

      5、鍋中用粽葉墊底,放入肉粽,火煮開后轉小火煮3—4個小時。

      三、甜茶味

      原料:糯米,甜茶,蜜棗等粽餡。

      烹飪方法:

      1、將甜茶入鐵鍋煎熬取汁。將糯米淘洗干凈,瀝水,泡入甜茶汁備用。

      2、粽子包好后和甜茶同時入鍋,以水蓋過粽子為宜,用中火煮2小時,熟透了便可食用。

      口感:此粽子其色、香、味、美俱全,色澤金黃油亮、入口潤滑細嫩、柔軟粘稠、齒頰留香、回味甘甜、營養豐富。

    【一年級端午節手抄報】相關文章:

    1.端午節習俗手抄報-端午節手抄報插圖

    2.端午節手抄報花邊

    3.端午節手抄報簡單

    4.端午節手抄報模板

    5.走進端午節手抄報

    6.端午節手抄報圖片

    7.快樂端午節手抄報

    8.迎端午節手抄報

    9.端午節手抄報模板

    關于我們|致應屆畢業生|會員協議|法律聲明|問題反饋

    覺得【應屆畢業生網】對應屆生求職有幫助,記得分享給其他應屆生,網址是“應屆畢業生”的聲母YJBYS.com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2712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影视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专区 | 色h亚洲激情在线 |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久免费看 | 正在播放国产乱子伦最新视频 | 在线看国产国语三级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