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有哪些由來和習俗

    時間:2020-09-15 14:26:20 端午節 我要投稿

    端午節有哪些由來和習俗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有哪些由來和習俗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于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 中國的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們過節的習俗卻大同小異。內容主要 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吃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 的活動逐漸消失外,其余習俗至今已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的國家。

      端午節的習俗

      吃粽子

      于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狀有棱角、內裹 粘米而得名,后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這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日里食用。

      龍舟

      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佩香囊帶五彩繩

      端午節人們佩香囊和戴五彩繩,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于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五彩繩則是用各種色彩的繩子編成手鏈!

    【端午節有哪些由來和習俗】相關文章:

    大寒節氣的由來和民間習俗10-26

    七夕的由來和習俗詳解11-25

    霹靂舞的由來有哪些08-29

    大暑節氣的習俗有哪些07-12

    古人迎驚蟄有哪些習俗08-11

    各國國慶節有哪些習俗12-25

    中國七夕有哪些習俗11-24

    西方圣誕節習俗有哪些10-23

    感恩節的由來和習俗英文版10-02

    中國過年習俗的由來05-15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色婷成人综合电影在线 |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观看 | 亚洲欧美人女户中文字幕 | 日韩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国产区美女 |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