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端午節習俗

    時間:2022-06-29 21:22:13 端午節 我要投稿

    東北端午節習俗

      1、踏青

    東北端午節習俗

      在黑龍江地區過端午節,一般都是清早要出門去郊外,野地或公園等地方散步,叫做“踏青”。折一些樹枝或買些艾草回來,系上各種顏色的葫蘆掛在門沿和窗戶上。

      踏青的習俗在我國由來已久,李淖在《秦中歲時記》中曾有記載:“上巳(農歷三月初三),賜宴曲江,都人于江頭禊飲,踐踏青草,謂之踏青履。”

      2、掛紙葫蘆

      早晨,在自家的門楣上掛上葫蘆,象征家族人丁興旺。另外,家里還可以掛上用五彩線和布條做的辣椒、簸箕、掃帚等,這些東西都是寓意吉祥,趕走五毒,掃除瘟疫的意思。

      民間掛紙葫蘆還有一段故事來歷:據說唐朝起義軍首領黃巢曾得到一位老太太的幫助。黃巢臨走時對老太太說:“日后兵荒馬亂時,你就做個五彩紙葫蘆掛在門上,我就能搭救你。”后來恰巧是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黃巢率大軍攻進長安,老太太和她的鄰居掛上了彩紙葫蘆,都得到了起義軍的保護,這段傳奇一直流傳至今。

      3、系五彩繩

      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五色線只能在夏季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里。

      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蝎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里,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4、插艾蒿

      相傳西周時每逢五月初五,人們便在門戶上插掛艾葉(也稱艾蒿)和菖蒲,意為攘毒氣、避邪氣。此習俗歷代相傳,至今本溪地區的人們仍沿習這一習俗。

      五月初五日,居住在本溪的漢、滿、回、朝鮮族等民族,都在清晨太陽未出時,家家房檐遍插艾蒿,門楣插桃樹枝,枝上系以黃布縫制的小猴子和青麻捆扎的小掃帚。兒童的手腕、腳腕和頸上都結雙五色線。男男女女多早起,結伴去山野、河邊,趟露水,用長流水洗臉,拔艾蒿盤頂頭上,俗謂免災祛病。

    【東北端午節習俗】相關文章:

    東北端午節傳統習俗06-27

    東北過春節的習俗01-08

    潮汕端午節的習俗06-25

    端午節習俗及由來06-26

    端午節香包習俗03-23

    臺州端午節的習俗02-25

    端午節的習俗故事06-26

    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03-23

    西安端午節習俗10-03

    滿族端午節的習俗06-27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综合国产精品2021 |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一区二久久网站 |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日韩十八禁在线观看 | 日韩制服丝袜片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