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小雪節氣有什么習俗?

    時間:2022-11-22 15:16:13 歐敏 其他節日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北方小雪節氣有什么習俗?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當太陽達到黃經240度的時候,便是小雪節氣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北方小雪節氣有什么習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北方小雪節氣有什么習俗?

      小雪是什么意思?

      每年11月22或23日為小雪節氣。中國廣大地區東北風開始成為常客,氣溫下降,逐漸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過于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稱小雪。那么小雪節氣有什么習俗呢?北方小雪節氣有什么習俗?

      小雪節氣物候

      我國古代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陽氣上升,地中的陰氣下降,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所以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

      小雪節氣,東亞地區已建立起比較穩定的經向環流,西伯利亞地區常有低壓或低槽,東移時會有大規模的冷空氣南下,我國東部會出現大范圍大風降溫天氣。小雪節氣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強冷空氣影響時,常伴有入冬第一次降雪。

      北方小雪節氣有什么習俗?

      小雪節氣期間,北方各地最低氣溫多在零下,應該做好牲畜的防寒保暖工作。黃河中下游的華北地區正值初雪期,在降水較少的時期,小雪的到來意義非同小可。

      河北:“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边@是農民朋友對小雪節氣時下雪的贊揚,此時的雪水能抗旱防寒。

      山東:“小雪收蔥,不收就空。蘿卜白菜,收藏窖中。小麥冬灌,保墑防凍。植樹造林,采集樹種。改造澇洼,治水治嶺。水利配套,修渠打井!

      河南:“立冬小雪,抓緊冬耕。結合復播,增加收成。土地深翻,加厚土層。壓砂換土,凍死害蟲!

      北方地區小雪節以后,果農開始為果樹修枝,以草秸編箔包扎株桿,以防果樹受凍。且冬日蔬菜多采用土法貯存,或用地窖,或用土埋,以利食用。俗話說“小雪鏟白菜,大雪鏟菠菜”。白菜深溝土埋儲藏時,收獲前十天左右即停止澆水,做好防凍工作,以利貯藏,盡量擇晴天收獲。收獲后將白菜根部向陽晾曬3~4天,待白菜外葉發軟后再進行儲藏。溝深以白菜高度為準,儲藏時白菜根部全部向下,依次并排溝中,天冷時多覆蓋白菜葉和玉米桿防凍。而半成熟的白菜儲藏時溝內放部分水,邊放水邊放土,放水土之深度以埋住根部為宜,待到食用時即生長成熟了。

      小雪節氣習俗

      小雪節氣的習俗有曬魚干、吃刨湯、腌臘肉、吃糍粑等等,小雪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個節氣,是轉折性季節,人們為迎接小雪節氣到來會舉辦諸多習俗。

      曬魚干是臺灣特有的風俗習慣,臺灣有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在小雪前后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干、儲存干糧,烏魚、旗魚、沙魚等魚類會在小雪前后來到臺灣海峽。

      吃刨湯是我國西南部等省地區農村歷史悠久的一種民間習俗,在很多的農村地區會有殺年豬的習俗,親戚朋友聚在一起,將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大家圍坐在一起,給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熱烈的氣氛。

      吃糍粑是南方在小雪節氣時候的習俗,古時候糍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糍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小雪節氣過后,氣溫會急劇下降,天氣也會越來越干燥,此時正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很多地方殺完年豬之后,會留下許多吃不完的肉,于是就按照傳統的方法儲備起來,這樣還能品嘗到肉類不一樣的風味。

      小雪節氣由來

      按照現代科學的認識和解釋來說,叫做每年一到農歷十月,陽歷11月22日前后,當太陽到達黃經240度時開始,為“小雪”節氣。亦就是說,自然現象“雪”對節氣規律性的反映,亦比較突出,即每年一到“立冬”節氣后,陰歷十月陽歷十一月,開始進入降雪的季節,并將降雪量區分為大小的不同。將每年“立冬”后,開始降雪量較小的雪,稱作為“小雪”。其實,我國氣象上規定:

      (1)下雪時,水平能見距離在1000米或以上;

      (2)24小時內雪量小于或等于2.5毫米的雪,皆稱作為“小雪”。按照古代社會生活實踐中,人們對“雪”的認識和解釋來說,叫做每年一到冬季農歷“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彼裕瑥墓糯_始,人們的這種認識和解釋,密切結合農業上的需要,歸納概括叫做“小雪”,列入了“二十四節氣”,作為“立冬”后的節氣,名為“小雪”。

      對冬季“小雪”節氣與“候應”,宋元時期的學者吳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說,每年一到冬季農歷十月“立冬后十五日,斗柄指亥,為小雪。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一候,虹藏不見。禮記注曰:陰陽氣交而為虹。”

      “此時陰陽極乎辨,故虹伏。虹非有質而曰藏,亦言其氣之下伏耳。二候,天氣上升,三候,地氣下降,閉塞而成冬。天地變而各正其位,不交則不通,不通則閉塞,而時之所以為冬也!

      小雪節氣美食習俗

      忙腌菜,過年正好吃

      南京有諺語:“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毙⊙┲,家家戶戶開始腌制、風干各種蔬菜,包括白菜、蘿卜以及雞鴨魚肉等,以備過冬食用。杭州人往往也會趁著這個節氣開始腌制醬鴨、臘肉。

      十月朝,糍粑碌碌燒

      在南方某些地方,有小雪時節吃糍粑的習俗。有俗語說,“十月朝,糍粑碌碌燒”。

      “碌碌燒”是非常形象的客家語言。“碌”,是像車轆那樣滾動,意思指用筷子卷起糯米粉團,像車轆那樣前后上下左右四周滾動,粘上芝麻花生沙糖;“燒”,即是熱氣騰騰。吃糍粑一要熱,二要玩,三要斗(比較),才過癮,才能體味“十月朝,糍粑碌碌燒”的農家樂趣。

      十月豆,肥到不見頭

      小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干、儲存干糧。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歷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刨湯肉,美味迎新年

      “小雪殺豬,大雪宰羊!卑^農村的風俗習慣是,每到小雪、大雪兩個節氣,村民們便開始殺豬宰羊準備年貨。無論哪家宰畜,鄰居、親朋都要過來幫忙。殺了豬,東家要用腌酸菜、鹵豆腐、寬粉條、沙土豆做一鍋豬燴菜,再配上米飯、小菜,略備薄酒,邀請四鄰聚餐,寓意團結、和睦、萬事興旺。

      少數民族也有類似習俗。小雪前后,土家族群眾就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

    【北方小雪節氣有什么習俗?】相關文章:

    小雪節氣習俗07-16

    小雪節氣南方習俗11-23

    小雪節氣南方習俗介紹11-23

    小雪習俗有哪些11-28

    雨水節氣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習俗02-19

    關于小雪節氣的由來和習俗11-23

    小雪節氣吃什么養生07-17

    小雪節氣吃什么好?06-18

    小雪節氣吃什么水果06-02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 |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 亚洲天天做夜夜做天天欢人人 | 又色又爽又高潮的视频日本 |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 日韩综合网在线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