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登高的由來

    時間:2022-06-08 10:00:16 其他節日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重陽登高的由來

      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又名重九節、登高節、菊花節、茱萸節。我國古代把九定為陽數,農歷九月九日,月日并陽,兩陽相重,兩九相疊,故名“重陽”,又名“重九”。漢末曹丕在《九月與鐘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 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與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重陽登高的由來

      重陽節時,正是金秋送爽、丹桂飄香、風霜高潔之際,宜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在我國,早在戰國時代就形成此節。到漢代,逐漸盛行。《西京雜記》說,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殘害死后,她的侍女賈佩蘭也被逐出宮,嫁給平民為妻。一次她談起每年九月九日,在皇宮中佩茱萸、食蓮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的事情。《續齊諧紀》則記載:“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舉家登山。……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于此。”唐代則正式由朝廷批準民間以中和、上巳、重陽為節令。明代皇宮初一吃花糕,九月重陽,皇帝親自到萬歲山登高。此風一直流傳到近世。每到這一天,人們出游登高,賞菊花,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時至今日,一些地區仍保存著這種風俗。

      登高是重陽節的重要風俗。漢代此俗當由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災故事而來。

      到了魏晉時代,登高的日期已專定在九月九日。《荊楚歲時記》說,九月九日,士農工商各行業的人都到郊外登高,設宴飲酒。《千金月令》也說:“重陽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遠,為時宴之游。賞菊以暢秋志。”東晉詩人謝靈運為了登高的方便,還自制了一種前后裝有鐵齒的木屐,上山時去掉前齒,下山時去掉后齒,人稱“謝公屐”。在唐代,一些著名詩人都以詩篇記載了重陽節的活動。如李白《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軍》詩中說;“九日天氣晴,登高無秋云。”杜甫《九日》詩中也寫道:“去年登高 縣北,今日重在涪江濱”等等。在宋代,登高之風依然風行。《東京夢華錄》載:“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倉王廟、四里橋、愁臺、梁王城、硯臺、毛駝岡、獨樂岡等處宴聚。”在南宋,據《武林舊事》載,宮廷于八日作重陽排當,以待翌日隆重游樂一番。明代,皇帝親自到萬歲山登高。清代,皇宮御花園內設有供皇帝重陽登高的假山。在民間,早期以登阜城門外五塔寺和左安門內法藏寺為盛,晚清以登陶然亭、薊門煙樹(德外土城)、八大處等為多。據《燕京歲時記》載:凡登高,必 “賦詩飲酒,烤肉分糕,洵一時之快事。”

    【重陽登高的由來】相關文章:

    重陽節登高的來歷02-27

    重陽登高的手抄報05-20

    重陽節登高活動總結03-10

    重陽節登高活動方案10-13

    重陽節的來歷由來10-13

    重陽節的由來及習俗10-17

    開展重陽節登高活動總結03-11

    重陽節登高的寓意是什么10-23

    中華傳統文化故事:重陽登高05-28

    重陽節登高活動的方案總結06-30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爱 | 亚洲七久久之色九 |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性 |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 伊人久久亚洲国产嫩草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