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 僅4%的人會正確洗手
2006年全球洗手日是促進用肥皂洗手公私伙伴組織(PPPHW)發起的,號召全世界各國,每年10月15日開展用肥皂洗手活動。世界衛生組織在2005年倡導,并在該年的10月13日訂立,目的是呼吁全世界通過“洗手”這個簡單但重要的動作,加強衛生意識,以防止感染到傳染病。
全球洗手日:認真對待 讓洗手成為習慣
為迎接全球洗手日(10月15日)的到來,10月13日,湖南省人民醫院舉辦了“第一屆洗手大賽”,并現場測試了洗手前后的細菌值,讓大家都能意識到正確洗手的重要性。
“作為一個全職媽媽,出于照顧寶寶的需要,特別想把手洗干凈。一直不知道正確的洗手方法,通過這次比賽,扎扎實實學會了怎樣洗手。” 市民劉小姐在比賽現場說道。據悉,通過微信官方訂閱號(湖南省人民醫院健康醫線),湖南省人民醫院從眾多報名者中邀請了10位參與活動的熱心市民到場學習正確的洗手方式。
洗手,看起來是件日常小事,但不洗手或不好好洗手,卻關乎健康大事。據中國健康教育中心開展的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居民正確洗手率僅為4%。每年全球至少有350萬五歲以下兒童死于腹瀉和肺炎相關疾病。用肥皂洗手的簡單舉動可以將五歲以下兒童的腹瀉發病率降低大約50%,呼吸道感染發病率降低近25%。洗手同樣能預防皮膚感染、眼部感染、腸道寄生蟲、SARS和禽流感,對艾滋病人及艾滋病毒攜帶者的健康有利。研究表明,洗手能有效預防疾病的傳播,甚至是在過度擁擠、高度污染的貧民窟環境。
活動現場,5歲的軒軒小朋友作為特別的參賽選手參賽,洗手前在場檢測的細菌數值居然高達4223,洗完手后仍有174,他媽媽說:“在家玩玩具后,總是不愛洗手。以后不但要監督他洗手,還要教會他怎樣洗手。”軒軒小朋友也跟醫生保證,以后玩完玩具一定會注意洗手,看到外面的開關再也不亂摁了。
在現場,醫護人員通過ATP生物檢測數值來測試參賽者手的清潔程度,數值低于100就代表比較清潔,數值越高表示手越“臟”。一般參賽者未洗手前的ATP數值大約是600-800,按照醫學上的標準,超過100就屬于細菌超標。
到底怎樣才是洗對手呢?醫護人員為在場的觀眾進行了示范。湖南省人民醫院感控辦主任胡又專在進行宣傳講座時介紹:“正確的洗手的方法是:采用流動水洗手,使雙手充分浸濕;取適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勻涂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認真揉搓雙手至少15秒鐘,應注意清洗雙手所有皮膚,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縫。”
具體揉搓步驟為:
1. 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
2. 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
3. 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
4.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5. 彎曲手指使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6. 將五個手指尖并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7.必要時增加對手腕的清洗。
更多相關文章:
1.2015年5.12護士節主題
2.2015年世界精神衛生日主題
4.世界衛生日是幾月幾日?
5.2014世界衛生日是哪一天?由來介紹
6.2015年城區“世界無煙日”活動方案推薦
7.2014年世界艾滋病日宣傳活動通知
8.最新世界無煙日活動方案三篇
9.2015年青島啤酒節游玩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