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潑水節是什么時候

    時間:2020-11-21 09:28:11 其他節日 我要投稿

    西雙版納潑水節是什么時候

      西雙版納潑水節是什么時候?潑水節期間,大家用純凈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

    西雙版納潑水節是什么時候

      西雙版納潑水節是什么時候

      潑水節是每年的4月13日—4月16日

      潑水節是傣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于公歷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

      2017西雙版納潑水節取水少女選拔大賽落幕

      4月11日,傣歷1379潑水節取水少女選拔大賽決賽在云南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告莊西雙景舉行,比賽通過初選、復賽、決賽評選出7名“取水公主”和5名“取水少女”。

      據了解,“取水少女”將亮相4月12—14日告莊西雙景潑水節花車大巡游及4月15日舉行的取水儀式。近200人的巡游隊伍,數輛花團錦簇的傣泰風格花車,載著身著傳統傣式服裝的傣家哨多哩將亮相告莊西雙景的大街小巷,掀起一股“美麗的熱浪”。

      此外,4月12日晚告莊西雙景還將舉行樂堡音樂巡演、潑水節花車大巡游、煙花表演、堆沙展示及非遺物質文化展示等活動。

      潑水節的起源

      傣族潑水節,又名“浴佛節”,傣語稱此節日為“比邁”,意即“新年”;西雙版納和德宏地區的傣族又分別稱此節日為“尚罕”、“尚鍵”,兩詞均來源于梵語“samkranta”,意為“周轉”、“變更”、“轉移”,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周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布朗族、德昂族和阿昌族也過此節日。柬埔寨、泰國、緬甸、老撾等國也過潑水節。

      潑水節的起源與小乘佛教的傳入有密切關系,其活動包含許多宗教內容。但就這一節日以潑水為主要活動的原始意義來說,也反映出人們征服干旱、火災等自然力的樸素愿望。

      潑水節源于印度,是古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后為佛教所吸收,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云南傣族地區。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至今已數百年。在潑水節流傳的過程中,傣族人民逐漸將之與自己的民族神話傳說結合起來,賦予了潑水節更為神奇的意蘊和民族的色彩。

      潑水節活動

      潑水節來臨,傣家人便忙著殺豬、殺雞、釀酒,還要做許多“毫諾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種粑粑,在節日里食用。

      潑水節歷時三日。第一天,劃龍舟、放高升、文藝表演;第二天潑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塊進行丟包和物資交流。

      潑水節一般在風光旖旎的`瀾滄江畔舉行。當晨曦映紅“黎明之城”的時候,各族群眾便穿著盛裝,從四面八方匯聚這里。一聲號令,一支支高升騰空而起,直穿云霄,一艘艘龍舟箭一般,直沖對岸。此時,千萬只金竹“(上竹下必)”一起吹奏、铓鑼、象腳鼓一齊敲響,瀾滄江兩岸頓時變成歡樂的海洋。

      當潑水剛開始時,彬彬有禮的傣家姑娘一邊說著祝福的話語,一邊用竹葉、樹枝蘸著盆里的水向對方灑過去。“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們用銅缽、臉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戲追逐,只覺得,迎面的水,背后的水,盡情地潑來,一個個全身濕透,但人們興高采烈,到處充滿歡聲笑語。一段水的洗禮過后,人們便圍成圓圈,在铓鑼和象腳鼓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齡,不分職業,翩翩起舞。激動時,人們還爆發出“水、水、水”的歡呼聲。有的男子邊跳邊飲酒,如醉如癡,通宵達旦。

      “丟包”最富浪漫色彩,往往是傣族未婚青年的專場游戲。“包”是象征愛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內裝棉籽,包的四角綴有五彩花穗。丟包時,在綠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將包擲給小伙子,小伙子再擲給姑娘,并借此傳遞感情。如此,花包飛來飛去,最后感情交流到一定程度,雙方悄悄退出丟包場,找一個幽靜的地方依肩私語去了。

    【西雙版納潑水節是什么時候】相關文章:

    大寒節氣是什么時候01-09

    2017年小暑是什么時候07-07

    2017小暑節氣是什么時候07-07

    女生節是什么時候04-30

    女生節是什么時候?09-12

    光棍節是什么時候11-15

    西雙版納旅游必備物品08-10

    西雙版納自駕旅游路線10-30

    日本大學假期時間是什么時候12-14

    泰國國慶節是什么時候07-13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 | 在线播放十八禁视频无遮挡 | 伊人亚洲综合久久精品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第一 | 日本视频观看无卡免费精品页码 | 日韩国产欧美二区手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