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各地的風俗習慣

    時間:2020-09-08 11:33:14 其他節日 我要投稿

    七夕節各地的風俗習慣

      廣東  在廣東,人們六月便開始準備,把稻谷、麥粒、綠豆等浸在瓷碗里等待發芽。臨近七夕便扎糊起一座鵲橋,還會制作各種精美的手工藝品。七夕之夜,人們在廳堂中擺放八仙桌,擺上各種精彩紛呈的花果制品和女紅巧物。

    七夕節各地的風俗習慣

      江南  江南的刺繡女孩會在夜晚月光下,將一根繡花針輕輕放到一碗水面上,借助水的表面張力將針托浮,在月光照射下,針周圍會出現水波紋,哪一個波紋最復雜,就會繡出最好的作品,有時針上穿有紅絲,也是向七仙女“乞巧”。唐代詩人林杰的詩《乞巧》說:“七夕今宵看碧宵,牛郎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西南  染指甲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年輕姑娘們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發,傳說這樣可以年輕美麗,對未婚女子而言還意味著找到如意郎君。

      膠東  膠東地區則多在七夕拜七神姐。婦女們穿上新裝,歡聚一堂、盟結七姐妹;少女們則制作牡丹、蓮、梅、蘭、菊等帶花的餅饃食品,稱巧餅,用來祭祀織女。

      閩南  在閩南,當地人把織女稱為“七娘媽”,是保護孩子平安的神。閩南的習俗在七夕這天吃石榴和使君子煮蛋、肉,以及紅糖糯米飯以驅蟲防瘟疫。

      河北(內丘)  農歷七月七內丘縣城廟會,作為祭祀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而設的廟會,在全國非常罕見。廟會祭祀的重頭戲是拜天棚地棚,在玉皇廟前展開天棚地棚,在周圍擺放龍轎、龍袍、彩衣彩鞋等供品,香客們不分晝夜,在天棚地棚前焚香朝拜,并敲打樂器念唱他們自編的牛郎織女的故事、俗曲。廟會期間最有人氣的要算是唱神戲,輪番演出傳統愛情劇目《抬花橋》、《西廂記》、《打金枝》、《八件衣》、《對花槍》等,一直演5至7天,七月初七晚必唱《天河配》,又稱《牛郎配織女》。等剎戲后,焚化所有祭品,稱落棚,廟會結束。[1]

      香港  現時在香港,仍然有不少家庭保留過往的傳統習俗,于七姐誕當日到紙扎店購買“七姐衣”,于當晚用來拜祭七姐。而過往日子的婦女,亦有在拜祭之時利用小蜘蛛、豌豆或綠豆等物品,祈求七姐暗示能否傳得手藝。

      在坪洲及西貢,分別有兩間七姐廟,坪洲的七姐廟名為仙姊廟,每年七月初六仍有不少善信前往拜七姐。

      臺灣  七月七也是“七娘媽”的誕辰,七娘媽是兒童的保護神,床母是幼兒的保護神,臺灣人有拜“床母”的.習俗,有幼兒的家庭便在這晚祭拜床母,還會焚燒紙錢“四方金”(或“刈金”)和“床母衣”。除了在臺南、鹿港還保有做十六歲成年禮,傳統七夕民俗活動在臺灣已日漸式微,但在廟方宣傳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近年有越來越多的民眾參與七夕民俗活動。

      現今七夕大多被商人炒作,變成商業化的七夕情人節,汽車旅館成為約會的熱門去處。

      朝鮮半島  朝鮮時代的風俗是孩子們以牛郎和織女為素材作詩,另外亦有向北斗七星祈求長壽與幸福。

      日本  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后便把農歷七月初七改為公歷七月七日慶祝。陰歷的七月七日被稱為“舊七夕”。

    更多推薦:
    今年七夕是幾月幾日?解惑七夕
    2014年七夕情人節禮物選購指南
    七夕節的習俗:拜“七娘媽”
    2014七夕情人節是星期幾?具體是幾月幾日?
    今年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號?七夕節的故事

    【七夕節各地的風俗習慣】相關文章:

    關于各地的公積金歸納07-16

    國內各地結婚的習俗11-12

    各地圣誕節的習俗10-23

    圣誕節的各地習俗10-23

    中國各地的旅游勝地12-10

    白露節氣各地諺語12-20

    各地高溫補貼標準07-14

    世界各地關于女人的諺語12-11

    各地白露節氣的諺語匯總12-10

    各地端午節的風俗作文11-24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成在人电影天堂 |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日韩制服欧美动漫在线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妖 | 亚洲成a人片在线天堂 | 亚洲欧美另类综合偷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