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如何過中秋節

    時間:2024-08-25 13:33:34 中秋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古代人如何過中秋節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中國人傳統的中秋佳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盤似玉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常常借此寄托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絕不能少。西瓜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由此看來,古代人過中秋遠比現代人要講究得多。

    古代人如何過中秋節

      那么,古人中秋是怎么過的?原來他們有十件必做的事情。

      之一吃月餅

      《洛中記聞》說,唐僖宗在中秋節吃月餅,味道極美,便命御膳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這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最早的關于月餅的記載。到了宋代,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等雅稱,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詩人蘇東坡有詩稱贊說:“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酥是油酥,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宋以后,制作月餅不僅講究味道,而且在餅面上設計了各種各樣與月宮傳說有關的圖案。餅面上的圖案,起初大概是先畫在紙上然后粘貼在餅面上,后來干脆用面模壓制在月餅之上。滿月形的月餅也跟十五的圓月一樣象徵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贈送親友。

      之二燃燈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美景,美不勝收。然而對此人們并未滿足,于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于塔上燃燈的節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錦、何湘妃在《閑情試說時節事》一文中描述說,中秋節廣東張燈最盛,各家于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樹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桿,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古時中秋燃燈之規模似乎僅次于元宵燈節。

      之三觀潮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大文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大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后,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這兩書所記述的觀潮盛況,說明在宋代的時候中秋觀潮之事達到了空前絕后的巔峰。

      之四玩兔兒爺

      近人金易、沈義羚所著的《宮女談往錄》中,記述了一位叫榮兒的宮女講述的故事。當時正是八國聯軍進北京的那一年,慈禧太后逃出了京都,在逃亡的路上恰逢中秋,這位太后慌亂之中亦未忘舊禮古俗,便在寄寓的忻州貢院中舉行了祭月之禮。故事說,晚飯后按著宮里的習慣,要由皇后去祭祀“太陰君”。這大概是沿襲了東北的習慣“男不拜兔,女不祭灶”,“太陰君”是由每家的主婦來祭的。在庭院的東南角上,擺上供桌,請出神碼來(一張紙上印一個大兔子在月宮里搗藥),插在香壇里,香壇是一個方斗,晉北的斗不是圓的,是方的。斗里盛滿新高粱,斗口糊上黃紙,供桌上四碟水果,四盤月餅,月餅疊起來有半尺高。另外,中間一個大木盤,放著直徑有一尺長的圓月餅,這是專給祭兔時做的。還有兩枝新毛豆角。四碗清茶,是把茶葉放在碗里用涼水沖一下。就這樣,由皇后帶著妃子、格格等一行,行完禮,就算禮成。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宮廷中祭拜月兔的規矩,雖說是在逃難之中,香壇只好用晉北的方斗來替代,但從心理角度說,因為在難中,所以對神則更為敬畏而虔誠。從這個故事看,清代宮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稱做太陰君的。然而民間則不同,百姓們稱它為玉兔兒爺,這種稱呼雖不如稱太陰君嚴肅莊重,但卻顯得更為親切。而在北京一帶的民俗中,中秋節祭兔兒爺實是莊重不足而游戲有余,盡管略顯得對神不大尊敬,但卻反映了民間敬神心理的異化。中秋自從由祭月的禮俗轉化成民間節日后就淡化了禮俗色彩,而游賞性質越來越突出,玩兔兒爺的風俗,可以說是這一現象的有力佐證。

      之五熬夜

      民間相傳,中秋夜越晚睡越長壽。所以有人以此祈求長壽,但更多年輕人借此機會玩個通宵。

      之六偷蔥偷菜

      相傳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別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蔥,就表示她將來會遇到一個如意郎君。臺灣地區有句俗語“偷著蔥,嫁好郎;偷著菜,嫁好婿”,指的就是這一習俗。

      之七吃鴨

      云南的佬族講究在這一天買餅子,殺鴨子。南京的什么桂花鴨、咸水鴨、樟茶鴨也往往在這個時候賣得很旺。

      之八吃田螺

      民間認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后經查,螺肉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可見此說法言之有理。但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節食之呢?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如今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

      之九吃芋頭

      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所以,中秋食芋頭,則寓意辟邪消災,并有不信邪之意。

      之十飲桂花酒

      屈原的《九歌》中有“援驥斗兮酌桂漿”、“奠桂酒兮椒漿”的詩句。但到了現在,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了。

    【古代人如何過中秋節】相關文章:

    如何巧過英語面試08-30

    古代人對死的稱謂07-30

    Google員工教你如何過面試09-24

    古代人表達愛情的句子07-25

    古代人物的簡歷分享06-06

    古代人悲傷的句子說說09-04

    應聘外企,如何過面試口語關10-17

    應聘外企,如何過面試口語關04-05

    法國留學如何順利過簽呢11-12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在线国内精品自线视频 |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电影 | 日本欧美日韩亚洲 |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又黄又爽又无遮挡国产 |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