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來歷及月餅來歷

    時間:2022-06-12 02:04:52 中秋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秋節的來歷及月餅來歷

      很多人都知道中秋是我國的傳統節假日,但是對于中秋節是如何而來卻是不得而知。為增加朋友們這方面的知識,使大家牢記我國傳統節日的來歷,下面就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來了解一下中秋的來歷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關于中秋節的來歷的文章,歡迎閱讀。

    中秋節的來歷及月餅來歷

      中秋節的來歷從哪里追溯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眾多傳統佳節之一的中秋,也是我國僅次 于春節的第二大的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恰在秋季中間,故稱之為中秋節。我國古代的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份,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常常被稱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后來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從中秋節的來歷中品味美味

      節那日,老百姓必吃的幾樣水果。

      第一樣是柚子,其中,以閩南平和的琯西蜜柚最為出名,它皮薄、湯汁多、肉厚、口感好、不苦,剝起來一瓣瓣的,像一片片梳子,酸甜可口,而且,紅色的果肉比黃色的果肉口感好,是上品。據說,八月十五那日,對著月亮吃蜜柚,頭腦會很聰明,所以,家里有讀書的孩子,老人們都要督促他們吃上幾瓣。第二樣必吃的水果是甘蔗,甘蔗一節節,很是粗壯,據老人們說,中秋那日吃甘蔗,一年到頭骨骼都很結實,身體健壯,胳膊不會骨折。第三樣吃香蕉,據說,中秋那日吃香蕉,可以補腰腎。第四樣必吃的水果是蘋果,意即平平安安,吃蘋果,保平安。第五樣必吃的食物是,栗子,栗子也有補腦的'作用,孩子吃了好好讀書,老人吃了,不糊涂。豬腳燉栗子,也是必吃的食物,可以補腳骨,強身健體!第六樣必吃的水果是柿子,據說,紅柿子顏色像血一樣,吃了可以補血,一年到頭都不會得貧血病。

      關于中秋節的來歷的歷史記載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西湖游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征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團圓。

      中秋節時,云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

      月餅,最初起源于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中秋佳節食月餅的習俗便由此而得來。

      中秋節吃月餅的相關記載: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征,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于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嘗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于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制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征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月餅象征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 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 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 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后來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于桌案 上,拜月后,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征著團圓。月餅的制作從唐代以后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 。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月餅是中秋節的傳統食品。每逢中秋,人們除了以月餅祭月外,還以月餅饋贈親朋。月餅已成為中秋節的象征。

      關于中秋節吃月餅這一習俗的形成,史籍中沒有確切的記載。但民間許多傳說卻道出了中秋吃月餅的由來。在眾多的傳說中流傳最廣的要數“月餅傳信息”一說。相傳元朝未年,統治者的殘暴統治引起了廣大人民的普遍憎恨,到處都在醞釀起義和反抗。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防止人民造反,規定民間不準私藏鐵器,只準十家人合用一把菜刀。農民起義領袖張士誠在中秋節時,將中秋起義的時間寫在紙條上,夾在月餅里送給各家各戶。人們掰開月餅見到紙條,就紛紛拿起菜刀,聚集起義,掀起了反抗元朝統治者壓迫的高潮。為了紀念這次起義,人們每年八月十五便吃月餅且相沿成習。另一種傳說即唐太宗征北方突厥,八月十五凱旋歸京,長安城內一片歡騰。有個吐蕾人正在長安,他向唐太宗獻圓餅祝捷。太宗大喜,從裝飾華麗的餅盒中取出圓餅,指著懸掛在天空中的明月笑道:“應將胡餅邀蟾蜍”。隨后太宗與百官共食圓餅,從此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便形成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傳說,唐明皇游月宮時吃了嫦娥做的仙餅,回宮后難忘美味,遂命人制作并于八月十五食之。

      中秋食月餅的記載多始見于明清時。明人田汝成在《西游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遺,取團圓之意。”因古人稱中秋為“團圓節”,所以月餅又稱“團圓餅”。

    【中秋節的來歷及月餅來歷】相關文章:

    中秋節月餅的來歷02-03

    中秋節和月餅的來歷09-07

    中秋節的來歷07-02

    中秋節的來歷09-22

    中秋節的來歷09-07

    關于中秋月餅來歷05-25

    中秋節來歷簡介10-11

    中秋節來歷的故事08-23

    關于中秋節的來歷10-01

    中秋節來歷作文09-01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 先锋影音国产三区 | 在线视频亚洲一线 |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青青 |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