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

    時間:2022-12-07 15:04:19 中秋節 我要投稿

    “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

      文人賞月

    “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

      賞月的風俗來源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游人,達旦不絕。

      民間拜月

      明清之后,因時代的關系,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愿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月光馬兒

      明清時期月神形象發生了重要變化,由早期純道教色彩的以嫦娥為主的月宮圖景演變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薩與搗藥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這個時期,人們供奉繪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兒。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一九○六年)。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兔。人立而執杵,藻彩精致,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元寶等一并焚之。

      兔爺兒

      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制作也日趨精致,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

    【“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相關文章:

    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05-17

    中秋節習俗有哪些08-19

    潮汕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09-17

    小雪習俗有哪些11-28

    冬至的習俗有哪些?07-04

    冬至的習俗有哪些?07-04

    冬至的習俗有哪些07-04

    冬至的習俗有哪些12-13

    立冬習俗有哪些10-27

    霜降習俗有哪些10-24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韩欧美精品一本在线播放 | 亚洲丁香六月开心婷婷 |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 日本亚欧精品在线视频 | 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