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科護士個人工作計劃

    時間:2022-08-17 14:11:46 工作計劃范文 我要投稿

    腫瘤科護士個人工作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獲著,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計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腫瘤科護士個人工作計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腫瘤科護士個人工作計劃

    腫瘤科護士個人工作計劃1

      腫瘤登記報告是了解人群腫瘤發(fā)病、患病、診斷、生存與死亡,分析人群腫瘤地域及時間分布,為腫瘤防治提供重要決策依據的常規(guī)性監(jiān)測工作。為更好的做好我鎮(zhèn)腫瘤報告工作,特制訂工作計劃。

      一、加強督導與培訓

      每年衛(wèi)生院至少每半年組織一次全鎮(zhèn)新發(fā)腫瘤報告的培訓工作,加強腫瘤報告人員的工作能力。認真督導村衛(wèi)生室及衛(wèi)生院的報告質量,每半年一次,并納入對村衛(wèi)生室的年度考核。

      二、基本工作及要求

      1、收集分享本轄區(qū)內腫瘤新發(fā)確診及死亡病例、填報相關報告卡。

      2、做好腫瘤登記冊的保存和數據的備份管理。

      3、定期與公安、計生、民政、新農合等管理部門的出生、死亡及人口資料核對,發(fā)現漏報和錯報及時組織進行入戶調查,并按照程序進行補報和訂正。

      4、協助疾控中心完成腫瘤發(fā)病漏報調查,及時完成腫瘤病人隨訪工作。

      填報要求:

      1、在門診、病房或通過健康體檢、疾病普查等方式發(fā)現的,經臨床CT/URI、B超/彩超等檢查確診的當年新發(fā)病例,均應填寫居民腫瘤病例報告卡。

      2、對腫瘤復發(fā)和轉移病例,若原發(fā)漏報應予補報,并需注明原發(fā)部位及首次診斷日期。

      3、若同一患者先后出現兩次原發(fā)癌,須分別填報。

      4、每個腫瘤病例來本單位就診時,不論已由外單位確診或在診治期間由本單位做出確診,均需填報。

      5、報告卡、登記冊的填寫應字跡清楚、內容完整、信息真實、無缺項和漏項。

      三、目標

      1、對新發(fā)腫瘤及時報告及時率大于98%,無漏報及錯報。

      2、認真填寫腫瘤卡片,卡片完整率大于98%。

    腫瘤科護士個人工作計劃2

      為適應惡性腫瘤防治工作的需要,根據衛(wèi)生部《中國癌癥預防與控制規(guī)劃綱要(20xx-20xx)》和《腫瘤隨訪登記項目實施方案(20xx)》的總體要求,按照市疾控中心和市衛(wèi)生局的要求以及沙坡頭區(qū)各村衛(wèi)生所腫瘤登記工作的.現狀,特制定我我鄉(xiāng)20xx年惡性腫瘤登記項目工作計劃。

      一、腫瘤登記工作管理

      根據《腫瘤隨訪登記項目實施方案(20xx)》,開展永康鎮(zhèn)各村衛(wèi)生所惡性腫瘤新病例登記報告工作,不斷提高腫瘤登記報告數據質量。各村按時填報惡性腫瘤病例報告卡和惡性腫瘤病例死亡報告卡。

      二、腫瘤登記工作監(jiān)測

      衛(wèi)生院防保科根據市疾控中心慢病科的統一要求并結合我鎮(zhèn)實際情況,制訂度腫瘤隨訪登記項目實施方案,以保證此項工作的正常運行。

      1、健全村級醫(yī)療保健網、死亡統計制度和可靠的人口。

      學資料完善腫瘤新發(fā)病例和死亡病例發(fā)現途徑,開展病例核實和隨訪工作,保證數據的準確性。以死亡統計資料為基礎開展發(fā)病補充登記工作,并定期從村部取得人口數據。

      2、開展人員培訓。

      積極參加市級培訓,并對轄區(qū)內各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腫瘤新發(fā)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報告程序、人口資料的收集分享技術與方法、腫瘤命名、登記資料的統計等。

      三、登記資料的收集分享

      1、人口資料。

      人口資料的收集分享是腫瘤登記的基本內容之一。人口資料的來源主要是兩個渠道:一是利用人口普查資料,推薦使用我國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資料;二是由公安、統計部門逐年提供相應的人口資料。

      人口資料應包括居民人口總數及其性別、年齡構成。每年的居民人口總數通常采用年平均人口數。從人口普查或公安、統計部門獲得的人口報表一般只提供間隔一定年限的分性別、年齡組的人口數,每年的年齡別人口資料。

      2、新發(fā)病例資料。

      腫瘤新病例的報告范圍是全部惡性腫瘤(ICD-10:C00.0-C97)和中樞神經系統良性腫瘤(D32.0-D33.9)。腫瘤登記收集分享資料的基本方法是由村衛(wèi)生所中診治腫瘤病例的醫(yī)務人員填寫腫瘤登記報告卡,經醫(yī)院匯總后統一報送至慢病科。

      基本項目: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出生日期、居住地址、腫瘤名稱、腫瘤部位(亞部位)、診斷日期、診斷單位、診斷依據、死亡日期;如有條件時還要求填報組織(細胞)學類型、診斷時分期等。

      四、腫瘤登記資料的整理

      1、報告卡驗收;

      醫(yī)院防保科工作人員收到各報告單位上報的腫瘤報告卡后,檢查卡面書寫情況,發(fā)現漏填、項目不完整或內容可疑,應退回報告單位重新填寫。

      2、死亡補充發(fā)病;

      為減少漏報例數,防保科應每年將收集分享的腫瘤死亡資料與腫瘤報告資料進行核對,對只有死亡卡而沒有病例報告卡(即發(fā)病漏報)的病例應進行追溯調查,獲得相關診斷信息(腫瘤的部位、病理學類型診斷日期等),補充填寫腫瘤發(fā)病卡。

      4、剔除重復卡;

      5、報告卡的存放;

      報告卡完成年度統計后,應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存放,以備核查。

      6、腫瘤病例的隨訪;

      訪視的方式一般為上門訪視,時間間隔可根據病人的生存狀況確定,但至少1年一次。通過訪視可了解病人的生存狀況、居住地址和戶口地址變遷等狀況,還可收集分享病人進一步診斷、治療、轉移、復發(fā)等情況,并可為病人提供生活起居指導、定期醫(yī)學監(jiān)護提醒等基本衛(wèi)生服務。

      五、工作方法、基礎和流程

      1、組織和指導轄區(qū)各村衛(wèi)生所開展腫瘤登記報告工作;每月匯總、審核上報的腫瘤卡;每季度第一個月xx日前上報上一季度腫瘤卡。

      2、每季度開展x次督導,撰寫工作督導報告,及時反饋督導/評估結果。

      3、定期對各類有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

      4、定期與當地村衛(wèi)生所聯系,獲取人口資料。

      5、收集分享轄區(qū)醫(yī)療機構報告的新發(fā)病例,負責審核、整理、填報,并按要求上報各類統計報表;逐張核對報告卡,登記《登記冊》;每月xx日前上報上月的腫瘤卡;

      7、死亡補報:定期從死因登記報告冊獲取腫瘤死亡病例信息,補充遺漏的腫瘤死亡病例,做好死亡補發(fā)病報告工作。

      8、定期開展新發(fā)病例核實,對病例進行追蹤隨訪工作并及時更新隨訪信息;至少每年一次。

      9、管理與保存各種新發(fā)病例原始資料、統計數據等相關資料。

    【腫瘤科護士個人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腫瘤科護士個人年終總結01-29

    護士腫瘤科實習總結03-26

    護士腫瘤科實習心得11-21

    腫瘤科護士述職報告04-30

    腫瘤科護士實習鑒定03-22

    腫瘤科護士辭職報告01-15

    腫瘤科護士工作總結08-27

    腫瘤科護士實習總結范文12-25

    腫瘤科護士述職報告范文04-16

    腫瘤科護士年終總結10-20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网站 | 尤物网亚洲综合在线看黄 | 正在播放最新AV一区 |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不卡 | 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观看 | 视频二区丝袜国产欧美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