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網>主頁 > 黑板報 > 中學黑板報 > 中學清明節黑板報版面內容

    中學清明節黑板報版面內容

    發布時間:2017-03-19來源:黑板報大全

      清明節黑板報內容:清明節簡介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題。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后一天定為清明節。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榆社縣等少數地方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前二天為小寒食。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歷4月5號前后,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歷書》:“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之說。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節日諺語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頻繁(魯)

      陰雨下了清明節,斷斷續續三個月(桂)

      清明難得晴,谷雨難得陰(魯)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種田(黑)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贛)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華東、華中、華南、四川及云貴高原)

      清明斷雪不斷雪,谷雨斷霜不斷霜(冀、晉)

      清明無雨旱黃梅,清明有雨水黃梅(蘇、鄂)

      清明節氣的霜、霧、雷及寒暖與未來天氣均有一定預示,相關諺語有:

      麥怕清明霜,谷要秋來旱(云)

      清明有霜梅雨少(蘇)

      清明有霧,夏秋有雨(蘇、鄂)

      清明霧濃,一日天晴(豫)

      清明起塵,黃土埋人(晉、內蒙古)

    欄目推薦
    熱點排行
    推薦閱讀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另类中文日韩 |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无aV码在线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男人资源 | 五月婷婷久亚洲有码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大胆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