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如何認定合同條款的沖突

    時間:2023-01-16 12:29:35 合同法規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應如何認定合同條款的沖突

      【案情】

    應如何認定合同條款的沖突

      2007年6月10日,李某與劉某共同簽訂了一個以李某為買方、劉某為賣方的水產品的買賣合同,合同中約定該買賣合同經雙方簽字后生效。但是在合同的第十六條又約定,買方在預付5萬元定金后合同生效。

      2007年6月11日,李某向劉某預付了5萬元定金,但是雙方沒有在合同上簽字。后劉某因他人出價更高而將產品賣給了他人,沒有按照合同的約定向李某供應貨物,李某要求劉某按照合同約定的違約條款賠償他的損失。劉某以合同未成立為由只同意返還5萬元定金而拒絕賠償。雙方一直協商未果,李某遂訴至法院。

      【分歧】

      合同中約定的生效條款出現沖突,合同的效力應如何認定?

      對于該案,出現了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雙方未在合同上簽字,按照約定,該合同未成立,劉某收受的該五萬元應予以返還;對于李某的損失,無需按照合同的違約條款予以賠償。

      第二種意見認為,買方支付了5萬元定金,賣方收受了定金,符合雙方約定的合同生效條件。雙方的買賣合同已經成立并生效。劉某沒有履行合同義務,應承擔違約責任。

      【管析】

      筆者同意第一種意見。定金是合同雙方當事人約定的,為保證合同的履行,由一方預先向對方給付的一定數量的貨幣或者其他代替物。是債權的一種擔保形式。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按照一般的交易習慣,書面合同中如沒有附條件或期限的,合同自雙方簽字時生效。

      該案中,李某與劉某簽訂買賣合同,雙方約定簽字生效。但雙方沒有在合同上簽字,該買賣合同沒有成立。但劉某在收受了劉某的5萬元定金之后,又將貨物賣于他人,違反了法律所保護的誠實信用原則,侵害了合同相對人對合同履行的可期待利益,應承擔合同締約過失責任。劉某除要返還5萬元定金以外,還要承擔李某因相信合同會有效成立而付出的費用或者直接財產的減少的信賴利益損失。

    【應如何認定合同條款的沖突】相關文章:

    如何解決渠道沖突06-15

    如何科學地解決人際沖突11-14

    如何化解同事間的矛盾沖突11-28

    專利侵權賠償數額如何認定05-06

    立春應如何躲春02-02

    我們應如何呵護戀愛11-23

    男孩女孩應如何面試08-08

    面試前應如何定位11-28

    面試之后應如何追蹤07-06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 | 亚洲a无线在线观看国产 | 亚欧洲日本在线观看 | 亚洲区视频在线看 | 日本强伦姧护士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