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湖南理工學院校徽
湖南理工學院(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湖理,成立于1907年。該校坐落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湖南省岳陽市。校園風景優美,緊鄰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岳陽樓、中國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和中國第一大河長江,學校臨湖而建,校園建設遵循“顯山露水藏物”的理念,校內古樹參天、綠蔭蔽地、四季花開,被專家們譽為“全國最美麗的大學校園之一“。
該校創建于1907年,時名盤湖書院。1985年定名岳陽大學。2003年2月,正式更名為湖南理工學院。2008年該校經國務院批準成為碩士立項建設單位。 2015年2月,該校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光榮稱號,是湖南省教育系統唯一一家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
截至2016年8月,現有校園面積2000余畝,東院和南院(新校區)兩個校區環抱南湖。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含獨立學院),來華留學生30余人。設有54個本科專業,涵蓋理學、工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多個學科門類。學校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省部級科研中心等教學科研實驗基地。
歷史沿革
學校前身
岳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美國復初會牧師、神學博士海維禮來岳傳教辦學利用住宅為教室招收英語補習班學生數名。
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在普濟醫院設求新堂招收學生。
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遷求新堂于湖濱黃沙灣,更名盤湖書院,是時開設大學部。
1910年,清宣統二年,盤湖書院更名為湖濱大學。
1952年,建國后湖濱大學留在岳陽部分改建為湘潭專區師范學校。
1956年10月,湘潭專區師范學校改為岳陽地區師范學校。
1972年08月,岳陽地區師范學校改為湖南師范學院(現湖南師范大學)岳陽分院。
1978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正式定名為岳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岳陽大學
1985年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委備案,岳陽市人民政府創辦岳陽大學,由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王震同志題寫校名。
岳陽市教育學院
1986年4月,岳陽地區教師進修學院和岳陽市教師進修學院合并組成岳陽市教育學院。
合并建校
1999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岳陽大學、岳陽教育學院和岳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合并升格為岳陽師范學院。2003年2月,正式更名為湖南理工學院。
校園文化
校訓
至善窮理
“至善”就是達到人最完美的道德境界,它來源于《大學》三綱領中的“止于至善”。校訓中的“至善”包含三個不同層次的境界:一是人格至善、二是道德至善、三是思想至善。其基本內涵即指師生應該追求人生最美好、最完善的品質境界。此為做人之要求。
“窮理”就是窮究萬物之道,窮盡天下之理。它來源于《易傳》第8篇《說卦》中的“和順于道德而理于義,窮理盡性以至于命”。校訓中的“窮理”包括三個范疇:一是“學科之理”,二是“教學之理”,三是“管理之理”。其基本意蘊在于刻苦治學,鍥而不舍,探求真理,發展真理,堅持真理。此為治學之要求。
“窮理”是“至善”的基礎,“至善”是“窮理”的目的。兩者的終極目的是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校風
嚴謹、和諧、求實、創新
校歌
湖南理工學院校歌
作詞:劉創 作曲:孟勇
浩瀚洞庭,匯九澤三江。
岳陽樓下,聚四海俊良。
至善窮理, 尚嚴自強。
憂樂懷天下, 千年夢想鏡萬方。
上下求索,何懼山高水長。
上下求索,為我中華興旺。
說明:
① 九澤三江:“九澤”語出《廣輿記》;“三江”語出《禹貢》“三江既入”。“匯九澤三江”喻兼容并包,海納百川。 ② 俊良:語出韓愈《進學解》“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方今圣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兇邪,登崇俊良。” ③ 至善窮理:湖南理工學院校訓。
④ 尚嚴:崇尚“嚴格要求、嚴格管理”的治校方略。 ⑤ 憂樂懷天下:語出《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⑥ 鏡萬方:語出《九思》“天庭明兮云霓藏,三光朗兮鏡萬方。”鏡,照耀。 ⑦上下求索:語出《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湖南理工學院校徽】相關文章:
校徽制作原因01-08
重慶師大校徽01-14
江蘇大學校徽01-18
大學校徽設計01-12
1926年版校徽01-07
醫學院校徽01-14
防災科技學院校徽01-18
橫畈小學校徽01-11
淮陰師范學院校徽01-27
華東冶金學院校徽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