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時間:2020-11-11 08:56:02 小學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教學要不斷通過反思來提高自己,下面是由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到您!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一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的內容。本節是乘法的起始課,是進一步學習乘法的基礎。乘法的本質是一種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識的生長點是同數連加。因此,本節教材是要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認識到同數連加可以用乘法計算和乘法是同數連加的簡便方法,掌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我在備課時,注意到新教材的編排與以前的教材有了變化。本節教材通過四個主題圖來實現教學目標:游樂園的情境圖蘊含豐富的“相同加數”的因素,為引入作準備;例1用小學生拼擺圖形的活動引出加法算式,再由相同數相加引出乘法,體會乘法的意義,認識乘號,學習乘法算式的讀寫法;例2認識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例3讓學生初步感知乘法是相同數相加的簡便算法。這種編排不符合我的學生實情,知識點的銜接不連貫、不流暢、于是我對教材資源進行了調整、刪減和補充。

      具體做法是:直接用游樂園的情境圖和補充的題目,在一節課內完成本小節所有知識點。

      首先我出示游樂園的情境圖,讓學生幫我安排秋游的分組設計,在計算每個游樂項目游玩人數時,初步感知相同加數這個概念。接著讓學生比較幾個加法算式的相同點,得出“相同加數”和“幾個幾”的概念,為乘法的引入作準備;

      然后讓學生自己寫兩個這樣的加法算式,算式能寫多長就寫多長。我選擇了兩個學生寫的,一個算式是20個3連加,一個是42個7連加,我把字寫大些,學生發現這些算式寫起來算起來都不方便,如果再多一些加數邊黑板都不夠寫怎么辦?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用合并加數、省略號、語言敘述等方法表示,但沒有體會數學的簡單美,這時引出乘法算式,并用童化語言說“把加號扭一下就解決了這個難題。”這種說法讓學生知道乘法是從加法來的,感受到乘法是同數連加的簡便算法,接著認識乘號,乘法算式的讀寫法和各部分名稱。這樣一小節(3課時)的'知識點一氣呵成。

      最后讓學生把其余的連加算式都改寫成乘法算式,每改寫一個,都要復習“相同加數”、“幾個幾”、乘法算式的讀法,意義、各部分名稱等知識點。

      對這一屆的學生,我一直鼓勵超前學習和提前滲透,部分家長也很支持。因此數學上的許多知識不用按部就班地進行,這也為我進行高效教學奠定了基礎,在教學實踐中,我經常會根據學生的課堂反應調整教學思路和教學進程、重組與激活教學內容、設計彈性化的教學結構,希望能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當然,對一些處于后進狀態的學生,我的這種教學方式不太適合,需要后續練習來彌補。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二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的內容。本節課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課,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乘法的本質是一種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識的生長點是幾個相同數的連加,本節教學內容與相同加數連加有著相互依賴的關系,是在認清相同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因此,本課的重難點是要使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

      我在備課時,注意在體會教材的編排意圖的基礎上,一方面充分運用了教材所呈現的數學資源,另一方面又根據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的數學理念,對教材資源做了適當的補充與調整,提供充分的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積極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這一過程,充分利用學生所熟悉的活動經驗,去自主開展活動。首先,通過主題圖讓學生觀察游樂園游戲項目中小朋友坐的位置,感性地體會“幾個幾”。 重視讓學生實際操作,通過例一的主題圖為情境先解決問題,再提出了讓學生擺一擺、算一算。通過實物圖的反饋和學生解決的加法算式再得出乘法算式以及讀法,這樣形數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在認識乘法過程中學會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從中得出二個知識點: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乘法,這是本節教學的一條主線。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

      在教學完后,再整理思路覺得有許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例如:

      1、在教學時必須突破難點。而難點就是在幾個幾相加上。在課的開始主題圖的出示中,我只是感性地讓學生體會,并沒有明確地說出“幾個幾”,這為學生在后面說乘法的含義時設下了阻礙。應該在這個環節中很明確地解讀“幾個幾”,那么學生在操作小棒時和說出乘法含義時就會困難小得多。

      2、在擺小棒的操作活動中,沒有非常好地剖析教材中“把每個加數都相同的等式寫在黑板上。”這句話中的分類思想,只是把擺小棒作為幫助學生理解乘法含義的一個促進活動。應該有遞進地設計擺小棒活動,通過學生擺小棒的情況分類得到有相同加數的加法算式才能得出乘法。

      3、在比較加法和乘法算式中,只是理論性上去得出乘法的簡便,學生并沒有實際體驗。因此,對于乘法簡便性的體驗,應該設計一個情境性的練習讓學生自己通過體驗去得出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

      教完了“乘法的初步認識”,我有許多的感慨。我想作為青年教師應當需要認真鉆研,不斷反思,在成功、失敗中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11-25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11-22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精選13篇)11-30

    小學二年級《乘法的初步認識》優秀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2篇)06-03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1-22

    7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1-21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11-26

    孤獨癥的初步認識08-25

    初中數學《乘法公式》教學反思12-29

    小學數學小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1-03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在线视频欧美一二 | 色一情一乱一交一区 |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久久 | 亚洲国产理夜论片大全 | 免费人成国产网页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二区三区蜜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