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入職心理疾患企業需警惕
“我剛上班,覺得老員工瞧我不順眼。另外,我一見領導說話就緊張,感到壓力很大”,許多剛入職的新員工經常這樣說。
從心理學講,是其心理承受力太低使然。究其原因有三個方面:
社會挫折體驗太少
日本的一位廠長曾對一個來廠干粗活的剛入職的員工說:“你是教育系的學生,所以將來可以去教書或從事行政工作,沒有機會再做這種粗重的工作了。可是我希望你永遠不要忘記有人在做這種工作。當你苦悶時,不妨回憶一下此時的經歷,也許可作為你生命的支撐力量。”一位在日本工作學習很久的人告訴記者:日本非常注重挫折教育,無論對在校的學生,還是對剛入職的員工都是如此。
一位心理學家跟蹤調查了一些剛入職的員工:一些人盲目樂觀,認為自己一定可以找到一份高薪有趣的工作;另外一些人則對未來不樂觀,覺得未來發展不會順利。事實上恰恰是那些心態“悲觀”的人,比盲目樂觀者獲得了更多的工作機會和更高的工資。為此心理學家解釋說,過多的積極想法容易產生錯覺,讓人在“爬坡”的時候,卻認為已到達頂峰。
可見,對生活中的挫折困境時常保持足夠的心理準備,是一個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事物的發展是有起有伏,動態變化的。因此個人的生活不可能總是和風細雨,難免有種種意外的打擊、挫折和困難。如果缺乏心理準備,就容易在困難到來時陷于被動,造成心理失衡,從而產生難以承受的挫折感、失敗感,乃至無法承受。
成功求職心理的關鍵
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
剛入職的員工解決現實問題的思路狹窄,是和他們所受的教育密不可分的。現實生活中的ABCD,可不像考試卷子上的選擇題來得輕松。工作中的問題大都具有開放性,解決問題要靠自己去積累經驗,沒有現成答案,而且現實中的答案往往沒有“最優”,而只有“最妥當”,這就要靠自己反復考量找出最適合于自己的答案。剛入職的員工思維方式還凝固在學校的試卷上,思維模式固化,缺乏綜合判斷取舍的能力。陷入老師所教的思維方式的人,遇上問題就“一條路走到黑”,沒有思維的發散力。心理學家認為:“當你只有一個點子時,沒有什么比這更危險的了”。
沒有為集體和他人盡責的意識
責任感是一個人的關鍵品德。沒有責任感的人,往往在困難面前是個弱者。對于剛入職的員工,其適應社會的過程,就是在不斷改造自己和改善環境的努力中達到和諧統一的過程,這個過程越短,新員工就會感到舒適自然,渾身充滿干勁,否則就會覺得處處碰壁,心中裝滿敵意和不平,使得工作生活非常不如意。其實,越付出,就越收獲;越對他人和集體負責,他們和集體才會給你更多的回饋,這是相輔相成的。
以上問題對于新入職的員工具有普遍性,需要引起企業HR的高度重視。適當加強這方面的培訓與教育,是解決這些問題的良策。
【入職心理疾患企業需警惕】相關文章:
企業招聘需警惕的誤區06-17
求職面試需警惕11-07
過度網購是心理疾患01-14
專家:警惕面試需慎言11-06
企業入職培訓內容08-08
企業入職培訓總結08-02
企業入職培訓總結06-25
五種常見的求職陷阱需警惕02-28
有關淘寶客推廣需警惕的項目05-31
企業入職合同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