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會計職業道德作用
職業道德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職業道德是指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會計職業道德作用,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會計職業道德作用
一、道德、職業道德、會計職業道德
(一)道德
古人云"道者,路也",以"道"表示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做人做事的道理和規矩;
"德者,得也",把認識的"道"---內得以已,外施于人,稱為"德"。
“道”,最早出現于《道德經》。古人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按字面意思就是說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依我看來,“法”應該是法則之意,人不能違背地的法則,地不能違背天的法則,天不能違背道的法則,道不能違背自然的法則。
自然界有自然之道。
社會也有社會之道。
圣人曰:德乃生前所積,富貴皆從德而生,無德而不德,失德則散盡。
道德是由一定社會經濟關系決定的,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的約束力量來實現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馬克思曾經指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作為社會精神生活之一的道德深深根植于社會經濟關系中,為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并為該社會的上層建筑服務。
正如恩格斯所說:"一切以往的道德論歸根到底都是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的產物。
當然,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在強調道德的階級性的同時不否認道德的全民性因素,即對同一時代和不同時代的社會關系來說,不同階級或對立階級道德之間有共同的地方以及相互聯系之處,有歷史的繼承性。
(二)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指在一定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的一定職業特征的、調整一定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
職業道德既是從業人員在進行職業活動時應遵循的行為規范。同時又是從業人員對社會所應承擔的道德責任和義務。不同職業的人員在特定的職業活動中形成了特殊的職業關系、職業利益、職業活動范圍和方式,由此形成了不同職業人員的道德規范。
職業道德的特征
1.多樣性
2.繼承性
(三)會計職業道德
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 ,人在追求物質利益的同時,要受道德觀念約束,不可傷害他人,而要幫助他人; 既要利己,也要利人,道德與正義對于社會及至市場經濟運行至關重要。企業違反道德倫理,無異于飲鴆止渴。
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是企業科學管理和政府宏觀經濟決策的依據。虛假的會計信息必然造成決策失誤,經濟秩序混亂。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征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它本身反映了會計職業中帶有規律性和共性的東西,是各行各業會計所公認和遵守的。所以,它是從事會計職業活動所達到的基本要求。
會計職業道德的特征:
(1)自覺性與強制性相結合。
(2)規范性與靈活性相結合
(四)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規范
(一)會計行為的德治與法治。 "法律和道德作為上層建筑的組成部分,都是維護社會秩序、規范人們思想和行為的重要手段,他們相互聯系、相互補充"。"要把法制建設與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
因此我們在規范會計行為,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中,要堅持不懈地加強會計法律建設,依法規范會計行為,同時也要堅持不懈地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以德治理會計行為。
(二)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規范的基本關系
正確認識和處理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規范的關系,對于規范會計行為,提高會計工作質量,進而實現會計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提高會計工作質量,進而實現會計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認識的類型所占比例(%)
1.會計職業道德就是會計法規20.33%
2.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截然不同,會計法規中沒有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6.80%
3.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有聯系,會計法規中有一部分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72.87%
可見多數會計人員認識到,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規范同屬于會計人員行為規范的范疇,二者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但也有著明顯的區別。
1.相同點: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規范有著共同的目標,相同的調整對象和負擔著同樣的使命,因此二者聯系密切。
二者在作用上相互補充;
二者在內容上相互滲透、相互重疊,會計法律規范中含有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同時,會計職業道德中也包括會計法律規范的某些條款;
二者在地位上相互轉化、相互吸收;
二者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作用,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法律規范正常運行的社會和思想基礎,會計法律規范是促使會計職業道德形成和遵守的重要保障。
2.主要區別:
(1)二者的性質不同
(2)二者的作用范圍不同
關于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規范的作用,對會計人員的調查結果顯示了以下數據:
不同觀點所占比率(%)
1.會計法規的作用大于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42.28%
2.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大于會計法規的作用3.05%
3.二者各有各的作用,不能說誰大誰小54.67%
我們認為,會計法律規范側重于調整人們的外在行為和結果,具有較強的客觀性。會計職業道德不僅要求調整人們的外在行為,還要調整人們行為的內在動機和內在精神世界,要求人們動機的高尚和純潔,具有較強的主觀性。
(3)二者的具體表現形式不同
會計法律規范是通過一定的程序由國家立法部門或行政管理部門制定頒布和修改,其表現形式是具體的、明確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條例。而會計職業道德出自于會計人員的職業生活和職業實踐,日積月累、約定俗成。其表現形式既有明確的成文的規定,也有不成文的規范。
(4)二者實施的保證機制不同
權威的制裁和審判機關。
會計職業道德的養成
一、什么是會計職業道德
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在從業活動中應該具備的道德品質和行為準則。它既是會計工作中要遵守得準則規范,也是衡量會計行為好壞的標準。
恪守會計職業道德,要求會計人員要做到:第一,愛崗敬業。要熱愛本職工作,積極鉆研業務工作,掌握專業技能并熟練運用,滿足會計工作的要求。第二,誠實守信。要求會計人員言行一致,如實反映和披露單位經濟業務事項,不弄虛作假。第三,熟悉法規。會計從業人員要提高法制觀念,了解財經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使自己能夠在處理各項經濟業務時知章循章,知法依法。第四,依法辦事。依法辦事是會計人員的基本準則,是樹立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形象和人格尊嚴,敢于抵制歪風邪氣,同一切違法亂紀的行為作斗爭。另外依法辦事也要求會計人員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保證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合法、真實、準確、及時、完整。第五,客觀公正。做好會計工作,也需要實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觀公正的態度。會計信息的正確與否,不僅關系到微觀決策,而且關系到宏觀決策。否則,很可能把知識和技能用錯了地方,假公濟私,甚至參與弄虛作假或者通同作弊,后果不堪設想。第六,保守秘密。任何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都會了解某單位內部的財務和生產經營等保密信息,甚至有可能接觸到單位的重要商業機密。作為會計人員,要嚴守秘密,不得為一已私利而以任何形式泄露機密,做一個有職業操守的正直會計人。
二、目前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業務能力低,缺乏持續學習的能力
現實中有些會計人員缺乏基本的業務素質,專業技術匱乏,知識老化,對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理解不透徹,專業技術能力較差。對不斷變化中的會計法律、法規及統一的會計制度缺乏學習熱情,拒絕接受新事物,與現實脫節,職業勝任能力明顯不夠。這些都大大降低了會計工作效率和會計工作質量,造成事實上的錯賬、壞賬,嚴重背離了會計職業道德的要求。
(二)綜合素質低下,法律、道德意識淡薄
在我國人口眾多的情況下,就業機會不足,會計人員數量的擴大與質量的提高不相匹配,總體素質偏低,經過正規系統培訓的會計人員很少,中、低層次人才占多數。從而導致會計從業人員自律意識不強,法律觀念淡薄,在物質利益的誘惑下,參與會計資料和信息等的造假,對一些賬目進行虛報、謊報,甚至是隨意篡改。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的政策決定,擾亂了社會的正常經濟秩序。
(三)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嚴重存在
隨著經濟體制的巨大變革,人際關系、社會關系更加復雜化,許多人在對物質生活的追逐中迷失了方向。有些會計人員經不起金錢、利益的引誘,導致濫用職權、貪污受賄、弄虛作假、違背準則等不法行為時有發生。
(四)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制定不到位
目前我國尚未制定全國統一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只有規范注冊會計師行為的《職業道德守則》和《職業道德準則》,僅在有關的會計管理條例中包含了會計職業道德的相關內容。
(五)組織管理者的不良道德影響
新《會計法》規定了對違法行為主要追究單位負責人的責任的同時,也決定了會計人員在單位對負責人地位上的從屬性,職業道德發揮作用的程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缺乏獨立性。加之法律責任的追究具有滯后性,漏網之魚也讓某些組織管理者抱有僥幸心理,對會計從業人員的影響不可謂小。
會計職業道德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準則,是由會計職業的具體業務、利益和具體活動內容等決定的。它是保證和促進會計活動達到預期目標的一種約束力量,對于遏制當前的會計造假,優化資源配置有很重要的意義;對于樹立會計行業的良好形象和建立社會公信力亦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提高會計職業道德的途徑
在經濟建設發展的重要階段,如果對會計職業道德的缺失現象不給予高度重視,必將導致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嚴重破壞,危及我國經濟改革目標的實現。因此,必須提高會計職業道德并使其能夠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中國現代化目標相適應。
(一)健全會計職業道德的相關法律法規
建立健全完善的相關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是提高會計職業道德的前提和基礎。無論是對公共權力的授予、行使和監督、制約,還是國家公職人員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以及對腐敗行為的懲治和預防腐敗的各種措施,都要以國家法律為最終保證。我國的法規、制度建設與整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和要求相比,還有不少差距,必須在實踐中不斷地加以健全和完善。使廉政建設的各個方面都做到有法可依。保證權力的授予和運行受到必要的監督與制約。
(二)加強會計職業道德的思想教育建設
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中,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是重中之重。而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不僅應該重視在崗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還應當對在校會計專業學生進行系統的職業道德教育。與此同時,必須認識到,任何事物都要依賴一定的環境生存,職業道德教育依賴的是良好的輿論宣傳環境,只有形成揚正氣、去邪惡;尊實際、棄浮夸的社會輿論環境,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才能收到成效。
(三)營造會計職業道德的良好社會氛圍
社會各界要齊抓共管,營造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氛圍。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各單位要按《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同時還需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依法治企。在整個社會中認真開展保先教育,共建和諧會計職業道德環境,加強社會輿論監督,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四)引進競爭機制
不斷深入的經濟改革,促使我國的經濟制度進一步向國際經濟一體化靠攏。有競爭才有進步,新形勢下對于會計人員來說充滿了機遇,同時也充滿了挑戰。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加強理論與實踐學習,掌握更高的會計技能,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性。在優勝劣汰市場競爭規律下,才不會被社會淘汰,才能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大顯身手。
(五)建立健全會計從業人員選拔和激勵約束機制
我國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近千萬,會計從業人員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目前已構成了較為完善的會計人才選拔機制,也給組織選拔和任用會計人員提供了權威的參考。使更多的優秀會計人才在考核中提升,在提升中得以重用與發展,從而形成良好的企業氛圍,也使我國會計事業向著更好更快更規范的方向發展。
【會計職業道德作用】相關文章:
職業道德素質的四個作用02-24
教師的作用、地位和職業道德03-24
會計職業道德02-13
《會計職業道德》全文10-05
會計職業道德思考03-19
治理會計職業道德失范的本源:會計職業道德意識的培育08-08
關于會計職業道德的探討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