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試題及答案匯編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我們經常跟試題打交道,借助試題可以更好地檢查參考者的學習能力和其它能力。大家知道什么樣的試題才是規范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試題及答案匯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試題及答案 1
一、填空:
01.教師勞動社會價值對其職業道德的必然要求,一方面體現在(社會的要求上),另一方面體現在(教師職業的自我要求上)
02.從教師這一行業自身來說,它在努力追求和實現自身社會價值的同時郵局會在(自我規范)、(自我管理)過程是生發出對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
03.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一但被教師個體所理解和掌握,它便可以成為(自我限制)、(自我約束)的動力系統,促進教師的工作。
04.當教師職業道德被教師在工作中不斷遵循、認識、體驗,最后內化為教師(人格)一部分時,它便成為了一種(精神力量),使教師在職業行為中按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去履行自己的職責,完全成為一種(自動化)的自覺行為。
05.教師要遵守(教師職業道德),這是實現教育活動的必然要求。
06.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簡稱(師德原則),是一定階級和社會對(教師職業道德行為)提出的根本要求,是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處理各種利益關系、調節和評價一切(道德行為)的根本原則。
07.教師愛崗敬業必然(熱愛學生)、(嚴謹治學)。
08.教師法律法規的道義性主要是指在教育法律法規中所體現出來的(善意性)、(人道性)、(公正性)以及它對善、對人道和公正的(維護性)。
09.愛崗敬業是保持(教師隊伍穩定)的基礎,是(樂教勤業)的動力來源。
10.在教育過程中,師生之間能夠建立并保持經常性的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育效果)就好,反之,(教育效果)就差。
11.熱愛學生所包含的道德境界:第一是(尊重信任學生),這是為師執教對學生應有的起碼態度和行為。第二是(關心學生)、(愛護學生)。
12.好學不倦的第一要義是(有志于學)。
13.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把自己知識的(百分之一)有于課堂講授就夠了的教師,才是真正熱愛自己學科的人。
14.只有按照客觀的而不是臆造的(教育規律)辦事,才有條件談得上教育成效問題。
15.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16.誰要是自己還沒有(發展)、(培養)、(教育)好,他就不能發展、培養和教育別人。
17.從微觀上看,教師的勞動方式是(個體)的腦力勞動,教師勞動具有鮮明的(個體性)。能從宏觀上看,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群體性)和(協作性)是教師勞動的又一基本特征。教師勞動的(個體性)和協作性是有機統一的。
18.熱愛學生所包含的道德境界:第一是(尊重信任學生),這是為師執教對學生應有的起碼態度和行為。第二是(關心學生)、(愛護學生)。
19.家長視孩子如珍寶,會滿足孩子的各種需要,易產生(教之不足)、(愛之有余)的結果。
20.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關系和矛盾應注意通過(道德)手段來調節。
21.家長對(學校教育)的了解、參與和監督,可以促進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提高教育質量。
22.所謂師道,說到底就是(做人)之道,為(真)為(善)為(美)之道。
23.教師要自覺接受外在監督,增強廉潔從教意識。從監督的操作主體來看,有(組織監督)和(群眾監督)。
24.教師為人師表對學生品德具有(定向)作用。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沒有高尚的品德,是不可能教育出具有(良好道德)的學生的。
25.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指人們為了培養教師職業道德品質所進行的自我鍛煉、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過程和功夫。
26.所謂自律,是指(自我控制),是教師依靠發自內心的信念對自己教育行為的選擇和調節。所謂他律,就是指外部憑借獎懲以及各種制度規范等手段對行為進行(調節)和(控制)。
27、教師職業道德,簡稱(師德),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
28、加強教師職業道德的建設,它的意義是:(有利于提高教師的素質);有利于(強化教師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有利于(凈化教育行業風氣,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利于(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
29、在實際工作中,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愛崗敬業),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實踐中;(熱愛學生)是師德的核心,教師應關心學生,尊重、信任學生,嚴格要求學生;為人師表,教師應嚴格要求自己,將做人與育人統一起來,(時時處處)為學生做榜樣;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鉆研,不斷進取。
二、多項選擇題:
01.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特點有:(ABCD)
A 教師職業道德的教育專門性 B 教師職業道德體現教書和育人要求的一致性
C 教師職業道德內容的全面性 D 教師職業道德功能的多樣性
02.教師職業道德與社會公共道德所共有的特征有:(ABCD)
A 相對獨立性 B 階級性 C 歷史性 D 道德現象的共含性
03.道德現象包括:(ABC)
A 道德規范現象 B 道德意識現象 C 道德活動現象 D 道德心理現象
04.教師勞動的社會價值主要體現在:(ABCD)
A 教師勞動與社會物質文明的發展 B 教師勞動與社會精神文明的發展
C 教師勞動與社會制度文明的發展 D 教師勞動與人的素質的發展
05.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功能有:(ABCDEF)
A 對教師工作的動力功能 B 對教師職業行為的調節功能
C 對教育對象的教育功能 D 對教師工作的評價功能
E 對社會文明的示范功能 F 對教師自身修養的引導功能
06.強化教師職業道德的意義有:(ABCD)
A 有利于提高教師素質
B 有利于強化教師的事業心、責任感
C 有利于凈化教育行業風氣,推動社會精神文明建設
D 有利于推動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
07.強化教師職業道德對凈化教育行業風氣的意義有:(BCD)
A 強化教師職業道德,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
B 強化教師職業道德,是克服基礎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現象,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的`必要措施
C 強化教師職業道德,有利于教師的廉潔從教
D 強化教師職業道德,是推動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
08.社會主義教師職業道德要有利于:(ACD)
A 促進教師素質的全面提高 B 進一步改善師生關系
C 對各種關系的全面調節 D 全面育人
09.現時期我國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主要規范的內容核心是:(ABD)
A 愛崗敬業 B 教書育人 C 廉潔從教 D 為人師表
10.依法執教的基本要求是:(ABD)
A 正確認識和理解教育法律法規與教育規律的關系
B 樹立依法執教的自覺意識
C 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
D 在實踐中自覺堅持和維護教育法律法規
11.教育法律法規所具有的道義性主要有:(BCD)
A 程序-規范性 B 人道-正義性 C 公平-合理性 D 公正-平等性
12.培養和強化愛崗敬業精神,必須做到:(ABC)
A 理解教師職業的社會意義
B 全面理解和認識“愛崗敬業”的教育價值
C 注意實踐體驗
D 完善教師的知識結構
13.在教育活動中切實體現愛崗敬業精神,必須做到:(ABCDE)
A 教書育人,盡職盡責 B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C 認真工作,不敷衍塞責
D 勤奮鉆研,科學施教 E 淡泊名利,育人為樂
14.教師對待學生非人道性表現在:(ABCD)
A 心罰 B 體罰 C 變相體罰 D 經濟懲罰
5.教師對待學生非人道性致因:(ABCD)
A 陳舊師生觀的影響 B 倫理觀念上的誤區
C 應試教育的影響 D 教師缺乏良好的個性修養和教育經驗
16.教師熱愛學生有利于:(ABCD)
A 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養
B 培養學生從事各種學習的動力
C 創造積極、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
D 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敬重
17.我們需要從哪些方面支踐履“嚴謹治學”這一師德規范:(ABCD)
A 好學不倦,努力精通業務 B 把握規律,科學施教
C 嚴以律己,嚴格執教 D 不斷探索,勇于創新
18.教師之間的團結協作有利于:(BCD)
A 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B 學生良好品德的發展
C 增強教育效果 D 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圍
19.調節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應做到:(ABC)
A 要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
B 要以適當的、良好的方式來處理與集體的關系
C 作為教師在處理與集體的關系時,也應注意克服自己的私心雜念,也應該站在公正
的立場上衡量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是否過分
D 要正確處理好師生關系
20.教師在處理與學生家長關系和矛盾時的基本要求有:(ABCD)
A 主動與學生家長聯系,謀求共同一致的教育立場
B 認真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
C 尊重學生家長的人格,不訓訴,不指責
D 教育學生尊重家長
21.教師欲發揮家長的作用,就必須做到:(BCD)
A 認真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
B 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系與溝通
C 采取多種形式調動學生家長對學校教育的參與
D 幫助學生家長形成正確的育人觀念和思想
22.從內在的主觀因素上來看,不師不廉的主要原因是:(ACD)
A 人生價值的錯位 B 社會不正之風的侵染
C 心理防衛的失當 D 道德品質敗壞
23.從人生觀道德上矯正為師不廉的現象,應考慮的問題有:(ABCD)
A 個人與社會問題 B 奉獻與索取問題
C 義和利的問題 D 幸福觀的問題
24.從外在的客觀因素來看,為師不廉的主要致因有:(ABD)
A 外在規范失衡乏力 B 收入分配不公
C 人生價值的錯位 D 社會不正之風的侵染
25.為人師表的教育功能有:(BCD)
A 為人師表對家長的教育功能 B 為人師表對教師的激勵功能
C 為人師表對學生的教育功能 D 為人師表對社會風氣具有改善功能
26.為人師表的基本特點有:(ABCDE)
A 表率性 B 律己性 C 內外統一性 D 真實性 E 平凡性和精神的高尚性
27.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有:(BCE)
A 確立可行目標,堅持不懈努力
B 堅持知與行的統一
C 堅持動機和效果的統一
D 勇于實踐磨練,增強情感體驗
E 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
28.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基本方法有:(ACDE)
A 虛心向他人學習,自覺與他人交流
B 堅持自律和他律相結合
C 加強理論學習,注意內省、慎獨
D 勇于實踐鍛煉,增強情感體驗
E 確立可行目標,堅持不懈努力
三、名詞解釋:
01.教師職業道德
教師職業道德是指教師在其職業生活中,調節和處理與他人、與社會、與集體、與職業工作關系所應遵守的基本行為規范和行為準則,以及在這基礎上所體現出來的觀念意識和行為品質。
02.道義
道義是道德或正義的簡稱。道德是一定社會用善惡基本范疇調整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原則和規范的總和以及個體在這一基礎上所形成的觀念意識和行為品質等。正義即公平合理、有利于人民的道德或事業。道義是一定社會精神文明的主體內容。教師職業道德在滿足社會道義需要方面具有特殊意義。
03.樂敬勤業原則
樂教勤業原則是指教師要樂于從事教育事業,勤奮地進行工作。這是對教師在對
待自己職業方面所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
04.人格示范原則
所謂人格示范,是指教師通過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給學生以良好的榜樣示范。它是教師職業道德的主要特征,是教師應當遵守的基本的師德原則。
05.法
法是由國家制定并認可,體現國家統治階級意志,以國家強制力來保證實施的各種行為規范的總稱。
06.教育法律法規
教育法律法規統指國家及教育主管部門通過立法程序和行政程序所制定的對教育具有多方面規范作用的法律、法規和具有法規性質的條例、政策性文件等,是這些教育規范的總稱。
07.變相體罰
變相體罰,即并不直接對學生人身訴諸拳腳和工具,而是以各種借口并以其他形式間接地對學生進行處罰。
08.經濟處罰
經濟處罰,即對學生經濟上、物質上的處罰。
09.合作
合作指不同的個體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協同活動,促使某種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結果得以實現的行為或意向。
10.競爭
競爭指不同的個體為了共同的目標展開爭奪,促使某種只有利于自己的結果獲得實現的行為或意向。
11.廉潔
廉潔即清廉、潔白之意,是中國傳統道德的一個基本規范,被視為“國之大維”、“仕者之德”和“人生大綱”。它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為人廉潔,要求做人清介自守,這是做人的根本。二是為官廉潔,要求廉潔奉公,這是為官的基本要求。
12.為師立教
所謂為師立教,一是指教師能夠被教育崗位所接納并勝任這一工作。這一點實質上說的是當教師夠不夠格的問題。二是指當教師對學生施加的各種教育影響,能夠在學生中得以確立,即被學生信得過并且接受,內化為自身品德。這一點實質上說的是當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能不能有效的問題。
13.為人師表
為人師表即在品德學問上給人做出榜樣。教師的為人師表,因其職業的特殊要求,往往成為經常化的自覺行為,具有很強的表率性。
14.操守
操守,是指一個人平素所執持的廉潔正直的志行品德。
15.修養
所謂“修”是有政治、鍛煉、提高、完善的意思;所謂“養”是有養成、長養、培養、涵養的意思。概括起來說,修養主要是指人們的思想、品德、學術、技藝等方面為獲得某種能力和品質所進行的勤奮學習和刻苦鍛煉的功夫,以及經過長期努力所達到的某種能力和所形成的品質的水平。
16.內省
內省,即指自覺地進行思想約束,內心時時反省檢查自己的言行。內省是靠自覺性來約束的,不自覺或自覺性不高就難以真正進行內在的自我反省。
17.慎獨
慎獨,指的是在別人看不見、聽不到的時候,在閑居獨處的情況下,更要小心,謹慎,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論和行為符合道德要求。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試題及答案 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 《未成年人保護法》沒有禁止小學生進入的娛樂場所是( )
A.歌舞廳
B.迪斯尼樂園
C.營業性網吧
D.電子游戲廳
2. ( )是教師職業道德素養水平的標志。
A.教師道德
B.教師公正
C.教師良心
D.廉潔從教
3. ( )是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基礎,是國家和社會對教師提出的道德要求。
A.關心工作
B.依法執教
C.為人師表
D. 自我監督
4. 國家教委提出的“陽光體育運動”的含義是( )
A.讓青少年在自然陽光中鍛煉
B.讓青少年在體育課上表現出陽光朝氣
C.公開體育課時計劃,接受上級和家長監督
D.讓青少年在清早陽光升起時進行鍛煉
5.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出自何處?( )
A.《韓非子》
B.《荀子》
C.《中庸》
D.《詩經》
6. 加強師德建設是具有社會意義的重要工程,是貫徹了( )的現實需要。
A.依法治國
B.以德治國
C.以人為本
D.均衡發展
7.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這種觀點給當今教育的啟示是( )
A.教學相長。相互尊重
B.樂教善教,講究教法
C.嚴于律己,為人師表
D.有教元類,教書育人
8. 在學校安全工作方面,必須樹立的正確理念有( )
①隱患險于明火 ②預防勝于救助 ③生命高于一切 ④責任重于泰山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 下列有關市教委規定的“每學期學校考試次數”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小學除語文、數學可由學校組織期末考試外,其他課程不得組織考試
B.小學只能在畢業年級才可以組織片區統考
C.初中除語、數、外可舉行期中、期末考試以外,其他學科只進行期末考試或考查
D.高中每學期實行期中、期末兩次考試
10.經常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合理認知有( )
A.錯誤的道德觀
B.錯誤的學生觀
C.對教師職業的錯誤看法
D.錯誤的人才觀
11.推動教師熱愛本職工作的力量源泉是( )
A.熱愛學生
B.熱愛事業
C.熱愛家庭
D.熱愛社會
12.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 )保證。
A.重要
B.基本
C.主要
D.完全
13.教師的基本職責是( )
A.誨人不倦
B.熱愛科學
C.教書育人
D.以身作則
14.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注重發揮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 )和為人師表的作用。
A.主導作用
B.主體作用
C.心理作用
D.人格魅力
15.學校要創設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環境,下列哪一項不屬于這種環境? ( )
A.物質環境
B.人際環境
C.心理環境
D.經濟環境
16.師生關系中最基本的一種關系是( )
A.工作關系
B.心理關系
C.道德關系
D.個人關系
17.教師堅持正確職業行為方向的保證是( )
A.廉潔從教
B.熱愛學生
C.銳意創新
D.依法執教
18.教師必須十分重視自身的發展,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這體現了教師勞動的哪一特點? ( )
A.復雜性、創造性
B.連續性、廣延性
C.長期性、間接性
D.主體性、示范性
19.下列哪種課程觀沒有體現“學習者是課程主體”的思想? ( )
A.課程即知識
B.課程即復雜會話
C.課程即活動
D.課程即經驗
20.教師良心雖然外人看不見、摸不著,但教師卻能深深地體驗和意識到,并利用它指 導自己的工作,說明教師良心具有( )
A.公正性
B.穩定性
C.內隱性
D.廣泛性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l分,共20分)
1. 教師的職業角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__________;授業、解惑者角色;__________;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2.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規定,中小學實行__________負責制。
3.__________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力量,在校本課程開發的整個過程中,他不僅是親歷 者還是監督者。
4. 義務教育的實質是國家依照法律規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迫教 育的制度,__________是其典型特點。
5. 教學過程階段的中心環節是__________。
6. 普通中小學教育的性質是__________,其培養目標主要是為促進中小學生的進一步全面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7.__________是現代教育發展的根本動因。
8. 批評與處罰是德育的重要方法,但要以__________為前提,以教育學生提高認識、改 正錯誤為目的。
9.從廣義的教育角度來看:教育者包括一切對他人施加__________的人;從學校的教育 角度看,教育者主要指__________。
10.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基本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教師的語言包括口頭語言、書面語言和__________三種類型。
12.“力行而近乎仁”的'意思是無論何事都竭盡所能去做的人,離仁者也就不遠了。它所 反映的就是——的德育原則。
13.新課程強調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建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 征的學習方式。
14.__________是教育的基本特征。
15.__________是指教師通過協調課堂內的各種人際關系而有效實現預定教學目標的過程。16.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__________”。
17.__________是教師利用環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 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18.教育改革的核心是__________。
19.在教學過程中應以__________為主,__________為輔。
20.__________是教師專業發展學校的核心概念。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1.教師與家長合作溝通的態度和技巧有哪些?
2.優秀教師的人格特征表現在哪些方面?
3.簡述教師自我更新的主要內容。
4.教師課堂教學的目光分配應注意哪些問題?
5.簡述確立三維目標對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重要意義。
6.請聯系實際談談怎樣才能做到模范遵守教師職業紀律?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10分)
美國教育家波斯提出:教師成長=經驗+反思。請你談談對這個教師成長公式的理解和體會。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 B 2. B 3. B 4. C 5. C 6. B 7. A 8.D 9. B l0.A 11.A l2.B l3.C l4.D l5.D l6.A l7.D l8.D l9.A 20.C
二、填空題
1.傳道者角色示范者角色
2.校長
3.教師
4.強制性
5.領會知識
6.基礎教育
7.科技進步
8.尊重學生
9.有意識的教育影響教師
10.尊師愛生 民主平等教學相長心理相容
11.體態語言
12.知行統一
13.主動參與 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
14.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15.課堂管理
16.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17.陶冶教育法
18.課程改革
19.教學內容信息技術
20.合作
三、簡答題
(1)謙虛和藹; (2)尊重理解; (3)一視同仁; (4)角色置換。
2.(1)從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
(2)穩定而持久的職業動力;
(3)對工作的事業心與上進心;
(4)獲取成就的動機與欲望;
(5)求知的欲望與興趣;
(6)良好的性格特征;
(7)對教育教學具有高度的自我調節和完善能力。
3. (1)身體:適當運動和營養保持健康;
(2)精神:蕩滌心靈塵埃;
(3)心智:不要停止自我教育;
(4)社會情感:歷練待人處事之道。
4. (1)正確選擇目光投放點,應放在倒數二三排的位置;
(2)加強目光巡視,消除“教學死角”;
(3)用目光給予信號,控制學生分心;
(4)提問和課堂討論時,對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目光交流;
(5)用目光制止學生的嬉笑打鬧。
5.有利于改變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現象,注重學習主體的實踐和體驗,注重學習者的學習經歷和學習經驗,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掌握方法。課程本身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高度統一,使日常的學科學習上升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6.教師職業紀律就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過程中應遵守的規章、條例、守則等。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1)要有教師意識并不斷強化這種意識;
(2)認真學習教師職業紀律的有關規定;
(3)在教育勞動中恪守教師職業紀律;
(4)從一點一滴做起;
(5)虛心接受批評,勇于自我批評,善于改正錯誤。
四、論述題
這個公式反映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因為,經驗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資源,但沒有反思的經驗是封閉的、僵化的和有局限的。在教育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反思,對教師專業發展具有以下功能:
(1)反思使教師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相信自己才是處理自己問題的專家;
(2)反思使教師隱藏在自己心中的教育思想得以激活;
(3)反思是充分挖掘自己專業發展資源的主要方式。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試題及答案07-30
教師職業道德試題及答案11-04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考試試題及答案03-25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試題及答案03-23
中小學安全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09-01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習題及答案08-13
最新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試題及答案08-09
教師職業道德試題04-07
全國中小學安全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10-19
中小學防溺水安全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