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榮女人觀后感

    時間:2020-09-29 20:00:33 勵志電影 我要投稿

    萬榮女人觀后感范文3篇

      蒲劇《萬榮女人》講述的是萬榮在外打工妹收養了一個孤兒,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婚姻,把孤兒撫養成人,大學畢業后又返回鄉村當了一名鄉村教師的感人故事。以下是為大家分享的萬榮女人觀后感范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歡迎瀏覽!

    萬榮女人觀后感范文3篇

      萬榮女人觀后感范文一:

      萬榮縣的一部原創蒲劇現代戲《萬榮女人》亮相并州。這是一個以“善文化”為主題線索,講述萬榮人大善大愛的故事。

      為什么要以“善文化”為主題線索?為什么要排這樣一出戲?

      從淺層意義上講,這是萬榮縣蒲劇經過半個世紀后的涅?重生;往深里說,這是要將萬榮的“善文化”世代傳承。

      李家大院的“善文化”

      在萬榮文化中提及“善文化”,李家大院就會出現在人們的腦海中。

       如今,關于晉商大院有這樣一種說法:“喬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而這其中的“李家”說的就是萬榮的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位于萬榮縣的閆景村,是清至民國時期晉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當你來到李家大院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廣善門”三個字以及牌匾上姚奠中題詞的“慈善世家”四個大字。

      據資料記載,李家先祖在明朝永樂年間因災荒從陜西省韓城縣(今韓城市)逃荒至山西省萬泉縣(今萬榮縣)為了不與當地百姓爭地盤,才選擇了村東的荒地建宅院。后,李氏家族辛勤勞作,耕讀傳家,由農入商,創辦企業,成為當地巨富。

      李家大院有一面“百善壁”,用不同字體書寫著365個“善”字,意在要求自己及后代人天天行善,日日行善,永遠行善。正因為一個“善”字,李氏家族繁衍不息,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家族家規,形成了代代相傳的善文化。至今在當地仍流傳著許多關于“李善人”助人的故事。

      據記載,1928年至1929年,山西接連大旱,李家“道”字輩先后賑濟河東十七縣災區每縣1000銀元,給河東旱災救濟總會捐款10000銀元,對本縣、本村及原籍薛店村特別救濟4000銀元和2000銀元。再設粥場,話說,李家的粥有標準:筷子插到粥里不許倒。凡閆景、薛店村因婚喪嫁娶困難者,李家均施舍錢糧;對特別貧困戶的喪葬之事,李家親送棺材一口,

      讓其入土為安。當時山西省政府主席閻錫山為李氏家族頒發“博施濟眾”牌匾一塊,以示表彰。

      以善為先,一善染心。“善”讓李氏家族富甲一方,“善”讓李氏家族生生不息,“善”是李氏家族留給后人的最好禮物,也成就了萬榮人世代綿延的“善文化”。

      講述“善文化”,傳承“善文化”

      “《萬榮女人》就是這樣一部戲。”萬榮縣蒲劇團團長王紅妮說道。《萬榮女人》以“善文化”為主題線索,故事講述了外出打工的萬榮姑娘李榮花為收養棄嬰小花,不懼千難萬險,面對人生的艱難苦痛,不惜犧牲自己的青春、愛情、婚姻甚至生命,歷經了風風雨雨,終把小花撫養成人并考上大學。女主人公李榮花在經過生活的磨礪之后,更加善良堅強,帶領村民大力發展果品生產,并成立了蘋果生產專業合作社,將萬榮的優質蘋果出口到國際市場。而大學畢業后的小花,也為了報答李榮花的養育之情,返回家鄉當了一名鄉村教師,奉獻自己的青春,與母親一起建設新農村。《萬榮女人》不僅有深厚的萬榮黃土地風情,也富有濃重的山西特色。劇中萬榮小伙泉水為了和李榮花撫養小花到煤礦打工,煤礦事故中為救工友不幸癱瘓,終身殘廢。李榮花不離不棄,譜寫了新時期的忠貞愛情,更具有現實的教育意義。“整部劇劇情意境高遠,跌宕曲折,細膩流暢,恢宏大氣,折射出了萬榮女人大善大愛的美好精神,倡導善行大愛、弘揚時代主旋律。”作為這部戲的主演,王紅妮的體會頗為深刻。

      國家著名編劇紀丁擔任《萬榮女人》的編劇。當被問及創作原因時,他回答說:“我小時候在萬榮生活過一段時間,萬榮文化對我有很深的影響。確實,人們一提到萬榮首先想到的多是萬榮笑話,可我卻看中了萬榮的‘善文化’,它的厚重感、時代感很強烈,極具現實教育意義。這是我選擇這個題材的.重要原因。”

      這部戲開始創作于今年年初,歷時僅半年時間,排練彩排僅1個半月。這部戲從7月份正式問世以來,在運城、臨汾、陜西等地上演40多場,受到了一致好評,甚至在當地的蒲劇界掀起了一股“萬榮女人熱”。“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一股熱潮,是因為戲好,因為這是一部寫給觀眾、唱給觀眾的戲。所以,每演出一場,演員、觀眾都會受到這部戲的感染,身臨其境,痛哭流涕。這也是這部戲成功的最大秘訣。”紀丁解釋說。

      而對于萬榮縣蒲劇團來說,對于王紅妮一行人來說,《萬榮女人》的成功讓萬榮縣蒲劇團得以“涅?”。“因為,上世紀60年代初期,萬榮縣蒲劇團打造的蒲劇《彩樓記》就曾轟動省城,在太原連續上演40余場,轉戰十多個劇場仍一票難求。經歷了長達半個世紀的陣痛,我們站到了一個新的起點。”說到此時,王紅妮已淚眼婆娑。

      戲中講“善”,戲外也有“善”。

      作為一個縣劇團,創作一部戲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為了節省開支,編劇、導演來創作,不住賓館住宿舍;為了早日演出,全團工作人員加班加點,自制服裝、道具。不足60萬的花費,卻創作出了這樣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好戲。

      山西現代戲的成功典范

      記得在《萬榮女人》召開新聞發布會當天,主辦方的一負責人表示,這次來太原亮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萬榮女人》唱出運城,登上北京劇院的大舞臺!

       緣于此,12月12日,《萬榮女人》劇組召開了專家研討會,省文化廳原副廳長郭士星、山西省孝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賈克勤、三晉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董葛、山西省文化廳創作室副主任牛曉珉等專家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研討會上,文化廳原副廳長,著名戲劇評論家郭士星說,《萬榮女人》首先是劇本好,主題鮮明,有時代特征和現實意義。故事情節編織的好,感人動人,并有深刻的教育意義,人物設置的好,既符合劇情所需,也為本團演員陣容量體裁了衣,劇本充分發揮了演員的作用。另外劇本結構緊密,文詞優美,唱劇流暢,是一部好作品。這部戲的導演也很突出,手法新奇,處理細膩。

      山西省孝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賈克勤也認為,《萬榮女人》不僅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歌頌了人的高潔的情操,更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   山西省文化廳創作室副主任牛曉珉則表示,在諸多的戲劇作品創作中,現代戲的創作是最難的,如何讓其具有持久性和穿越性則是難上加難,而《萬榮女人》讓我們看到了現代戲的希望,這是山西現代戲的一個成功典范。

      著名戲劇評論家王思恭也曾表示,《萬榮女人》不僅讓萬榮人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純樸向善、執著追求的“萬榮精神”得以淋漓盡致地表現,同時也讓萬榮“善文化”的歷史意義與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實意義實現了完美融合,值得觀賞,很受教益。

      萬榮女人觀后感范文二:

      本報訊近日,由萬榮縣蒲劇團編創的大型新編現代蒲劇《萬榮女人》在太原工人文化宮首演,獲得各界一致好評。

      《萬榮女人》是該劇團自建團以來第一個原創劇目,全劇以“善文化”為主題線索,講述的是:外出打工的萬榮姑娘李榮花為收養棄嬰小花,不懼千難萬險,不惜犧牲自己的青春、愛情、婚姻甚至生命,歷經了風風雨雨,終把小花撫養成人。在經過生活的磨礪之后,更加善良堅強的李榮花,帶領村民大力發展果品生產,并成立合作社,將萬榮的優質蘋果出口到國際市場。而大學畢業后的小花,為了報答李榮花的養育之情,返回家鄉當了一名鄉村教師,與母親一起建設新農村。

      連續兩天的演出吸引了省城1900余名觀眾前來觀看。

      萬榮女人觀后感范文三:

      在南宮劇場觀看了新編現代蒲劇《萬榮女人》。這部洋溢著時代氣息和人間真情的作品,有幾個鮮明特點令我感受深刻。

      名家領銜編劇。《萬榮女人》劇本的創作者,是著名編劇紀丁先生。紀丁先生曾任山西電影制片廠副廠長,長期從事文學作品創作與研究,主要作品有戲曲劇本《土炕上的女人》《甲申紅顏》《丁果仙》,話劇劇本《秋風秋雨》《風流餃子館》,電影劇本《劉胡蘭》《六月雪》等,是我國知名的劇作家。《萬榮女人》系紀丁《土炕上的女人》的姊妹篇。

      時代氣息濃厚。劇本以“善”為主題,講述了萬榮居善村年輕姑娘李榮花不顧世俗偏見、忘卻打工妹身份、舍棄既定婚姻,毅然決然、含辛茹苦撫養另一個打工妹的“棄嬰”李小花16年的故事,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善舉發揚光大,并贏得社會認同和尊重的艱辛歷程,觸及到了觀眾內心里最柔軟的地方,表現了萬榮縣善居村的男女老少說善言、做善事、不為名利的高尚品格。

      舞臺主線清晰。劇作的舞臺表現很有張力,它以一條紅圍巾作為線索,將撫養棄嬰之大善、大真、大美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

      北京城雪夜拾棄嬰,紅圍巾裹起小娃娃。風雪交加的夜晚,無依無靠的北京打工妹劉玉梅身患肺結核,打算丟棄孩子,盼好心人撿到撫養。古典蒲劇融合了現代舞劇,身著白衣的雪花姑娘翩翩起舞,表現出雪夜的寒冷,使觀眾感受到極大的視覺沖擊。隨后,同是打工妹的李榮花用紅圍巾裹起棄嬰,頂著流言蜚語收養了棄嬰。紅圍巾的第一次出現,預示著榮花16年的艱苦生涯從此開始……

      秋風樓前饑寒交迫,李家門口嬰啼連連。3個月后,榮花用紅圍巾背起嬰兒,只身回鄉。紅圍巾的第二次出現,便是榮花決定自己撫養棄嬰,爺爺因愛女而認棄嬰為孫女之時。

      《萬榮女人》劇照線。泉水哥在那頭,榮花妹在這頭,兩人拉著象征愛的紅圍巾情意綿綿。紅圍巾的第三次出現,暗示著愛情,感嘆天賜一對好姻緣。

      礦井塌方遭遇不幸,泉水救人致身殘疾。小花長大了,榮花來探望泉水哥,將紅圍巾搭在泉水哥腿上為他捶腿。紅圍巾的第四次出現,純純的質樸的愛令人潸然落淚。

      16年母女同命,看今朝母女重逢。親生母親回來探望小花,泉水、榮花送小花去城里上學。紅圍巾的第五次出現,串起了幾多不是親生、勝卻親生的人間大愛。

      一去何日再相逢,后土祠旁再還家。大學畢業后,小花決定回村當一名人民教師,又將紅圍巾給媽媽戴上。紅圍巾的第六次出現,再一次掀起心瀾陣陣。

      大愛主題鮮明。愛是這個世界永恒的主題,有愛才是家,有愛才是國。敬業奉獻,舍己為人,樂于助人,尊老愛幼,都是以愛作為前提。這部劇的棄嬰,好像就是當今社會缺乏的愛;當有個人把她撿起來悉心呵護、養育的時候,好像就是重新呼喚起藏在人們內心深處的愛;當她成長、逐漸成人的時候,就像是愛在蔓延;當棄嬰回村做人民教師的時候,就是愛滿天下……

    【萬榮女人觀后感范文3篇】相關文章:

    萬榮縣2017年縣鄉公路改造工程招標公告11-11

    2017年山西省萬榮縣事業單位考試報名公告08-23

    張愛玲語錄女人10-13

    女人護發必看08-19

    誰是男人心中有女人味的女人06-28

    女人讀后感10-14

    職場女人勵志短語08-04

    女人勵志英語名言12-02

    莎士比亞名言有關女人09-05

    堅強女人勵志名言01-24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一区二区無碼在線觀看 | 日韩1区2区3区蜜桃在线观看 |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 |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三级视频 |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