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格言警句及出處

    時間:2023-06-28 09:49:29 勵志格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廉政格言警句及出處

      格言,是指可以作為人們行為規范的言簡意賅的語句,是人們機智的精華,眾人匯成的睿智,是指導人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法寶,時刻激勵人生取得進步。下面為大家帶來了廉政格言警句及出處

    廉政格言警句及出處

      廉政格言警句及出處1

      1.廉者常樂無求,貪者常憂不足。——隋·王通《中說·王道篇》

      2.寧可清貧自樂,不作濁富多憂。——宋·釋道元《景德傳燈錄》

      3.廉者士之美節,污者士之丑行。士之不廉,猶女之不潔。不潔之女,雖功容絕人,不足自贖。不廉之士,縱有他美,何足道哉!——宋·真德秀《西山政訓》《叢書集成初編》

      4.居官以清,士君子分內事。清非難,不見其清為難。不恃其清而操切凌轢人為尤難。——清·陳弘謀《從政遺規》卷下《居官格言》

      5.居官者廉不言貧,勤不言勞,愛民不言惠,鋤強不言威,事上盡禮不言屈己,欽賢下士不言忘勢。庶乎官箴無忝。——明·錢琦《錢公良測語·治本》

      6.廉不言貧,勤不言苦;尊其所聞,行其所知。

      7.克勤于邦,克儉于家。——《尚書·大禹謨》

      8.廉仁公勤四者,及為政之本領。——宋·真德秀《西山訓政》《叢書集成初編》

      9.節用養廉。——宋·陳襄《州縣提綱》卷一

      10.廉潔愛人者厚其祿。——《文韜·盈虛》

      11.潔己是心毫。——唐·劉禹錫《浙西李大夫示述夢四十韻并浙東元相公酬和,斐然繼聲》

      12.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謀之;利在一時勿謀也,利在萬世者謀之。——清·金纓《格言聯壁》

      13.居官人清,而不自以為清,始為真清。——宋·朱熹語

      14.官若忠廉,則賢才向用,功績獲彰,庶務皆得其理,天下何患不治。——《清世祖實錄·卷九》

      15.官省則事省,事省則民清;官煩則事煩,事煩則民濁。——《周書》卷二三《蘇綽列傳》

      廉政格言警句及出處2

      1.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宋·蘇軾《赤壁賦》

      2.家怕先富后貧,政怕先寬后緊。——清·申居鄖《西巖贅語》

      3.官能清則冤抑漸消,吏能廉則風俗自厚。——清·錢泳《履園叢話·不可少》

      4.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祿位,可以遠恥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宋·呂本中《官箴》

      5.動則三思,虛而后行。——《三國志·魏書·楊阜傳》

      6.非吾義錙銖勿視,義之得千駟無愧。——《遜志齋集》

      7.防微杜漸而禁于未然。——《元史·張楨傳》

      8.公生明,偏生暗,端愨生通,詐偽生塞。——《荀子·不茍》

      9.存心光明正大,言論光明正大,行事光明正大,斯之謂君子。——清·汪汲《座右銘類編·品藻》

      10.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左傳·僖公九年》

      11.但得官清吏不橫,即是村中歌舞時。——宋·陸游《春日雜興》

      12.非其路而行之,雖勞不至;非其有而求之,雖強不得。知者不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是以遠害而名彰也。故君子行廉以全其身,守清以保其身。——東漢·馬融《忠經》

      13.淡然自守,不汲濟于榮利。——《魏書·劉芳傳》

      14.從官重恭慎,立身貴廉明。——唐·陳子昂《座右銘》

      15.辭金者,取其廉慎也。昔子罕辭玉,以不貪贓枉法為寶;楊震辭金,以四知為慎。列前古之清潔,為將來之龜鏡。——唐·姚崇《辭金誡》

      廉政格言警句及出處3

      1.鋤一害而眾苗成,刑一惡而萬民悅。——漢·桓寬《鹽鐵論·后刑》

      2.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而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五代史·馮道論》

      3.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清·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三

      4.愛半文不值半文,莫謂世無知者;作一事須精一事,庶幾心乃安然。——清·錢南園灃聯

      5.自律不嚴,何以服眾?——元·張養浩《風憲忠告》

      6.自非祿賜,一毫不受于人。——《南史·王曇首傳》

      7.誅惡及本,本誅則惡消;振裘持領,領正則毛理。——《后漢書》卷七九上《儒林列傳》

      8.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莊子·刻意》

      9.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簡素為美。——宋·司馬光《訓簡示康》

      10.智者不為非其事,廉者不為非其有。——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一

      11.致理必在懲貪,懲貪莫先旌廉。——清·王命岳《懲貪議》

      12.至清廉平。路遺不受,請謁不聽,據法聽訟,無有所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13.知足者,貧賤亦樂;不知足者,富貴亦憂。——宋·林逋《省心錄》

      14.知足則樂,務貪必憂。——宋·林逋《省心錄》

      15.知足而不貪,知節而不淫。——宋·林逋《省心錄》

      拓展:廉政的危害

      權力濫用

      它使權力不再服從于公眾的利益,而是效命于金錢,蛻變成為掌權者謀取個人私利的得力工具,從而使權力的本質有了根本改變,權力逐步被私有化、商品化、資本化。在這種情勢下,升官和發財之間便有了內在的因果聯系。于是掌權者為攫取更多的物質利益而拼命地積攢權力,盡量使自己的官職越來越高,權力越來越大,即進行著類似資本積累的“權力積累”。在野者則視入仕為官是發家致富的捷徑,紛紛盯住政治這塊肥肉,挖空心思,投機鉆營,為謀一官半職,不惜一切代價。“官本位”自然就成為整個社會的政治文化主流。

      資源浪費

      在尋租時,人們為了獲取個人利益,往往不是通過擴大生產、降低成本的方式來增加利潤。而是把大量的人、財、物力用于爭取政府的種種優惠上,如獲取政府的壟斷許可、平價物資、低息貸款、減免稅收和無償投資等。從經濟學的觀點看,這些活動都耗費了大量稀缺的社會資源,降低了全社會的`經濟福利。

      社會損失

      政府官員愈是拖延辦事,對企業和個人所造成的潛在損失愈大。企業和個人為了避免更大損失,就需支付更多的租金給政府官員,以促使他們盡快辦理。這樣,政府官員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不是致力于提高工作效率,而是絞盡腦汁拖延辦事,給企業和個人施加壓力,迫使他們主動進貢。另一方面,由于凡有權參與審批的政府機關和官員都可從中得到好處,于是只要沾著一點皮毛,相干不相干的機關和官員便爭取擠入,遍設關卡,迫使辦事的企業或個人付出更多的疏通成本。更為嚴重的是,腐敗活動使競爭性市場難以建立起來,從而給社會資源配置造成潛在的效率損失。

      分配不公

      腐敗并不創造財富,而是對既有的社會財富進行再分配,是社會財富的轉移支付。租金的存在,使得部分掌握權力或與權力有某種機緣的人能夠憑借特殊權力取得租金,在短時期內暴富。

      政府合法性喪失

      腐敗是政府的掘墓人。人類政治生活史表明,無論哪種社會,也無論哪種政府,只要聽任腐敗泛濫,必將導致政府合法性喪失殆盡,最終導致政府的垮臺。在中國,今后最有可能中斷改革和現代化進程的危險因素就是腐敗。

    【廉政格言警句及出處】相關文章:

    勵志名言警句及出處08-30

    讀書名言警句及出處04-03

    關于廉政的名言警句12-12

    廉政的勵志格言03-26

    廉政勵志格言12-03

    名言警句簡短有出處優選11-07

    讀書名言警句及出處作者12-23

    廉政勵志格言座右銘12-11

    勵志名言警句及出處(通用195句)02-25

    古代傳統美德名言警句的出處和意思03-27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 夜夜38亚洲综合网 |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91 |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高清看片欧美灰色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