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畫畫圖片

    時間:2020-10-29 09:33:22 勵志圖片 我要投稿

    春節畫畫圖片大全

      春節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春節馬上就要到了,以下是為大家分享的春節畫畫圖片大全,一起看看吧!

    春節畫畫圖片大全

      春節畫畫圖片【1】

      春節畫畫圖片【2】

      春節畫畫圖片【3】

      春節畫畫圖片【4】

      春節畫畫圖片【5】

      春節的歷史發展

      起源

      關于春節的起源有說法諸多,其中有幾種較具代表性的說法,春節源于臘祭、源于巫術儀式說、源于鬼節說等,其中最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后來叫春節。

      時間演變

      春節以前也稱元旦,是在正月的第一天。而中國歷代的正月的設定日期卻并不一致:

      夏朝用孟春(即正月)為正月。

      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為正月。

      秦始皇統一六國后規定以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歷。

      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學家落下閎等人制訂了《太初歷》,將原來以十月為歲首改為以孟春為歲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漸完善為我們當今使用的`陰歷(即農歷),落下閎也被稱為“春節老人”。此后中國一直沿用夏歷(陰歷,又稱農歷)紀年,直到清朝未年,長達2080年。

      名稱變革

      在不同時代,春節有不同名稱。

      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把農歷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后的事。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由于那時要改用陽歷,為了區分農、陽兩節,袁世凱將元旦定義為西歷01月01日,將農歷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

      內容發展

      先秦時期,就有了歲時的雛形。《詩·豳風·七月》里記載了人們收獲后釀酒宰羊的歡聚場景,“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十月滌場,……曰殺羔羊,……萬壽無疆。”

      漢朝時,祭祖是春節的重要活動和習俗。東漢崔寔《四月民令》提到,“正月之旦,是謂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禰。”正月初一過新年的習俗也越來越豐富。

      魏晉時,已形成除夕守歲的習俗。晉朝周處所著的《風土記》中記載:除夕之夜大家各相與贈送,稱“饋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分歲”;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

      唐朝時,人們除登門拜年,還發明一種“拜年帖”。唐太宗李世民用赤金箔做成賀卡,御書“普天同慶”,賜予大臣。這一形式迅速在民間普及,改用梅花箋紙。當時這種“拜年帖”被稱為“飛帖”。

      宋代人過年開始吃餃子,宋朝稱餃子為“角子”。宋代已普遍開始用紙包火藥做成爆竹。除夕、春節放爆竹之俗便逐漸盛行。《東京夢華錄》說:“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聞聲于外。”到了明朝,接灶神、貼門神、除夕守歲、十五賞燈會都已經盛行。《萬歷嘉興府志》中記載:“除夕,易門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設酒果聚飲,鑼鼓徹夜,謂之守歲。”

      清朝非常重視過年,宮廷過年十分奢華,皇帝有寫福字下賜群臣的習俗。過年要一直延續至元宵佳節才算結束,猜燈謎是甚為流行的取樂方式。

      辛亥革命帶來了全新的時代,政府提倡新歷,傳統過年不再休假。禮儀上,脫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禮節逐漸成為中國人際交往的“文明儀式”。

    【春節畫畫圖片大全】相關文章:

    兒童節畫畫圖片大全05-25

    端午節畫畫圖片大全11-20

    春節繪畫作品圖片大全11-29

    雞年春節手抄報圖片大全01-18

    春節手抄報圖片大全雞年11-05

    2017春節黑板報圖片大全01-04

    初中春節黑板報圖片大全01-29

    狗年春節手抄報圖片大全02-12

    歡度春節手抄報圖片大全01-18

    雞年春節手抄報圖片大全201711-05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夜夜精品一区二区在 | 在线精品亚洲精品 | 欧美十八禁激情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