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常識」冬季旅游小貼士

    時間:2020-10-11 15:52:20 旅游常識 我要投稿

    「旅游常識」冬季旅游小貼士

      冬季旅游小貼士

    「旅游常識」冬季旅游小貼士

      南人北行防凍傷

      相對來說,北方人對寒冷的氣候是很適應的,防寒措施其實已經成為生活習慣。就像北方人想體驗一下南國冬季沙灘一樣,南方人也想去北國寒冷地區體驗一番冰天雪地的滋味,觀賞一下北方特有的風景,比如吉林的霧凇、哈爾濱的冰燈等。但我國氣候復雜,南北溫差可達幾十攝氏度,從20多攝氏度的海南到零下20多攝氏度的東北,如果準備不充分或對寒冷估計不足,就可能發生凍傷。

      科學的做法是:出行之前,掌握一些防寒和防凍的知識,了解一下目的地的氣候概況(當月的'平均氣溫和最低氣溫),同時要加強一些耐寒鍛煉,準備一些必要的防凍傷的藥品;出發時,要帶足防寒服裝、鞋、帽和用品;到達旅行地后,在冰天雪地中徒步,臉部及耳鼻和手要抹搽防凍油膏,鞋襪不要太緊,不要在雪地上久站不動,要用手掌勤摩擦臉部和五官,乘非密封的交通工具時,每1小時左右要活動幾分鐘,以增加血液循環和提高體溫。

      注意局部小氣候

      一般而言,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大約遞減0.65攝氏度。所以在北方冬季登高時,一定要注意氣溫的變化,隨身帶一些防寒衣服,到了“高處不勝寒”的地方及時加穿。這些年,由于高空索道的普及,一些馬大哈的旅游者,在低海拔處不注意備衣,一旦到了高處就出現“冷得發抖”的癥狀——高處一般比較空曠,不僅氣溫低,風也很大,因登高而受凍致病的情況很容易出現。

      當然,北方晴日的雪地小氣候也是需要注意的,因為白茫茫的雪地對紫外線吸收少、反射較強,當強烈的紫外線射入雪地旅行者眼睛后,會發生光化作用,經過6~8小時的潛伏期,眼睛就會出現嚴重的畏光、流淚、異物感,眼睛不能睜開、有強烈的燒灼感,劇烈疼痛,這就是醫學上常說的“雪盲癥”。預防雪盲癥最有效的措施是“物理隔斷”,也就是在雪地行走時,配戴防紫外線的太陽鏡,也可選用聚碳酸酯或CR39的透鏡,或美觀起見,選用蛙鏡式的全罩式灰色眼鏡。

      旅途中治療雪盲癥可用0.3%地卡因眼藥水和抗生素眼膏。

      寒風撲面引發面癱

      冬季的北方,冷空氣活動頻繁。冷空氣戰勝暖空氣后,就形成“寒風”,旅行者宜盡可能躲避此風,或用保暖措施(如戴帽子或口罩)抵御此風。否則,不僅容易患上感冒等呼吸道疾病,一些心腦血管病患者也常常因為麻痹大意而導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曾經有一位去北方旅游的老年人,因為不堪忍受車廂內污濁的空氣,而將車窗一直半開著。結果,還沒等到下車,老人左邊嘴角歪了,左眼位置偏了,鼻唇溝變平了,說話也變得非常不清楚。到了醫院,立刻被醫生診斷為“面癱”,原因是“過度感受寒風所致”。

    【「旅游常識」冬季旅游小貼士】相關文章:

    冬季旅游安全小常識09-25

    冬季旅游的小常識09-25

    冬季東北旅游小常識09-01

    廈門旅游小貼士10-16

    意大利旅游小貼士07-05

    美國旅游小貼士10-21

    維也納旅游小貼士10-21

    麗江旅游小貼士10-21

    桂林旅游小貼士10-19

    韓國旅游小貼士10-19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色综合天天综合高清网国产在线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乱码 | 欧美大香线蕉线伊人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 日韩亚洲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日韩小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