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關景點簡介

    時間:2020-12-25 19:09:18 景點介紹 我要投稿

    陽關景點簡介

      陽關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的南湖鄉西側,為漢武帝 “列四郡,據兩關”的兩關之一,是絲綢之路上通往西域南道的門戶。

      自漢武帝“列四郡,據兩關”以來,陽關和玉門關一南一北,成為沿絲綢之路西出敦煌,進入西域和兩大邊陲要塞,陽關是通西域南道的必經關卡。

      中國的邊塞古關中,知名度最高的要數陽關、玉門關了。唐代詩人、畫家、音樂家王維在咸陽送別好友元二出使安西時,別情依依,動情地寫下了一道傳世不朽的《送元二使西安》:“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陽關與玉門關同期建于漢元封四年(前107年)左右,曾設都尉管理軍務。從漢至唐,一直是絲路南道上的.必經關隘。歷史的久遠使關城烽燧少有遺存。陽關故址何在?史書的記載為我們留下了彌足的珍貴資料。《元和郡縣志》載陽關,在縣(壽昌縣)西六里。以居玉門關之南,故曰陽關。本漢置也,渭之南道,西趣鄯善、莎車。后魏嘗于此置陽關縣,周廢。”巴黎藏敦煌石室寫本《沙州地志》載:陽關,東西二十步,南北二十七步。右在(壽昌)縣西十里,今見毀壞,基址見存。西通石城、于闐等南路。以在玉門關南,號曰:“陽關”(注:古人以山南水北為陽)。可見唐時陽關已毀,僅存基址。古壽昌城在今敦煌市南湖鄉北工村附近,陽關在壽昌故城西6里,或10里處,當指約數而言。專家考證,陽關故址就在今南湖鄉西面叫“古董灘”的流沙地帶。

      出敦煌市西南行75公里路程即可到達陽關故址:“古董灘”。1943年向達先生在這里考察時寫道:“今南湖西北隅有地名古董灘,流沙壅塞,而版筑遺跡以及陶片遍地皆是,且時得古器物如玉器、陶片、古錢之屬,其時代自漢以迄唐宋皆具,古董灘遺跡迤邐而北以迄于南湖北面龍首山人俗名紅山口下,南北可三四里,東西流沙湮沒,廣闊不甚可考。”1972年酒泉地區文物普查隊于古董道西14道沙渠后,發現大量版筑墻基遺址,經試掘、測量,房屋排列整齊清晰,面積上萬平方米,附近有繼續寬厚的城堡垣基。陽關故址當位于此處。古代陽關向北至玉門關一線有70公里的長城相連,每隔數十里即有烽燧墩臺,陽關附近亦有十幾座烽燧。尤以古董灘北側墩墩山頂上的烽燧最大,地勢最高,保存比較完整,烽燧周圍有半人高的鐵欄圍護。

      陽關古塞何以建在這片荒漠之中?考古學家研究發現,陽關占有“一夫當關,萬人莫開”之險要地勢。附近在古代又水源充足,渥洼池和西土溝是最大的獨立水源,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這里就已成綠洲盆地,有發達的火燒溝文化;漢唐時期,陽關軍士即借以此水而生息,西土溝平時上游干涸,下游有泉水匯成水溪北流,時有山洪暴發。洪峰過后,溝岸紛紛塌落,河閑加寬,大量泥沙順流而下,遂在下游沉積。泥沙在西北風吹揚搬運下,形成條條沙壟,陽關古城遂逐漸被水毀沙埋。

      多數人都是先從唐代詩人王維一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中首次知曉陽關的大名,而一曲如泣如訴的《陽關三疊》更使陽關成為了絕域荒涼的代名詞。

      陽關故址在敦煌市城西的古董灘上。古城關東為農田,遠處有壽昌城廢址,三面沙丘,沙梁環抱,流沙茫茫,一望無際,北面有一漢代烽燧,保存完好。東為紅山口,西有南北直向的深溝。

      現在古陽關已被流沙掩埋了,新修了陽關博物館。但從古董灘向西翻越幾道山梁,仍能看到陽關的遺址,與腳腕一樣高低的墻基隱約可辨,碎瓦破磚已散落遍地,只能令人發思古之幽情,望遺址生感慨。

    【陽關景點簡介】相關文章:

    中山畢業游景點簡介01-08

    珠海旅游景點簡介01-12

    深圳旅游景點簡介01-12

    宜昌旅游景點簡介01-12

    拉薩旅游景點簡介01-12

    哈爾濱旅游景點簡介01-11

    天津旅游景點簡介01-07

    樂山旅游景點簡介01-12

    寧波旅游景點簡介01-12

    長春旅游景點簡介01-12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天堂久久久久九色 | 亚洲国产手机电影在 |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原创 | 亚洲精品资源站中文字幕 | 亚洲欧洲国产码专区在线观看 | 好屌妞蕉国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