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管理類筆試模擬試卷參考答案

    時間:2024-08-05 21:45:39 求職陷阱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財經管理類筆試模擬試卷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d 2.a 3.a 4.b 5.a 6.b 7.a 8.d 9.c 10.a
    11.c 12.b 13.b 14.a 15.d 16,b 17.b 18.b 19.b 20.a
    二、多項選擇題
          1.abce  2.abc 3.abcd   4.be 5.ce 6.ab7.ab
          8.bcd  9.abcd 10.abd 11.abce 12.acd 13.cde 14.bc
          15.abcde 16.abe 17.ab  18.abc 19.acd 20.abc
    三、判斷題
        1.√ 2.x 3.√ 4.x 5.√ 6.x 7.√ 8.x 9.x 10.x
        11.x 12.√ 13.x 14.x 15.x 16.x 17.x 18.x 19.√ 20.x
        四、簡答題
        1.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稅制結構的明顯特點是以間接稅為主,這是由發展中國家主客觀原因決定的。(1)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人均收人水平也較低,如果勉強推行以所得稅為主的稅收體制,必然使稅源大量流失,難以保證國家財政的需要。(2)流轉稅在征收管理上簡便易行,且不受企業盈虧狀況的影響,更適合發展中國家目前的管理水平。(3)流轉稅是從價計征不直接作用于企業所得和個人所得,對私人投資和個人儲蓄的影響較小。
        發展中國家以間接稅為主體的稅制,隨著本國商品經濟的發展,已經暴露出它的弊端,許多國家開始采取相應的措施。一是為了克服全額流轉稅的重復征稅從而不利于專業化協作的弊端,開始推行增值稅。但全面推行增值稅,要求具備健全的納稅登記制度和財務會計制度,要求有較高的稅務管理水平,而許多發展中國家目前還不完全具備這些條件。二是為了開拓新的稅源,逐步擴大以所得稅為主的直接稅的征收范圍。但在發展中國家征收所得稅必然受企業利潤水平低和人均收入水平低的制約。
        2.稅收的強制性指的是征稅憑借國家政治權力,通過頒布法令實施,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違抗。稅收的強制性是稅收作為一種財政范疇的前提條件,也是國家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必要保證。但征稅中的強制性不是絕對的,在企業和個人明了征稅的目的并增強納稅觀念以后,強制性則可能轉化為自愿性。由于對國有企業征稅并不存在侵犯所有權問題,因而對國有企業的強制性還必須進行具體分析。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國有企業同其他企業一樣,在生產流通領域中以獨立的商品生產身份出現,在分配上實行相對的自負盈虧,有自身獨立的經濟利益,在利益機制驅動下也存有偷漏稅的取向,因而國家對國有企業征稅仍必須以政治權力為依托,稅收的強制性不僅不能削弱而且還要加強。當然,由于國有企業的所有者是國家,作為政治權力代表的國家和作為所有者的國家難以截然分開,因而對國有企業的強制性比之對非國有企業的強制性在性質上還是有差別的。
        3.國家預算是財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它具有綜合性、計劃性、法制性的特點。國家預算在財政政策中的調控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通過國家預算收支規模的變動及其平衡狀態可以有效地調節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關系。當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時,可以通過實行國家預算收人大于支出的結余政策進行調節;當社會總供給大于社會總需求時,可以實行國家預算支出大于收人的赤字政策進行調節;在社會供求總量大體平衡時,國家預算應實行收支平衡的中性政策與之相配合。(2)通過調整國家預算支出結構可以調節國民經濟中的各種比例關系和經濟結構。因為投資的增加或者減少會改變一定的經濟結構,因此,調整國家預算支出結構就能起到調節經濟結構的作用。國家預算支出結構包括:積累性支出和消費性支出的比例關系,生產性支出和非生產性支出的比例關系,用于國民經濟各部門支出的比例關系等等。國家預算支出結構的變化會相應地影響國民經濟中的有關比例和經濟結構。
        4.審閱庫存物資收發憑證時,應注意:(1)憑證內容是否完整;(2)憑證的計算是否正確;(3)憑證所反映的收發業務是否合法、合理(4)憑證所反映的收發業務是否真實、正確。
        五、論述題
        財政赤字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財政赤字與貨幣供給。財政赤字對經濟的影響和赤字規模大小有關,但更主要的還取決于赤字的彌補方式。向銀行透支或借款來彌補財政赤字。出現財政赤字意味著財政收進的貨幣滿足不了必需的開支,其中有一種彌補辦法就是向銀行借款。可見,財政向銀行借款會增加中央銀行的準備金從而增加基礎貨幣,但財政借款是否會引起貨幣供給過度,則不是肯定的。在現代信用制度下,在發生財政向銀行借款時,只要銀行能控制住貸款總規模,就不會發生貨幣供給過量的問題。居民個人或企業包括商業銀行購買公債,一般說只是購買力的轉移或替代,不產生增加貨幣供給的效應。居民或企業購買公債有兩種不同情況:一是用現鈔和活期存款購買;另一種情況是用儲蓄或定期存款購買。由中央銀行認購公債。中央銀行認購公債,在中央銀行賬戶的資產方政府公債項增加,負債方的財政金庫存款等額增加,而當財政用于支出時,則中央銀行的財政金庫存款減少,在商業銀行貼戶上居民和企業存款相應增加,從而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也相應增加。商業銀行有了超額儲備,就可能用以擴大貸款規模,增加貨幣供給。

    財經管理類筆試模擬試卷參考答案

        第二,財政赤字擴大總需求的效應。財政赤字可以是作為新的需求疊加在原有總需求水平之上,使總需求擴張。另一種情況則是通過不同的彌補方式,財政赤字只是替代其他部門需求而構成總需求的一部分。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還出現另一種說法,認為財政赤字是國民收入超分配的重要原因。首先對國民收入超分配這個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其實準確的理解只能是總需求大于總供給、貨幣供給量大于貨幣需求量,不過是需求過旺或通貨膨脹的另一種說法。
        第三,財政赤字與發行國債。發行國債是世界各國彌補財政赤字的普遍做法而且被認為是一種最可靠的彌補途徑。但是,債務作為彌補財政赤字的來源,會隨著財政赤字的增長而增長。還有另一面,就是債務是要還本付息的,債務的增加也會反過來加大財政赤字。
    六、案例分析題
    (l)“長期投資一股票投資”期末余額=(200+100)x60%-20=160(萬元)
      “投資收益一股票投資”本期發生額=100x 60%=60(萬元)
      “長期投資一債券投資”期末余額=108-(108-100)/4=106(萬元)
      “長期投資一債券投資”本期發生額=100x 10%-(108-100)/4=8(萬元)
    (2)長期投資一股票投資的核算應采用權益法,而非成本法。
        長期投資一債券投資的溢價分期應攤銷2萬元,“長期投資一債券投資”的期末余額應為債券面值與未攤銷溢價之和。

    【財經管理類筆試模擬試卷參考答案】相關文章:

    財經管理類筆試模擬試卷08-08

    科技管理類筆試模擬試卷參考答案10-04

    華為財經筆試07-16

    華為財經類筆試05-25

    廣州財經類筆試08-12

    華為財經類筆試歸來 分享筆試內容07-20

    江西財經大學筆試歸來04-29

    大連華為財經筆試題分享09-21

    大連華為財經筆試經驗分享09-18

    華為武漢財經類筆試07-10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中文国语AV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蜜桃 | 亚洲中文字幕tⅴ | 日本少妇高潮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乱码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