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早族”為何越來越多

    時間:2024-09-03 11:17:52 綜合指導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跳早族”為何越來越多

      要么不喜歡,要么嫌薪水少,要么覺得太累……眼下,不少大學畢業生工作時間不滿半年就跳槽。這部分人也被稱為“跳早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跳早族”為何越來越多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今明兩年,又將增加近500萬“跳早族”

      國內高等教育領域調查機構麥可思不久前發布的《201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藍皮書》顯示,2009屆大學畢業生中,有38%的人在工作半年內離職,其中近九成屬于主動離職的“跳早族”,人數共計約228萬。如果離職率保持不變,今明兩年,社會又將增加近500萬“跳早族”。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部分網站,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1844人參與),55.6%的受訪者確認身邊普遍存在“跳早族”,其中10.8%的人認為“非常多”,僅有0.8%的人覺得“非常少”。受訪者中,“80后”占53.9%,“70后”占30.4%;23.2%的人坦言自己就是“跳早族”。

      公眾對于“跳早族”是什么態度?調查顯示,支持者占20.5%,反對者占31.7%,47.7%的人表示“不好說”。

      北京某國企職員楊軒(化名)說,她在畢業后的短短半年里換了三份工作。剛畢業時,楊軒抱著“先就業再擇業”的想法,在一家廣告公司獲得就業,但僅一個月后,她發現這份工作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果斷辭職了。不過,楊軒的第二份工作僅維持了一個星期,原因是“實在忍受不了部門領導的作風”。她的第三份工作雖然輕松,但由于工作地點離住所太遠,而當時眼下正好有個離住所近且工資更高的工作,所以干了不到一個月,她又辭職了。

      “我覺得跳槽無所謂對錯,只是后悔自己大四求職時,沒充分了解自己的興趣、志向與能力,之前也沒有做好職業規劃,就匆匆忙忙找工作湊合。”楊軒說。

      上海某高校研究生李悠(化名)在看到許多師兄、師姐變成“跳早族”后感嘆:“現在許多大學畢業生很浮躁,找工作時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吹酱蠹叶伎脊珓諉T,他就考,大家都想去銀行,他也跟著去。最后的結果是,自己的心沉不下來,每個工作都是淺嘗輒止!

      “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找得太隨便”

      調查顯示,對于“跳早族”越來越多的原因,61.2%的人認為是“為避免‘畢業就失業’,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往往找得太隨便”;60.8%的人選擇“現在大學畢業生太浮躁,難以在一個崗位踏實工作”。

      此外還有:“工資太低”(57.4%)、“對工作的價值認同感越來越低”(52.4%)、“許多用人單位不注重人才的后續培訓與開發”(46.2%)、“許多畢業生覺得目前工作沒有前途”(43.0%)等。

      楊軒認為,自己“跳早”利大于弊。“不跳槽就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跳槽就是做減法,減到最后就剩下自己喜歡的了!

      但在李悠看來,“跳早”會讓畢業生付出慘痛代價。因為在不到半年時間里,畢業生很難深入了解自己的工作,這種情況下輕易跳槽,不利于工作經驗的積累,還會變得過度自我——只找用人單位的缺點,忽略自己的不足。

      “‘跳早族’越來越多,會讓很多畢業生和在校大學生感到,社會很難給大學畢業生提供一個好飯碗了。這樣一來,大家都會想在找工作時‘一口吃成個大胖子’,從而忘了工作的實質,是給自己提供一個能夠奮斗和提高的平臺。同時,讓整個社會變得更加浮躁。”李悠說。

      調查顯示,70.8%的受訪者認為“跳早族”增多會讓社會變得越來越浮躁;63.3%的人覺得,“跳早”不利于畢業生的職業發展;61.7%的人擔心,員工“跳早”會增加用人單位的發展成本。僅18.5%的人表示,“跳早族”增多會讓工作流動更加頻繁,讓社會更有活力。

      “跳早”不利于職業生涯的發展

      麥可思資深高校咨詢顧問馬妍,在接受中國青年報采訪時指出,不論是從畢業生、用人單位還是高校的角度來看,“跳早”行為都是弊大于利。

      對于畢業生而言,“跳早”不利于職業能力的提升與職業生涯的發展;對于用人單位而言,“跳早”會讓用人單位浪費培訓新員工的成本;對高校而言,畢業生中“跳早族”太多,會損壞該高校的口碑,影響以后畢業生的就業。

      “大學應引導學生認清自己的位置,對將來可能面對的工作條件、性質和環境做好心理準備,讓學生理性地進行職業規劃。用人單位也應為剛畢業的新員工明確規劃好職業發展的路徑,做好入職培訓,幫助他們順利度過職場磨合期。畢業生應拋棄不切實際的書生幻想,從初級職位做起,從低端雜務做起!瘪R妍說。

      調查中,69.7%的人建議用人單位通過合理的人力資源政策留住人才;65.4%的人建議畢業生更加耐心、理性,即使要跳槽也應判斷清楚;64.7%的人建議大學中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48.5%的人認為,我們應改變浮躁的社會風氣,增加人們對工作價值的認同感。

      頻繁跳槽,她成了職場“漂流瓶”。

      去年7月份從寧波一所工程院校的信息科學專業畢業,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小嬌輾轉了湖州、杭州、寧波、臺州等多個城市,換了7份工作,可現在仍處于失業狀態。

      畢業后,小嬌陸續在寧波、杭州、湖州幾家信息公司做了幾個月都不滿意,最后在家人的勸說下回了臺州老家,托親戚幫忙在一家機械廠找了一個財務的崗位。然而非科班出身的小嬌工作起來非常吃力,在年終核算中頻繁出錯,無奈之下,年初的時候,小嬌又跳了一次。

      可這一次再找工作,小嬌發現自己的情況有點尷尬,“在杭州、寧波這些大城市的信息技術公司面前,我資質太淺,又不是名校畢業,人家不要我,可如果是小公司,工資、福利又不高,基本生活都很難支撐,我又不想去!

      嘗試向幾家正規的公司求職無果后,小嬌一邊在寧波這個熟悉的城市過著漂泊生活,一邊通過考公務員等渠道尋找新的出路。她自嘲道:“現在想著都慚愧,畢業這么久,自己沒攢下什么錢,生活費還常常要靠家里接濟!

      跳槽意味著選擇跳還是不跳。

      “跳槽就是一個人生選擇的過程,不跳怎么知道什么是適合自己的!边@是記者在調查采訪中,許多大學生認可的一個觀點,只不過他們中有些人通過不斷選擇,尋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職場坐標,有些人則像小嬌一樣,越跳越迷茫,成了職場“漂流瓶”。

      小蔣前年從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大專畢業,在惠普電腦公司找了份軟件工程師的工作,做了不到一年,小蔣發現這份工作穩定有余,收入卻不高,后來小蔣經朋友介紹來到另一個電腦品牌的銷售公司做業務員,可這家公司經常拖欠工資、克扣提成,公司的員工一起來了個“集體跳槽”,小蔣也跟著辭了職。

      小蔣并沒有馬上投入工作,而是有了新的打算,“我學歷不高、能力不算出眾,要想成功,得要再給自己充充電。”在家人的支持下,小蔣去電大報了名,準備考一個管理類的本科文憑,另外考一些計算機類的專業證書。

      相比之下,小成算是畢業生里面的幸運兒,去年從寧波工程學院物流專業畢業后,他就找到一家知名的生產企業做銷售工作,薪資、福利等各方面都還不錯,如今他已經是這家工廠駐溫州地區的銷售代表,月薪近萬元。小成覺得,頭一份工作要非常重視,根據自身情況和行業特征綜合確定!艾F在想來最感謝自己當時的明智,沒有在一開始隨便挑一個工作來做,仔細斟酌之后才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

      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大學生要做好職業規劃。

      “現在剛畢業的大學生跳槽頻率比以前高了很多,一年跳三四次的都有,跳槽甚至相互影響成了一種習慣。”寧波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胡寶華分析,大學生缺乏職業規劃是造成跳槽頻發的主要原因,“他們對社會發展及用人單位需求狀況不了解,對自己的性格、興趣、特長、優勢、劣勢、潛能也缺乏科學分析,求職并沒有明確目標。”

      除了學生自身的原因,胡寶華認為,一些企業用人管理不規范也是大學生跳槽頻發的誘因,“有些企業用人機制并不完善,對員工培養不夠,很難為大學生發展提供良好平臺”。

      對于頻繁出現的大學生“跳早族”現象,智通人力資源的陳海華認為,“第一份工作對于初入職場的大學生來講很重要,頻繁離職很難贏得未來雇主的信賴,也失去了在行業內積累專業技能和人脈的機會!

      陳海華建議,畢業生在求職前務必要準確評估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弄清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擅長與不足,在充分了解求職信息的基礎之上,結合當前的職業機會來設定職業目標,并制定短、中、長期的職業規劃。“職場新人可以‘嘗試’,但一定要把握好‘度’,如果出現了職業困惑和不適應,應及時調整心態,或盡快到專業機構尋找幫助。”

    【“跳早族”為何越來越多】相關文章:

    大學生頻繁跳槽 “跳早族”跳出職場尷尬02-18

    大學生工作半年辭職成“跳早族” 明年將增500萬11-11

    職場“閃跳族”不受待見11-14

    醫藥人才為何頻繁跳槽07-06

    職場人為何這么累?11-24

    Excel格式填充為何失效11-11

    “跳蚤一族”11-30

    企業培訓為何會成為雞肋11-09

    北京IT人為何去留兩彷徨02-18

    為何試用期內就被刷掉11-20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色综合久综合久久综合久鬼88 |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高清视频 | 在线精品免费一本 | 午夜福利精品自拍视频在线看 | 日本曰女人免费在线刺激 | 日本深夜福利在线观看不卡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