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權威人士縱論21世紀新人才
毋庸置疑,世紀將是全球人才競爭的世紀。人才將成為這個時代的寵兒。怎樣才能做個新世紀的“搶手“人才?哪些職業前景最美好?在這里我們試圖給您做一個大致的勾勒。最終我們發現,重要的不是預測和展望本身,而是一種前瞻的眼光,一種把握的能力。
愿您的職業生涯在新世紀走出一道閃亮的軌跡,這是我們對新世紀的祝愿。
躋身國際化競爭舞臺,做國際型管理人才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陳國青教授
在新世紀的國際化競爭中,管理者自身是否具備國際型管理人才的素質,將成為企業成敗的關鍵。國際型管理人才的一些基本素質包括?有良好的知識結構,能熟練運用信息技術;思維開闊,能把握世界上最新的動態;有多文化環境下的工作經驗,有出色的管理能力和領導才能。
如何成為國際型人才呢﹖
一要了解世界,二要善于總結歸納。了解世界,不但要對企業所在行業全球范圍內的發展趨勢和競爭狀況實時把握,而且要熟悉了解企業特定的業務環境,從國內到國外,從政治到經濟,從技術到人文,都要有一個全球化的概念。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在了解世界的基礎上,學習世界上成功企業的經驗,結合自身企業的實踐,提煉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管理方法和理論,并把它運用到國際競爭中去,在實戰中提高自己的戰斗力。
21世紀的人才,必須具備學習、創新、創業與服務的精神和能力
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詳
新世紀,經濟的全球化、科技創新的國際化已成必然;知識經濟是主流。新世紀,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尤其是信息科學、生命科學、認知科學將取得新的突破。新世紀,人與自然協調發展,東西方文化激蕩、融合;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交融統一。新世紀,中國將融入世界經濟,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
因此,新世紀的人才必須適應經濟全球化、科技國際化的競爭與合作;在語言、文化、知識、視野上必須全球化、國際化。
新世紀,知識創新、知識創造性的傳播與應用將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高技術產業和以知識為基礎的服務業將成為最宏大的產業。
因此,新世紀的人才,必須具備學習、創新、創業與服務的精神和能力。必須具備嶄新的知識結構,掌握新的學習與科學工作的方法,把握科學技術發展前沿和不斷更新的社會需求,善于運用全球的知識基礎和創新工作平臺。終身學習與創造將成為人們追求的時尚。
信息時代,四種人才將走俏
中國人事與人才科學研究所所長:王通訊
一是創造型人才。指富有創造精神,能夠在科研、經營、文學、藝術等領域不斷創新的人才。不僅能夠參與競爭,還能超越競爭,不斷形成“人無我有”的優勢。
二是復合型人才。也叫多功能人才、T型人才或H型人才,是指具有多方面專長的人才。我國“入世”后,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將更多。
三是協作型人才。指善與人協作共事的人才。事業是眾人之事,協作是成就事業的一個基本素養。
四是信息敏感型人才。指對外界信息十分敏感的人才。在信息社會,信息就是金錢,信息就是生產力。
三類人才成熱門
北京市人才服務中心主任:韓光耀
影響今后若干年職業發展的,有經濟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因素,有“入世”的因素,也有社會發展的因素,這些構成我們預測21世紀熱門職業的宏觀背景。
首先是與新科技革命浪潮有關的人才。如涉及信息科學、生命科學、新能源、環境、海洋科學等領域的各類高科技人員。
其次是能夠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與更加開放的經濟發展有關的人才。如精通外語、學有所長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具有涉外知識、擅長商務談判的人才,國際化的經貿人才等。
還有與現代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人才也將受歡迎。如信息業人才、心理醫生、物業管理人才、旅游人才、家庭健康指導人才等。
【權威人士縱論21世紀新人才】相關文章:
權威人士提醒:求職面試中也要擅于講故事02-18
最貴是人才――企業人才“換血”調查11-15
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11-08
人才四論:庸人、常人、能人和人才02-19
職場人才視點03-30
人才戰略制勝,外資企業人才管理的趨勢11-11
手機游戲人才緊缺02-27
同傳人才奇缺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