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充電” 小心培訓陷阱

    時間:2024-07-31 12:36:21 求職陷阱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職場“充電” 小心培訓陷阱

      想升職?想加薪?想跳槽?現代人的職業生涯總要經歷幾次培訓,這也造就了一個繁榮的培訓市場。不過在高額的培訓利益面前,一些不良培訓機構給職場人設計了一個又一個培訓陷阱。

    職場“充電” 小心培訓陷阱

      案例一 去年7月,張小姐想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為年底轉行做準備。在網上瀏覽并現場咨詢了眾多英語培訓機構后,張小姐沖著“××瘋狂英語”的名頭選擇了“××少兒英語”石景山分校,交費后獲得了“××瘋狂英語石景山分校學員卡”。孰料,該培訓課程開班時只有兩名學員,授課僅三次,校方即在9月初告知張小姐暫停教學,另行等候復課通知,但此后再未開課。張小姐投訴得知,“××少兒英語”石景山分校其實沒有權利使用“××瘋狂英語”進行宣傳,且無對成人進行英語培訓的授權和資質。張小姐數次協商要求校方退還學費未果,只好將校方訴至法院。

      案例二 馬先生一直想當律師,但數次參加司法考試均未通過。去年在報名考試現場,馬先生未能抵擋住一家培訓機構的“包過”誘惑,在業務員的游說下交納了巨額學費報名參加“包過”班。可當考試成績公布時,馬先生再一次名落孫山。他與培訓機構理論時,對方稱:“包過”不是包一次性通過,只要馬先生愿意,每年都可以參加“包過”班學習,直到其通過為止。

      法官提示

      面對林林總總的培訓陷阱,職場人首先要樹立維權意識,不能盲目輕信廣告宣傳,應嚴格審查培訓機構的授權和資質,可以通過工商局網站查詢該機構的經營范圍,并與相關授權單位聯系核實授權的真實性。

      其次,簽訂的教育培訓合同應條款明晰、細節明確,須將培訓地點、培訓形式等重要的細節寫入合同,并要求教育培訓機構將廣告宣傳承諾作為合同條款。在一些注明學員擁有“后悔權”的合同中,應明確“后悔權”的具體實現條件。

      最后,職場人應當注意篩查培訓合同中的“霸王條款”,將免除學員主要權利、單方加重學員義務的事項作為合同條款的,不應是正規的培訓機構所為。

      市場監管部門應當強化行政審批,提高教育培訓市場的準入門檻,嚴格審查培訓機構的辦學條件、師資構成及配套設施等是否與其培訓范圍相符,對不符合辦學條件的培訓機構及時清退。同時應當出臺《教育培訓合同》指導性范本,將重要的培訓細節列入合同內容,剔除免除學員主要權利和教育培訓機構重要義務的格式條款,并要求教育培訓機構對培訓合同進行備案,以備抽查。

    【職場“充電” 小心培訓陷阱】相關文章:

    小心致的職場心理陷阱11-08

    初入職場小心求職“陷阱”11-18

    初入職場 小心“試用期陷阱”11-17

    小心騙錢陷阱11-16

    小心這些求職陷阱11-16

    小心 “勞務派遣陷阱”11-13

    職場充電: 職場充電到底應該學什么12-01

    充電培訓:提高個人職場能力11-27

    “職場充電”之我見11-30

    職場需要充電了02-25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夂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 中国aV免费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再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精品 |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网站 | 午夜天堂亚洲精品在线 | 伊人一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