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求職謹防陷阱

    時間:2024-06-30 04:32:39 求職陷阱 我要投稿

    大學生求職謹防陷阱

      1.先洗腦,再騙錢。某保險公司招聘,考試后一名男子站在十幾名求職者面前開始演講。一番煽動性的演講加培訓后,各位求職者基本已被洗腦,心甘情愿地交出集資款。

    大學生求職謹防陷阱

      2.簽合同,捆住腿。用人單位在所簽訂的勞動合同中規定了不少日后可能發生爭議情況的處理辦法,這些處理辦法對于求職者的權利沒有保護,卻在懲罰員工方面規定嚴格。

      3.名為招聘,實則誘人犯罪。如果招聘者夸夸其談,反復強調招聘職位輕松、能拿高薪,很有可能是在引誘你加入傳銷、色情及其他非法機構。

      4.名曰培訓,實為騙錢。比如一些招聘單位條件誘人,不收任何抵押金、帶薪培訓等,但一旦上崗后卻要求求職者購買本公司產品,提出“象征性”地收取費用。

      5.“境外就業”,實則被奴役。部分人力資源公司、商務咨詢公司等中介機構發布“境外”招聘信息,求職者應向勞動保障部門求證這些招聘信息的真實性。

      6.借招聘之名儲備人才。目前有不少企業單位或人才信息公司,短時間內在網上發布招聘信息近千條,均為中介信息,并在每條信息的崗位描述中留下郵箱和公司的網址,要求求職者將個人簡歷直接發送公司郵箱或登錄公司網站應聘。

      7. 招聘勞務工,“合同制”作門面。在發布招聘信息時注明工作性質為合同制,不少求職者由此感到合同制較為正規,單位能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用,欣然前往應聘。但在面試時卻被單位告知該崗位只招勞務工(即協保人員等不需單位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的人員)。由此造成了求職者徒勞往返應聘。

      8.給一份錢,干多份活。一些私人企業在招聘時打出一份職務,上崗工作時一個人要干幾份活,而工資只開一份。

      9.跨省招工行騙,再行“打劫”。一些大學生通過網絡或其他形式在外地發現適合自己的工作,與對方聯絡后,前往企業所在地面試。結果前來接站的人常常會以借用電話或其他事由騙取求職者財物,更有甚者將求職者帶到偏僻的地方直接行搶。

      10.先交押金,后被開除。在第一個月工作結束后,企業只付給求職者工資的一半,并稱另一半為抵押金,說離職的時候退還。此后就以沒完成工作量或其他借口將求職者開除,并扣下抵押金。


    【大學生求職謹防陷阱】相關文章:

    謹防求職陷阱10-03

    大學生求職謹防掉進騙局陷阱_求職陷阱06-24

    大學生求職需謹防“求職陷阱”08-17

    求職心切謹防“押金陷阱”_求職陷阱08-03

    大學生求職要謹防陷阱08-15

    大學生求職,謹防就業陷阱09-27

    大學生求職:謹防就業陷阱09-10

    畢業求職謹防陷阱07-07

    求職路上謹防陷阱09-07

    謹防職場求職陷阱06-29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久久伊人热热精品中文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120秒 | 久久国产亚洲视频 |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伊人久久精品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