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泉州一男子網上找工作被騙2500元
近日,泉港一男子在網上找工作,不僅沒找到工作,反被騙了2500元。
12月19日下午,南安美林派出所接到一男子陳某報案,稱自己被騙了,民警了解得知,陳某今年23歲,剛大學畢業,正在找工作。
18日下午,陳某在家中上網,在泉州一人才網投遞了個人簡歷應聘。當天晚上,陳某接到一個自稱是南安某公司招聘部經理的電話,讓其帶上簡歷于19日上午到公司來面試。
19日上午9時許,陳某來到南安這家公司門口,又接到了那名招聘經理的電話。男子聲稱他正在辦公室跟領導會談,現在不方便面試他,讓他稍等片刻,隨后,又提到了要向領導塞些紅包不方便用現金,讓陳某先用支付寶轉賬到其銀行賬戶內,待等下和陳某見面后再將現金還給他。
陳某心想,雖說沒見過面,可是偌大的公司不可能騙他那幾千塊吧,然后又想面試要給新領導留下個好印象。于是,便用手機支付寶向該男子提供的銀行賬號先后兩次共轉賬2500元人民幣。
過了將近一個小時,陳某還沒接到“招聘經理”的電話,陳某便打電話給男子,可是卻無法接通了。陳某這才發現自己被騙了,于是當下就報警了。
小編提醒:網上求職者應提高警惕,像這種未上班先交服裝費、押金、培訓費等各種費用的招聘,多為騙局,不要抱著僥幸的心理,需謹慎以防上當受騙。
求職常見陷阱
陷阱1.不通過正規的渠道招聘。人員招聘是單位的一項重要工作,是企業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單位對該項工作是非常重視的,會派專人通過正規的渠道招聘。不要毫不防備的就把自己的簡歷等材料交給單位。
陷阱2.要求應聘者交納“保證金”等費用剛參加工作,薪酬不高 是正常的。相反,如果出現一個不熟悉的單位提供高薪酬時,大學生就應該引起注意,因為不少詐騙分子企圖利用高新待遇的幌子,騙取畢業生所謂的押金、培訓 費、服裝費等。在當前的就業形勢下,大學生千萬不要相信在工作的初期就很容易獲得高收入,對有些單位提出的所謂押金、培訓費、服裝費要敢于說“不”。
陷阱3.要求應聘者介紹他人加盟有些大學生因被騙而涉足非法傳銷,到頭來后悔不已。因此,大學生在求職的過程中如遇到非類似單位對你非常主動,把加盟后的前景說的異常振奮人心,并要你介紹朋友和同學一起加入時,就要想想這句老話: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
陷阱4.不簽訂就業協議書就業協議書是傳遞畢業大學生人事關系的依據,如不簽訂就業協議,畢業生的人事檔案, 戶籍等人事關系就無法轉入工作單位及所在的城市。而這些關系的辦理涉及畢業生的切身利益,如辦理社會保險,購買經濟適用房,評審職稱等。因此,單位不予畢 業生簽訂就業協議書,對畢業生的工作、生活、職業發展是不利的。畢業生應主動要求用人單位解決這些問題,并通過當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協助辦理人事檔案、戶口 等關系的接收。
陷阱5.不將承諾寫入合同用人單位對招聘中的內容并非必須承擔履行義務。作為畢業生,如想要招聘的單位兌現招聘廣告中的承諾,最好將這些承諾寫入雙方的勞動合同條款中,由勞動法的約束力來督促用人單位向畢業大學生履行承諾。
【泉州一男子網上找工作被騙2500元】相關文章:
網上求職被騙經歷11-11
網上怎么找工作07-11
男子應聘快遞員被騙干苦力11-30
網上購買彩電結果被騙4000元11-20
打工仔請人幫找工作卻被騙11-28
網上求職被騙 不遠千里送上筆記本電腦11-30
你是否在為找工作而找工作?11-11
第一次求職被騙很正常?11-13
海南廚師泉州創業啟示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