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創業就業調研情況
__市,19__年撤地改市。現轄12個縣(市、區)和一個管委會,全市共196個鄉(其中民族鄉21個)、90個鎮、11個街道辦事處;有275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和3855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525萬,女性人口231萬,占總人口的44%;成年至退休年齡段女性人數164萬,占同年齡段人數的48%。截止到2014年年底,全市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為37768人,其中婦女失業人數為20256人,占城鎮登記失業人員總數的53.6%;2014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78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42萬人;全市農村勞動力資源總數達257萬,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規模約為95萬,其中女性約為42.5萬。近年來,__市婦聯認真貫徹落實省婦聯工作部署,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抓培訓,促就業”為主題,引領婦女在建設“四個__”中建功立業,全面提高城鄉婦女生活水平,團結帶領全市城鄉婦女開創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通過媒體網絡,廣泛宣傳國家促進婦女創業就業的有關政策,擴大社會的知曉面;通過召開座談會、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大力推介婦女創業就業項目,提供婦女創業就業信息,增強了廣大婦女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主動意識,在全社會形成全民創業濃厚氛圍。二是典型宣傳。注重發揮婦女創業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培育一批拿得出、叫得響、立得住的優秀典型。以“三八”為契機表彰巾幗建功標兵261人,其中國家級 14人,省級29人,市級218人。
一是抓教育培訓促提高。堅持“實際實效、分層分類、因地制宜”的原則,在農村,以“雙學雙比”活動為載體,聯合農業、科技、人社等部門,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村實用技術和技能培訓。去年以來,累計舉辦培訓班30余期,培訓農村婦女2萬余名,有力提高了農村婦女參與創業就業的水平。 二是抓創業就業促增收。通過發展基地、加入合作社等方式實現致富增收,目前,成立各類專業合作社31個,巾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8個,帶動農戶7__9余人增收致富。不斷加強基地的規范化建設,促進企業培強做大,增強企業安置就業的能力。聯合勞動部門推進“春風送崗位行動”,舉辦女性專場招聘會,面向有創業就業意愿的失業婦女、外來務工婦女、應屆女大學畢業生,廣泛開展送政策、送崗位、送項目、送服務活動。三是抓企業服務促發展。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9667筆,貸款金額113119.62萬元,其中對婦女發放小額擔保貸款6126筆,貸款金額39344.8萬元,分別占全市總的發放筆數和貸款金額的31.15%和34.78%,扶持婦女自主創業、自謀職業7285人,帶動就業1.75萬人,累計撥付財政貼息資金6076.94萬元。發放婦女小額擔保貸款,有效緩解了創業婦女的資金困難。
一是婦女勞動權益保障問題依然存在。一些用工單位在招工時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性別歧視和偏見,使婦女就業和再就業面臨比男性更大的困難。建議加強政策扶持,優化婦女創業就業環境。黨委政府切實制定有利于婦女平等創業就業的政策,進一步改善有關職能部門的創業就業服務,多渠道開辟就業崗位,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消除對女性就業的歧視,依法維護女性的勞動權益。二是一些有創業愿望的下崗失業婦女希望有關部門為她們爭取小額信貸、提供技術培訓、幫助選好項目。建議加強資金扶持,破解婦女創業就業瓶頸。金融部門進一步加大對發展前景好、信譽度高的女企業家和誠實守信、勇于創業的城鄉婦女擴大生產規模、新上創業項目的資金扶持力度,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從根本上關心、支持她們發展創業。三是參與婦女小額擔保貸款工作的部門多,人員復雜,特別是經方面,人員變動大,職責不專一,對政策的理解不夠透徹。建議聯合各部門一起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一次全面的培訓,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婦女整體素質和就業能力有待提高。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對勞動者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之相比,目前婦女勞動力的文化狀況、技術水平、知識儲備和創新能力都有不少差距。建議加強培訓引導,提升婦女創業就業水平。農業、科技、社會保障等部門統籌聯手,將婦女創業就業培訓納入免費培訓計劃,針對不同層次的婦女群體,開展不同類型的培訓。只有盡快提高婦女素質,增強自身的能力,才能更好的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
【婦女創業就業調研情況】相關文章:
婦女就業情況調研報告06-24
婦女就業情況調研報告7篇【通用】06-25
農村婦女就業情況調研報告02-13
婦女就業情況調研報告(通用10篇)08-02
促進留守婦女就業創業調研匯報材料11-21
少數民族婦女就業生活情況調研報告02-14
農村青年就業情況調研報告01-28
對外漢語就業情況調研報告04-01
當前就業形勢情況調研報告范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