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求職碰壁只因美容過度
對自己進行美容“包裝”,成了大學生求職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但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還有一些例外:有的學生選擇了將美容的“包裝”卸掉。
小蕙也是一名開始找工作的應屆畢業生。她告訴記者,她是個追求潮流的女孩,也喜歡以各種夸張的造型來彰顯自己獨特的個性,平時父母給的生活費也沒少花在化妝品上,少時三四百元,多時七八百元。上大二時,她在自己的耳朵上各打了兩個耳洞。可現在,在找工作時,她卻屢屢因自己這么多的“耳洞”而被招聘單位拒之門外。
“一些招聘者認為我是個性太突出的女孩,在工作中很難與他人溝通。”小惠說,為了工作,她也會盡快到醫院把自己的耳朵恢復原形,將身上張揚的裝飾全部卸掉。
用人單位:自我包裝也是一種推銷
接受采訪的近半數用人單位表示,會對“應聘者要形象好”這個條件作出要求。
李先生是一家數碼科技公司總經理,曾多次去招聘人員。他說,面對一個穿著邋遢的應聘者,很少人會耐心地去聽他描述自己有多優秀,閱歷有多豐富,“就我們來說,公司的工作是推銷自己的產品,而應聘的學生是在推銷自己,他們連自己都不懂得去推銷,將來怎么能把公司的事情做好?”
“我們只招形象好的女生。”深圳某工程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負責人孫先生說。
孫先生說,他公司這次準剛釁?名文員,只限于女生,而且形象要好。“她們要經常與客戶聯系,代表著公司的形象,傳播公司的文化,這很關鍵,我們相信公司人員良好的形象和優質的服務能夠感染客戶,更好地為公司服務。”他說,并不是用人單位刻意在學生相貌上做出要求,有些工作有其一定的特殊性,這并不是就業歧視,“好比打籃球,身高就有著天然的優勢。”
用人單位:包裝要好也要真才實學
某投資公司人事部經理韓先生親歷過無數場招聘會,也看過很多大學應屆畢業生高高興興地走進公司,然后卻被炒魷魚,心灰意冷地離開。總結多年的經驗,韓先生說,大學生應聘時適當的裝束固然重要,但是真正能令自己于不敗之地的還是才識,而不是美麗的外表,企業并不需要花瓶。他說:“面試只是企業與應聘者之間的第一次接觸,沒有真才實學,空有一張俊俏的臉蛋,即使順利通過了面試,最終也會被淘汰出局。”
某房地產開發公司總經理李先生也認為,“美容”是學生進行的一種自我投資,適度的包裝有時確實必需,但不應花費過多精力與財力,用人單位要的畢竟不是“花瓶”。
【求職碰壁只因美容過度】相關文章:
孔丘求職碰壁記11-11
求職屢屢碰壁出賣感情來換取工作_求職故事11-28
名校畢業生求職碰壁做保安11-17
專家解析:為何研究生求職屢屢碰壁?02-18
為求職做美容手術 值得嗎11-10
面試不要過度“粉飾”自己02-18
IT專業難就業 只因學無專攻11-24
人際交往不要“過度投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