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專家告訴你如何避開“假招聘”陷阱
據信息時報報道,近來不少大學生反映:一些參加招聘會的企業有“只作秀,不招聘”之嫌,甚至還有少數企業打著招聘的幌子來欺騙涉世未深的求職大學生。對此,有關人士建議大學生找工作時最好多留些心眼,以免被少數別有用心的企業給“忽悠”了。
典型案例:廣告公司打招聘幌子另有所圖
近日,廣州某高校中文專業的2007屆畢業生小朱稱,在他最近參加的一場大型高校畢業生供需見面會上,一家廣告公司一次就發布了10個“文案”、“策劃”和“公關”等職位,由于招聘海報上注明的工資待遇也比較高,這家公司招聘攤位前學生排成了長龍。
對前來應聘的求職大學生,這家公司幾乎都是只談不到3分鐘就給一份注明復試時間、公司地址的“面試通知單”。
前幾天,他去了這家公司面試,但這家公司的經理幾乎一句話也沒說,只提供一些資料,然后要求他和十幾個應屆大學生在1個小時內完成一份推廣某保健品品牌的廣告文案,寫完以后告訴他們“等通知。”據稱,當時,還有四五十個應屆畢業生模樣的求職者在門外等待復試。
小朱氣憤地說,后來,他打聽到這家公司是搞假招聘的,因為一家員工還不到10個人的公司,怎么可能一次就招聘10個大學生呢?
一位做廣告行業的師兄告訴他,像這種公司都是打著招聘的幌子,其實是從應聘大學生中征集大量的免費文案,而代價不過是參加一場招聘會的攤位費,還可以借人頭攢動的招聘會宣傳了公司的“形象”,可謂一舉兩得。
專家支招:從招聘海報識別“皮包公司”
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有“假招聘”嫌疑的企業,大部分是保健品、化妝品、房地產和廣告類的行業,還有一些培訓機構借招聘會“招生”。更有甚者,少數無良企業還會借招聘來騙取涉世未深的求職大學生錢財。
據某人力資源市場總經理魏福樹介紹。目前,跟單員、文員、公關人員和演藝吧服務員招聘,是“假招聘”可能性最大的幾種職位類別。他提醒求職大學生,這些單位通常是通過要求交“押金”、“填表費”和“服裝費”等騙取求職者的錢財。對此,大學生在求職時一定要多留些心眼,不要向企業交納任何名目的費用。
那如何避開“假招聘”陷阱?廣州某人才市場總經理鄭惠忠表示,必須了解所應聘的企業是否證照齊全、正規合法經營,在社會上的口碑如何。
另外,怎樣識別“假招聘”的企業呢?魏福樹表示,通常來說,求職大學生可以從招聘海報或招聘廣告來進行判斷。具備以下3個特點的招聘廣告很有可能是不真實廣告。首先,招聘廣告一般對應聘者的學歷、工作經驗都沒有要求,但提供的工資待遇卻很高,比如應屆生、退伍軍人優先,提供住宿等等。其次,這一類公司招聘的職位種類繁多,人數也多,但幾乎都是初級職位,如文員、迎賓、服務員、洗碗工等;最后,不遵循約定俗成的“投簡歷-篩選-通知面試”的招聘流程,往往只留下一個地址,讓求職者直接前去面試,辦公地點可能設在某個住宅小區內,而不是正規的寫字樓。
【專家告訴你如何避開“假招聘”陷阱】相關文章:
如何避開求職陷阱11-11
597招聘專家告訴你:有效的招聘面試技巧02-24
如何防范招聘陷阱12-02
在招聘旺季如何避免招聘陷阱02-20
如何巧避招聘陷阱02-19
避開職場陷阱11-18
大學生如何避開求職陷阱11-17
招聘旺季 如何識破求職陷阱11-15
招聘陷阱你知道嗎11-29
大學畢業生如何避開就業陷阱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