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畢業就業三岔口:向左走?向右走?
成功進入職場的關鍵,在于了解自己是否具備了就業指導競爭力,是不是企業所需要的合適的人才,是否在跨入職場時邁好了第一步,是否為自己的職業目標提前做好規劃,為此,筆者采訪了上海市對外服務有限公司運營總監畢培文和上海紀元微科電子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總監周鐘杰先生。
企業選擇什么樣的人才
成為企業合適的人才,必須滿足兩方面的需要。
一是基本要求:包括一個人道德素質、文明素質、文化素質價值觀等等。一個受企業歡迎的人,首先必須具備誠信,很強的自信心和執行力及良好的團隊精神和交際能力。
二是特殊要求:主要是專業要求,很多大型企業的崗位要求都很系統化,在人力資源上有系統的工作崗位分析和說明。細細研讀這些崗位要求,對照自身的條件,了解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勝任這項工作,在求職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但除此以外,不少hr認為,是否具有職業精神也很重要。如今,缺少“職業精神”成為不少企業對職場新人不滿的重要一點,一些hr表示,現在一些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是因為他們缺少職業精神,不能被社會所認可,被企業所接納。簡單來說,“職業精神”最基本的就是敬業愛崗,事事以工作為中心,以服務企業的利益為出發點。
第一份工作看重什么:專業經驗
找工作時,什么因素是第一位的?來自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指導中心和上海市教科院高教所聯合調查顯示,薪酬福利和晉升空間名列前茅,但令人不解的是,盡管就業競爭激烈,但單位離家的遠近竟也成為畢業生們在求職時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
周鐘杰認為,就業,不僅是企業對求職者的一個選擇過程,更是求職者自我選擇的過程。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職業目標在哪里,在有利于職業目標發展的前提下,再進行抉擇。
現在經常看到,不少人在工作了幾年后想跳槽時,卻發現職業生涯很難實現上升。他們不禁疑惑,我已經有了幾年的工作經驗,為什么工作還是這么難找?問題的關鍵就在于,不少人混淆了工作經歷和工作經驗的概念。企業在進行招聘時,往往會很具體地要求具備幾年的工作經驗,但其實,這里的年限并不是指你必須有這樣幾年的工作經歷,而是指幾年工作經歷背后所具備的職業技能和能力。由于不少人在最初選擇第一份工作的盲目性,致使自己的專業經驗在幾年后可能并未獲得較大的提升。
所以,在選擇第一個工作,首先要問問自己就業的目的在哪里,就業的目的應該是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斷地積累經驗,從這個角度來看,找到一份與專業業務有直接關聯或與今后職業發展目標機密相關的、能夠對自身不斷增值的工作,比進入名企或獲得高薪更重要。
就業“必殺技”:從“老黃牛”到“老虎”
如果順利進入企業,如何成為企業歡迎的人,如何在企業內部獲得持續上升的發展,以什么樣的姿態出現是非常重要的。
某世界500強知名企業hr表示,一般來說,可以根據職員的性格和工作態度劃分為四類:一是老虎型,具有主見,并積極主動;二是老黃牛型,工作主動,但沉默寡言;三是鸚鵡型,有主見,善于思考,但做事不主動;三是懶熊型,被動、懶惰,缺少主見。對于個人而言,在進入企業的最初,應該是“老黃牛”型,工作努力盡責,不需要有太多的個人見解和建議,然后是富有創造力、積極主動并具備領導潛質的“老虎”型的人物,讓自己成為老虎,是職場生涯不斷上升的關鍵。
進入企業abc
■對所做的工作認真負責:在進入企業的最初,企業方一般都會安排新員工進行入職培訓。hr建議,在參加入職培訓的時候,態度一定要積極認真,不能夠抱著無所謂或不在乎的心態,把負責的事情盡職盡責地做好;而且這個時候,不要盲目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和建議。
■和上級尤其是直接主管上級積極充分的溝通:了解自己的崗位職責和崗位要求,設定自己的工作目標,有時企業也會根據崗位為員工設定目標。
■比一般員工更加遵守規章制度:要用高標準來要求自己,不要和老員工攀比,不要過于關注表面的得失,節假日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要求主動加班,把簡單的崗位當作復雜的事情認真對待。
■不要卷入辦公室人際糾紛:注意力永遠集中在工作本身,無謂的人事斗爭只會消耗你的精力和時間,甚至葬送你的職場生涯。
■學會換位思考:是否學會換位思考,是職場新人能夠在企業立足的關鍵。假設你是老板,你會希望員工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具備什么樣的工作態度呢?更多問問自己“我能夠為公司做什么”?而不僅僅是“公司能夠給我什么”?學校同企業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學校,你可以作為獨立的一環存在,而在企業,你只是鏈條上的一環。你需要考慮到企業的綜合利益,和同事的合作問題,而不僅僅是個人得失。一旦懂得了換位思考,具備了主人翁意識,自然能成為受企業歡迎和愿意重用的人。
“tobeornottobe”,這是一個問題。臨近畢業,就業、留學還是考研,面臨選擇的岔口,不少人都四顧茫然,不知如何選擇。在上周四上海對外服務有限公司在交大畢業生所舉辦的指導講座上,來自外服的有關專家就此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同樣,針對同一個問題,筆者也采訪了業內人士———上海紀元微科電子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總監周鐘杰,他說對于三岔口如何選擇,選擇的關鍵在于三點,一是當時的市場因素,市場整體的就業情況,對于你所學習的專業人才的需求;二是個人因素,你是否作好了準備,是否具備了競爭的條件,所能尋找的工作是否和自己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目標相關聯;三是繼續學習是否能使你今后職業生涯獲得一個飛躍。分析了這三方面的因素,也許如何選擇已經不是問題。
除了留學,也有相當一部分人選擇在國內繼續深造。研究生的培養方向是科研性人才,并不是所有的專業都是學歷越高越好。筆者采訪了上海外服新通國際教育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麻亞煒,她認為是報考研究生還是就業,在選擇的時候,還應該參照當時的市場就業情況,自己的性格特點和今后的發展方向。
【畢業就業三岔口:向左走?向右走?】相關文章:
職場三十向左走還是向右走11-25
各類職場懸空者,向左走還是向右走?11-11
就業亂象與大學畢業生的就業選擇02-21
畢業生就業陷阱06-15
國際商務畢業就業方向11-19
大學畢業就業流程02-22
行走職場:向左升職 或者向右走人11-29
畢業生:毀約從就業開始02-18
簡述畢業生就業流程12-23
高校畢業生就業流程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