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里的行萬里路故事

    時間:2020-11-12 11:20:47 三字經 我要投稿

    三字經里的行萬里路故事

      《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下面是應屆畢業生網小編為大家搜集的三字經里的行萬里路故事,供大家參考。

    三字經里的行萬里路故事

    三字經里的行萬里路故事

      司馬遷出身于史官世家,他的父親司馬談廣集史料,為他做了很好的資料準備。但是,司馬遷之所以能夠寫出萬古不朽的《史記》,還與他的豐富游歷密切相關。在父親的安排下,司馬遷20歲時就開始周游各地,“南游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嶷,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后來,他又奉使巴蜀,直至昆明。

      這些游歷和考察,對司馬遷來說,不僅獲得了許多從古籍中得不到的第一手珍貴材料,而且在飽覽壯美河山、陶冶性格情操、提高文學表現力的同時,對社會、人生和歷史人物及事件的認識,也有了不同凡響的升華。他在《孔子世家》篇后的贊中說:“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洋溢著對孔子的無限敬仰之情。司馬遷到淮陰,當地人告訴他,韓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時,心志就與眾不同。其母死了,家中貧困無法埋葬,可他還是到處尋找又高又寬敞的墳地,讓墓旁可以安置萬戶人家。司馬遷看了韓信母親的墳墓,的確如此。他在《淮陰列侯傳》中感嘆:“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于漢家勛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對曠世英雄韓信注入了無限的同情和感慨。顯而易見,沒有實地考察的切身感受,司馬遷很難寫出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

      自古以來,先哲們就懂得讀書與實踐的關系,提倡把“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游歷河山、深入生活、親身體驗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這種有“現場感”的經驗,符合馬克思主義“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識論原理,是加深理解書本知識、增強對理論感悟力、提升才華境界不可或缺的`階梯,也是推動事業成功的原動力。

      可見,對于有思想、有追求、有作為的人來說,“行萬里路”絕非是放浪形骸的游山玩水,而是銳意上進、刻苦求學、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提高素質的重要課堂。



    更多相關文章:

    1.三字經的故事五十六

    2.三字經的故事五十七

    3.三字經里的張耀升官故事

    4.三字經的故事三十九

    5.三字經的故事十九

    6.三字經的故事短篇

    7.新三字經全文

    8.三字經里的故事十二

    9.三字經的故事二十

    10.三字經的故事十五

    【三字經里的行萬里路故事】相關文章:

    三字經的故事分享08-21

    三字經的勵志故事06-28

    春天里的求職故事07-24

    小故事里的大道理勵志故事11-04

    蘇秦刺股的三字經故事02-25

    我學《三字經》的故事小學作文10-27

    三字經的人物故事10-09

    三字經十個故事10-05

    百家姓里姓張的故事07-29

    我學三字經的故事作文(6篇)08-27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a级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成久久综合片 | 亚洲午夜精品宅男国产天堂 | 天堂亚洲AⅤ在线观看 |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视频 | 中文高清亚洲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