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個人主要事跡

    時間:2025-01-18 09:15:18 事跡材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林徽因的個人主要事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事跡吧,借助事跡可以很好地體現先進對象的先進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時代特征。那么相關的事跡到底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林徽因的個人主要事跡,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林徽因的個人主要事跡1

      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雙雙赴美學習,她想讀建筑學,但建筑學不招收女學生,她就轉而讀了美術學。

      但她照樣選修建筑學的大部分課程,還破例成為了建筑系的助教,梁思成也在她的影響下修讀了建筑學。

      她愛寫詩,且常在晚上寫詩,寫詩時總是點上一柱清香,擺一瓶插花,穿一襲白綢睡袍。

      面對庭中一池荷葉,在清風徐來中吟詠佳作。

      回國以后,她和梁思成一起到東北大學任教,創建了東大建筑系課程體系。

    林徽因的'個人主要事跡2

      林徽因、梁思成夫婦家里幾乎每周都有沙龍聚會,金岳霖始終是梁家沙龍座上常客。他們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長期以來,一直是毗鄰而居。

      金岳霖對林徽因人品才華贊羨至極,十分呵護;林徽因對他亦十分欽佩敬愛,他們之間的心靈溝通可謂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靜的金岳霖仲裁。

      金岳霖自始至終都以最高的`理智駕馭自己的感情,愛了林徽因一生。

      五十年代后期,林徽因已經去世,追悼會上,他為她寫“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的著名挽聯。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走完了她極不平凡的一生。她對徐志摩、梁思成與金岳霖的感情也成為人們議論的話題之一。

      在建筑、文學等方面取得的造詣,使她成為后人學習的榜樣。

    林徽因的個人主要事跡3

      “雖然昆明的白云悠閑疏散在藍天里,現在生活的壓迫似乎比從前更有分量了。”1938年初春,輾轉多日到達昆明不久的'林徽因,在寫給好友沈從文的信中,如是訴說著內心的復雜感受。

      1937年底,林徽因與梁思成夫婦攜一雙年幼的兒女和林母逃亡至長沙,在慘烈的空襲中僥幸逃過一劫。一家五口擠上一輛破舊的汽車,歷經路途崎嶇和身患疾病的折磨,于1938年1月中旬終抵昆明。自此至1940年底,將近2年的戰時歲月,林徽因一家與昆明這座城市休戚與共。在此期間,她以柔弱的雙肩擔負起沉重的生活,傾力為梁思成主持的中國營造學社默默貢獻力量,也為西南地區古建筑考察作出了開拓性貢獻。

    林徽因的個人主要事跡4

      在新中國成立后不久,林徽因受邀請主導設計了八寶山革命公墓。

      這個公墓被林徽因設計的相當莊嚴肅穆,無數英魂在這里安息;1951年,林徽因注意到中國傳統工藝景泰藍正在面臨停業的.危機,為了保護景泰藍傳統工藝,林徽因不顧身體病情,緊鑼密鼓的開展調查工作,最終挽回了這門傳統工藝。林徽因再一次為中國傳統藝術做出了偉大貢獻。

    林徽因的個人主要事跡5

      1921年初夏,17歲的林徽因隨父親來到了歐洲。兩個多月的海上行程,萬噸客輪如一葉扁舟,行駛在浩瀚的印度洋上,仿佛永遠也到不了岸。浪濤日夜不息地拍打著船舷,林徽因一直有一種眩暈在夢中的感覺。

      按照出訪計劃,林長民帶著林徽因游歷了法國、意大利、瑞士、德國、比利時的一些城市。

      一處處文化名勝,一個個博物館,還有工業革命后迅速發展起來的一家家工廠、報館,林長民都帶著女兒一一走過。16歲的林徽因原本對工廠報館這些地方沒太大興趣,但父親林長民卻認為,恰恰是這些地方體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和經營方式,可以給中國社會今后的改良作參考,故“不可不觀”。

      游覽之外,父親林長民更多的時間要用于各種應酬。他要出席“國際聯盟協會”的會議,要與各國各地的有關人士晤面,他應邀去一些地方做演講,還要接待許多慕名前來拜望他的當地留學生和華人社團的成員。當他忙于這些事情的時候,常常顧不上林徽因。林徽因常常一個人在倫敦的寓所里發呆。

      林徽因的感受是復雜的。她敞開心靈汲取來自這個新世界的印象和知識,紛至沓來的駁雜信息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同時,遠離故國,遠離同齡伙伴的她又時常感到深深的孤獨和無所適從。

      一個人的時候,她更多地是偎在壁爐旁,一本接一本地閱讀英文版的書刊。此時,她才對北京培華女子中學謹嚴的學風心懷感激。來到英國后,她沒有怎么費力就能夠自如地與人交流和用英語閱讀。女房東是一位建筑師,林徽因常和她一道出去寫生、作畫。她最愛去的地方是劍橋一帶,那里有畫不完的各種建筑和景致。林徽因拿著一本書,隨她坐在草坪上,四下望去,皇家教堂富麗莊嚴,皇家學院散發著寧靜、幽雅的氣息,“三一學院”圖書樓上,拜倫雕像風神瀟灑地凝視著遙遠的.天際。在與女房東的交談中,林徽因知道了建筑師與蓋房子的人的區別,懂得了建筑與藝術密不可分的關系。以這樣的眼光再去回想她在國內國外看過的廟宇和殿堂,果然就對這些建筑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從這時起,林徽因萌生出了對未來建筑事業的朦朧愿望。

    林徽因的個人主要事跡6

      林徽因是清華大學教授,中國著名建筑師和作家,中國第一位女建筑師,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的杰出女性。

      民國九年(1920年),隨父親林昌民到歐洲旅行。民國十二年(1923年),他參加了新月會的'活動。在中華民國的第十三年(1924),他在美國學習,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攻讀建筑學系的課程,并獲得美術學士學位。后來,他在耶魯大學戲劇學院舞臺藝術系學習。1928年,他在加拿大渥太華與梁思成結婚。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梁思成閱讀并注釋了中國建筑學會收集的《唐代西域志》(唐代數百座建筑和地名),發現了唐代建筑——五臺山佛光寺。解放后,林徽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和景泰藍工藝的創新做出了貢獻,創作了林徽因的詩歌和作品。

      解放后,林徽因被聘為清華大學建筑系一級教授,與梁思成一起參與國旗、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

    林徽因的個人主要事跡7

      林徽因的祖父是林孝恂,進士出身,歷官浙江金華、孝豐等地。族叔林覺民是民主的先驅。父親林長民是在政治上較為活躍的人物。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林徽因是林長民的'大女兒,她從小聰慧過人,林長民視她為掌上明珠。 5歲,由大姑母林澤民授課發蒙;8歲,移居上海,入虹口愛國小學學習。

      民國三年(1914年),林徽因與祖父來京,與父親同住在前王公廠。

      1904年6月出生于浙江杭州,隨祖父母居住;5歲,由大姑母林澤民授課發蒙;8歲,移居上海,入虹口愛國小學學習。

    【林徽因的個人主要事跡】相關文章:

    個人的主要事跡介紹03-24

    優秀個人的主要事跡04-27

    個人主要優秀事跡02-06

    個人獎章主要事跡02-01

    個人主要事跡的材料08-10

    個人主要事跡范文12-21

    袁隆平的主要事跡及個人感想11-01

    個人獎章主要事跡范文02-01

    個人獎勵主要事跡范文05-28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艾草 | 亚洲午夜在线网址网址 | 亚洲成a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 | 思思99思思久久最新精品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按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