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清明節主題手抄報材料

    時間:2022-06-20 18:54:04 清明手抄報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清明節主題手抄報材料

      小學四年級清明節手抄報圖片:

      小學清明節主題手抄報材料

      清明節為什么要放風箏

      唐代詩人高駢寫有《風箏》一詩:“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入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風箏真正的命名,《詢芻錄》記載:風箏,即紙鳶,又名風鳶。五代時李鄴于宮中作紙鳶,引線采風為對,后于鳶首以竹為笛,風入笛管發出悅耳之聲,好似“箏”鳴,俗稱風箏。

      起初只限于皇宮貴族中的公子佳人玩賞,到了宋代以后,才成為民間群眾喜愛的一種活動了。風箏既是一種美麗的民間工藝品,又是大眾娛樂品,歷來愛到文學家的傳唱。《北京竹枝詞》也對風箏有生動的描繪:“風鳶放出萬人看,千丈麻繩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樣巧,一行習上碧云端。”早在清朝時,風箏已在扎、糊、繪、放四藝上發展到相當精致的程度。曹雪芹在北京西山“窮居著書”時,細究風箏扎糊之法,還寫了《南鷂北鳶考工志》一書。

      書中詳細介紹了翼燕、雙鯉、彩蝶、螃蟹、寵妃、雙童等四五十種風箏的扎、糊、繪、放等技法和工藝。此外,古代放風箏又是與放晦氣聯系在一起的。

      《紅樓夢》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林黛玉不妨將制作精巧的風箏放掉。李紉勸她:“放風箏圖的就是這一樂,所以叫放晦氣,你該多放些,把病根兒帶去就好了。”而當紫鵑要去拾斷了線的無主風箏時,探春又勸阻:“拾人走了的,也不嫌個忌諱?”可見古時放風箏是人們消災祛難的手段,不能去拾別人的風箏,以免沾上別人的晦氣。也有人在放風箏時,把所有的`煩惱寫在紙上,讓它隨風箏飛上藍天,認為一切煩惱都會隨風而去。

      在放風箏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歡騰、一起喜悅。還不止是放風箏,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插柳、斗雞等活動融入到清明節。一是悲、一是喜,一個清明節如何能將悲喜兼容?這可能由于清明節原本是寒食節,寒食要禁火,只能吃冷餐。為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要外出走動,做些娛樂活動,以鍛煉身體,這樣就有了悲喜兼具的現象了。

      在古人眼里,清明節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放風箏可以帶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古人會在清明時,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禍疾病都寫在風箏上面,然后等風箏升到天空時就剪斷風箏線,讓它隨風飄逝,據說這樣能放掉“晦氣”、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一年平安吉祥。且不論“放風箏放晦氣”的巫術色彩,放風箏確實是一項有益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它可使人精神愉快,消除焦慮,放松筋骨,活動肌肉。所以放風箏作為一項體育活動,自然地和清明節融在一起了。

      寒食節遇上了“清明”節氣,融合為清明節,加之古人放風箏習俗時間又與清明節相遇,所以就有了“清明時節放風箏”一說。

    【小學清明節主題手抄報材料】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主題手抄報材料06-20

    清明節手抄報材料內容06-21

    主題是清明節的手抄報07-02

    清明節主題手抄報07-02

    小學生元旦主題手抄報材料06-21

    清明節的主題手抄報圖07-01

    清明節防火主題手抄報07-01

    清明節主題的手抄報圖片07-03

    清明節手抄報的主題資料06-21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热久久精品视频14 | 五月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高清乱码中文字幕 | 伊人精品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97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