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是一個可愛的人,一個可敬的人,他可愛,因為他是一個做好事不留名的“傻子”,他可敬,因為他是一個敢于自我犧牲的英雄!下面是應屆畢業生網小編為大家推薦的紀念雷鋒手抄報圖片,希望你們喜歡!
紀念雷鋒手抄報圖片
紀念雷鋒手抄報圖片
紀念雷鋒手抄報圖片
雷鋒日記的發現
雷鋒是在縣委機關當公務員時,即1957年的秋天開始學著寫日記的。當時雷鋒在組織部的同事彭正元還記得雷鋒特地向自己請教怎么樣才能寫好日記。1958年4月,原團山湖農場辦公室干部方湘林應該是最早看過雷鋒寫日記的人。那次,是雷鋒主動遞給他看,據方湘林回憶,“(我)希望真有愛情日記,可仔細一看,寫的全是政治與技術方面的內容,如下放干部總結評比大會記錄,自己在大會上的發言提綱,拖拉機性能、拖拉機駕駛規則等等”。
《雷鋒日記》被發現并得到宣傳,也有一段機緣巧合。1960年10月底,沈陽軍區工程兵政治部把雷鋒暫時借調到沈陽,到軍區工程兵所屬各單位做“憶苦”報告。在雷鋒出發前,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王寄語為了能進一步了解雷鋒的成長過程,就打電話給工程兵10團政委韓萬金,讓他轉告雷鋒把自己的日記帶上。雷鋒就帶了四五本日記來到軍區第一招待所。王寄語被日記的內容所打動,安排摘抄分發給黨委常委們閱讀。不久,《前進報》總嵇炳前協同新華社軍事記者佟希文和李健羽前往軍區機關了解雷鋒的事跡,他們在雷鋒作報告臨時住的辦公室里,偶然從雷鋒的床上發現了雷鋒寫的日記,看了幾段覺得很好,就請示王寄語能否借去看看,王寄語當即表示贊成。
雷鋒日記
照顧一位老太太
6月上旬,我因公外出,在沈陽火車站乘車回撫順。早晨5點鐘,到了上車的時間,我背著背包剛走近天橋,看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太太背著個大包袱,走幾步歇一歇,很吃力。我急忙趕上前去,幫助老人背起包袱,攙扶她上火車。老太太累得滿頭是汗,喘了半天氣,才對我說了一句話:“好孩子,大娘忘不了你呀!”上了車,人很擠,我給老人找了個座位,自己就站在老人的身旁。火車開動了,因為我沒吃早飯,肚子餓了,我拿出在車站買的兩個面包,送給老太太一個。她接過面包,高興極了,忙說:“你這個當兵的,真好,我見到兒子叫他寫信給你們首長……”老人說她從山東來,到撫順去找兒子,但又不知兒子的住處。她掏出一封信叫我看,記得上面寫的地址是“撫順高XX信箱第四宿舍”。這個地方我當然不知道,但為了使老人安心,我就說:“大娘,你莫急,有地址就好辦,下了車我幫你去找。”6點多鐘到了撫順,我把自己的背包存放在車站,背上老人的包袱,領著老人四處打聽,走走停停地快9點鐘了,終于找到了------這個“XX信箱”原來是個保密工廠。老人見到了兒子,高興得滿眼是淚說:“兒呀,要不是這位軍人同志幫娘找,今天難得見你……”臨走時,他們母子二人千感謝萬感謝的,送出我很遠。我本不想匯報這件事,因為這是自己應該做的。誰知,那老人的兒子果真給部隊寫來一封信,請求領導表揚這位不知名的戰士。那天我回連晚了3個小時,想瞞也瞞不住……
節約二百元錢
我從小受的苦,是永遠不會忘記的。部隊首長經常教育我們不要忘記過去,忘記過去就是背叛。我們的國家不富裕,還有困難,一定要發揚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我每花一分錢都很自然地聯想起
過去的生活,告誡自己不能忘本。春節,我只花了2角5分錢理發,別的錢分文未花。同志們說我穿的襪子不像樣子,應該換雙新的了,但我補了補還照樣穿著。7月,我去參加軍區工程兵體育運動大會,天氣熱得很,不少同志都跑到場外去買汽水喝,我也想買一瓶,掏出錢往外走,發現那里有自來水管,我又把錢收起來,上前擰開水龍頭喝了個夠。我這樣做,有的同志說我是小氣鬼,太熬苦自己了。我是想,我們不能好了瘡疤忘了疼,國家有困難,大家來分憂,就要一點一滴地做,這不是小氣不小氣的問題。每月發6元津貼費,我只留5角錢零用,余下的都儲蓄了。入伍半年多,節約了32元,加上我在工廠節余的工資,儲蓄了200多元。
支援人民公社和遼陽災區,就是用的這筆錢。兩個月前的一個星期天,我上街去理發,看到成千上萬的人正在熱烈慶祝望花區人民公社的成立。我想:一個新成立的人民公社,一定會有很多困難,我是一個人民解放軍戰士,一定要以實際行動去支援。我想到了這些,就到儲蓄所取了200元錢。我到了望花區公社說明了來意,公社干部只說收下我的心意,但是不收錢。我說這錢是人民給我的,我把它還給人民,支援人民公社發展生產,你們一定要收下這筆錢,就像做父母的收下自己兒子的錢一樣,是不必客氣的。說了半天,公社只收下100元。不久,報紙上有消息說,遼陽地區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災害。我是從遼陽參軍的,對那里的一切懷有很深的情誼。那里受了災,我不能袖手旁觀。想來想去,也沒有別的辦法,我就把公社沒有收的100元寄給了中共遼陽市委,請他們轉交災區人民。
做這種事------自己應該做的事,本不想叫領導和同志們知道,因為黨的恩情我永遠也報答不完。誰知事后公社黨委和遼陽市委都給部隊來信表揚我,使我很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