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日手抄報

    發布時間:2017-11-27 編輯:qianlong

      一、從駕駛員的角度看

      1、駕駛員酒后駕車

      目前我國有些駕駛員的安全意識淡薄,酒后駕車造成的交通事故越來越多。近幾年,這種由于駕駛員酒后駕車造成的交通事故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

      科學分析表明,飲酒后,酒會對人的中樞神經起麻醉抑制作用。實驗證明,飲酒者每100毫升血液中含酒精50毫克時,反應能力即有所下降;達到100毫克時,下降約35%;達到150毫克時,下降50%,并使人動作失調,手腳失控。駕駛員在沒有飲酒的情況下行車,發現前方危險情況,從視覺感知到踩制動踏板之間的反應時間一般在0.75秒。飲酒后駕駛員會出現遠視,在視物的立體感上發生誤差;同時,駕駛員對問題的反應時間也要增大2~3倍。所以,我國《道路交通法》中規定禁止酒后開車。

      2、駕駛員不遵守交通規則

      有的駕駛員,急于行車,違反正常的行車秩序,甚至疲勞駕駛,終致損失了他人或自己的性命。

      二、從受傷者的角度看

      1、騎自行車不遵守交通規則

      有些騎車人,目無交規,在道路上為所欲為。為了能省幾分鐘的時間,這些人拿生命開玩笑,擅闖紅燈,橫穿馬路,與機動車爭搶行駛,終致交通事故的發生,更有甚者,有些高中生在馬路上進行自行車比賽,全然不顧路上洶涌的車流,最終導致事故的發生。

    交通安全日手抄報

      2、走路注意力不集中

      有些高中生在放學或上學的路上,走路不注意,結果常被機動車撞倒,有時在晚上下晚自習的時候,有的高中生由于視力或其他原因,也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此外,還有由于道路問題造成的交通事故。因此,無論是何種原因,我們高中生都要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隨時提醒自己注意交通安全,一邊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不給家人和社會留下遺憾。為此,我們高中生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約束自己:

      1、乘坐公交車

      (1)在指定站臺或地點候車或上下車。不在車行道上候車或攔車。按順序上下車,不爭搶。

      (2)既不要把頭和手伸出車窗,也不要向車窗外拋擲雜物,更不能在車上打鬧。

      (3)不要與司機交談,要自覺給老、幼、病、殘、孕讓座。

      (4)乘坐時要坐穩扶好,如果沒座位,那就雙腿自然分開站好,側向站立,握緊扶手。

      (5)下車時不要搶下,下車后要注意走人行道。

      2、車輛的選擇

      (1)盡量不要選擇乘坐卡車或拖拉機,如果實在無奈乘坐時,要盡量選擇坐在后車廂或車廂板上。

      (2)騎自行車時要注意在非機動車道上行駛,不與機動車爭搶道路;自行車要經常檢修,保持車齡、車閘的靈活好用;雨雪霧天騎自行車要格外小心,最好穿鮮艷的衣服,且一定要慢行。

      (3)盡量不要騎摩托車,如果實在要騎的話,也要在家長的幫助下進行。

      (4)乘坐飛機時,最好選擇直飛的班機,并在乘坐時注意系好安全帶;最好選擇有30個座位以上的飛機,并熟記起飛前的安全指示;需要一些高溫飲料時,要請專業的服務員為自己服務,以免被燙傷;大件行李不要帶上飛機,更不要將易燃的物品帶上飛機。

      (5)不可乘坐冒險航行的船舶,天氣惡劣時盡量不要乘船;要按順序上下船,不可擠搶,更不可在船頭、甲板上打鬧;不要亂動船上的機動設備,更不要用手電筒向水邊、岸邊亂照。

    交通安全日手抄報

      遇到敲詐勒索時怎么辦?

      首先,學生要懂得自我保護,放學無特殊情況要按時回家,盡量不要走偏僻路段,最好和同伴結伙回家,不要去網吧、臺球室等復雜場所,容易被壞人盯上。同時,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要炫耀財物,不要佩戴昂貴的飾品,盡量不要當眾使用手機。

      其次,學校方面應多向學生宣傳一些自我保護和法律意識,所以我們在學校應該多學習相關知識。學生由于生活環境特殊,對社會不法行為的了解較少,遇到敲詐勒索時,會表現得措手不及,不知如何應對。針對這些情況,學校應通過宣傳櫥窗、廣播站等手段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加強法律法規的教育。

      再次,更重要一點是,不要帶太多的零花錢,家里的錢不能隨便拿。如遇敲詐勒索,該怎么辦?警方支招:

      1、遇敲詐勒索時,學生應冷靜、機智的對待,要學會智取,千萬不可方寸大亂。例如,曾經有學生在放學路上被幾個小青年敲詐勒索,該學生急中生智,對迎面走來的一個男子大喊:“爸爸,你來了”,幾個不法分子聽到后倉皇而逃。

      2、學生在校外遇敲詐勒索時,要及時撥打110報警,在校內被敲詐勒索時,要及時報告老師或學校保安,尋求幫助,讓不法分子得到應有的懲罰。

      3、這一點很重要,學生在遇到敲詐勒索時,首先要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在孤立無援被敲詐勒索的情況下,可先答應不法分子的要求,同時記下其容貌、口音等特征,在保證自己人身安全的同時,再想辦法保護自己的財產。

      遇到詐騙時怎么辦?

      詐騙現象無孔不入,已經以見縫插針之勢滲透到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無論是在網絡,還是傳銷,信息等上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詐騙行為。對于這種行為,固然,政府的有效制約和管理與社會的監督和舉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作為社會的一員,提高我們的個人素質和意識也是抵制詐騙的重要一環。我們并不具有足夠豐富的經驗來識別騙局,同時也缺少必要的防范意識,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確該如何防詐騙。

      首先,不要將個人有效證件借給他人,以防別人用你的證件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然后嫁禍給你。

      其次,不要將個人信息資料如存折(金融卡)密碼、住址、電話、手機號碼等隨意告訴他人,以防別人利用你所提供的信息盜取你的財產,或進行勒索。

      第三,對陌生人不可輕信,不要將錢物借出。要隨時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壞人的花言巧語所迷惑,保持十二萬分的警惕。

      第四,防止以“求助”或利誘為名的詐騙行為,一旦發現可疑情形,應及時向父母、老師或保衛處(派出所)報告。

    交通安全日手抄報

      第五,切不可輕信張貼廣告或網上勤工助學、求職應聘等信息。在應聘之前多方考察該信息的可靠性。注意個人的人身安全,遇到危險首先要保護好自己。

      第六,銀行網點附近凡是有陌生人提出有關錢的交易時,都不要輕易相信。

      最后,請切記不貪小便宜不會上當,不買沿路推銷的物品,在正規藥店買藥等等。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詐騙行為五花八門,我們必須要時刻提醒自己,提高警惕意識,保持清醒的頭腦,以防上當受騙。如果不幸被騙,一定要及時與當地派出所、公安局聯系,不要魯莽行事。

    欄目推薦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