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筆順規則淺析
每個人都想把字寫得好看些。寫好漢字是我們必備的一種基本能力,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人的個性,代表著一個人的形象。因而,人們往往把字稱之為人的“面子”。
那么,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呢?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要他們經常練習寫字,研究字的特點,掌握寫字的規律。而掌握筆順是寫好字的前提,掌握筆順,不但可以寫得快,而且可以寫得流暢、自然、協調。
筆順,就是寫字的筆畫的先后順序。一個漢字,不論是獨體,還是合體,總是由基本筆畫(點、橫、豎,撇、折)構成的,先寫什么,后寫什么,是有一定的規律的。現行初中語文(人教版)第一冊對筆順的一般規律做了一般性的說明,但這遠遠不能滿足我們的實際需要,在實際的寫字過程中,會碰到大量的常用漢字,不能套用這些籠統的、基本的規則,而令學生茫茫然、似懂非懂。
筆者在筆順的基本規則的基礎上做進一步的研究,從而總結出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東西,對基本規則進行適當的補充,現將筆順的基本規則和補充規則歸納如下;
一、基本規則:
1、從上到下,如“言、主、三、草”等。
2、從左到右,如“衍、州、好、故”等。
3、先橫后豎,如“正、喜、十、丁”等。
4、先撇后捺,如“衣、人、分、文”等。
5、先外后內,如“周、母、問、聞”等。
6、先進后關,如“國、固、圍、回”等。 •
7、先中間后兩邊,如“水、小、辦”等。
二、補充規則:
1、關于“點”的書寫順序:
(1)點在上、左,就先寫,如“義、主、頭、為”等。
(2)點在內、右上,就后寫,如“叉、瓦、栽、試”等。
2、關于兩面包圍結構的字的書寫順序:
(1)上右、上左包圍結構的,先外后里,如“司、勺、氧、斤、房、床”等。這種規則中,“戈、弋”偏旁的除外,如“戒、或、式、貳”等。以“式”為例,其書寫顧序是:“一、工、式”。
(2)左下包圍結構的,先里后外,如“辶”偏旁的“過、這、邊”等,以及“廴”偏旁的“延、建、廷”等。這種規則中“毛、走、鬼、風、是”等偏旁的字除外,如“氈、趙、魅、颼、題”等字都是先外后內,這類字在漢字中的數量是很少的,而且特點突出,很容易掌握。
3、關于三包圍結構的字的書寫順序:
(1)缺口向上的,先里后外,如“兇、幽”等。
(2)缺口向下的,先外后里,如“同、周”等。
(3)缺口向右的,先上后里再左下,如“區、叵、臣”等。
另外,在當爭高科技發展的時代,電腦已被廣泛遠用到千家萬戶、各行各業,其中漢字在電腦操作中的地位,越來越顯得重要,我們更應詼按照漢字書寫的規律,寫好漢字,同時,按筆順規律寫字,對“寫規范化漢字”也無疑起到促進作用。
筆畫變體
五種基本筆畫各有許多變體。
橫:平橫:工、平、天、干 豎:短豎:師、臨、堅、歸
提橫:拉、場、理、地 長豎:干、豐、中、車
撇: 點:短點:商、母、興、鬯
臥撇:千、舌、兼、喬 長點:雙、頭
豎撇:月、川、頭、周 挑點: 河、求、冷、涼
長撇:刀、無、勿、為 左點:辦、刃、心、必
短撇:面、白、舟、北 平捺:之、延、這、走
折: 斜捺;又、義、個、人
橫勾;飲、買、家
橫折:口、團 豎提:長、旅
橫折提:討、論 豎折:母、函
橫折撇:水、夕 豎彎:四
橫折撇彎勾:陳、降 豎勾;小、打
橫折折撇:建、延 豎折折;鼎、鼐
橫折折折:凸 豎折折撇;專
橫折折折勾:乃 豎折折勾;考、馬
橫折勾:刀、乜 豎彎勾;已、也
橫折彎:朵、鉛 撇折:么
橫折彎勾:九.匹 撇點:女、巡
橫折斜勾:飛、鳳 斜勾;曳、我
彎勾;豕、狄
臥勾;心、必
筆畫組合
漢字是由筆畫按照一定的方式組合起來的。筆畫與筆畫的組合方式,有以下三種:
1.相連
筆畫和筆畫之間互相連接,例如:
人、入、上、工、久、兵、山、口、刀、幾;
2.相離
筆畫與筆畫之間互相分離,沒有接觸之處,例如:
八.二.三.仁、興、川、小、心、兒、氵;
3.相交
筆畫與筆畫之間互相交叉,如:
九.又、丈、豐、卅、干、十、七.豐、世。
辨析:
相同的筆畫和筆順,由于不同的組合關系,會形成不同的字。例如:
幾——九;人——入;刀——力。
在漢字教學和書寫中,需要特別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