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案

    時間:2022-07-01 17:54:41 高中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咬文嚼字》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咬文嚼字》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漢語中出現(xiàn)的錯別字的原因。

      2、掌握避免錯別字的幾種常用方法。

      3、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教學重難點

      掌握避免錯別字的幾種常用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某生愛寫錯別字,老把歇寫成喝。

      他有篇日記寫道:“班長指揮我們抬大糞,大伙干得很起勁,誰都不敢喝一喝。后來我們實在有些累,就背著班長偷偷喝了喝。”

      二、互動

      1、試試你的火眼金睛

      下面是從一些報刊中摘下來的句子,請同學們找一找里面的錯別字。

      ①聆聽時代的蛩音。(某報“社會周刊”一篇文章的標題)

      ②采用先進的“快思邏輯”系統(tǒng),就算是量度微弱或不規(guī)則的脈膊,也準確無誤。(廣告)

      ③筆者又送上特地帶來的糖果,主人趕緊接過又馬上貢奉在祖先排位前。(《探訪洞穴民》)

      ④我們登上了……的主峰,登高遠望,一攬眾山小。(圖片說明)

      ⑤以我之薄力是圖勞的,無論如何也阻止不了這小園的消失。(《永久的挽歌》)

      ⑥本刊的發(fā)行量在全國文化綜合類期刊中始終高踞榜首。(《本刊重要啟事》)

      ⑦輕時局部凸起,略帶搔癢。

      2、下面是一個網(wǎng)友發(fā)的帖子,請你將它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偶剛到米國,舉目無親,經(jīng)常555……無意中在網(wǎng)上遇見一只大蝦,是個帥氣的哥哥,他是一論壇斑竹,很有才氣,風流周黨,醬紫,偶這只菜鳥很快和他成了好朋友。

      3、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以上這些現(xiàn)象?

      4、導致錯別字的原因有哪些?

      5、怎樣消滅錯別字?

      三、課堂小結

      世界上大約有6000種語言,但每年有25種語言消失。

      有人估計,到本世紀末90%的語言可能會滅絕。近年來,世界許多國家都提出警惕“語言入侵”、“文化入侵”的'問題。許多國家在維護民族語言方面,態(tài)度非常鮮明,立場非常堅定。

      1992年,法國國會鄭重地把“法語是法國的官方語言”這句話加入到法國憲法中。

    1994年,法國又出臺了新的法律,規(guī)定公共場所的所有標語、公告牌必須用法語書寫,原文是其他語種的也要翻譯成法語,而且法語字母不能小于原文。

      2000年,波蘭制定一項法律,規(guī)定所有公司的推銷廣告和產(chǎn)品說明書必須用波蘭語。

      2001年,普京總統(tǒng)就簽署一項要求維護俄語“純潔性”的命令,禁止在俄語中濫用英語單詞。

      《咬文嚼字》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一、分析評價課文觀點。

      二、從課文內(nèi)容、寫法上獲得一些啟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打一謎語讓同學們猜:小老鼠看書,咬文嚼字。

      小老鼠學習的精神應該推廣:把書吃掉,消化掉,成為一個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這里,我想搞個小調(diào)查:我們班里大家公認的讀書最多的是誰?

      學生推舉XX。

      那么,我想問你,你讀書有什么秘訣沒有?是不是讀書讀到“咬文嚼字”的程度?

      生:不是。

      那么,你讀書就是像陶淵明所倡導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則欣然忘食”的這種境界了。有沒有較起真來,求得“咬文嚼字”程度的時候?

      生:也有。

      師:這是讀書,那么,我還要搞一個小問卷調(diào)查:這次是有關寫作方面的。每次作文經(jīng)教師“朱批”之后,下發(fā)到你的手里,大家的習慣當然是首先看教師給的分數(shù),看完分數(shù)之后呢?有沒有誰還會認真看一看教師改過的地方,想一想教師為什么會在這地方劃出一道線,或者劃出一些圈,有沒有誰會在老師指出的有毛病的地方進行一番修改呢?也就是說,自己的文章被老師批閱之后,還有沒有興趣或者習慣進行一番咬文嚼字呢?有沒有這樣的同學?

      沒有啊,那太不好了。打一個比方,建筑工人把房子蓋好以后,如果你住進去,你一般要經(jīng)過一道什么程序?

      生:裝修。

      師:對,裝修。裝修的目的是什么?

      生:美觀,實用。

      師:如果原先的設計不太合理,還應該怎么辦?

      生:改造一下。

      師:對,改造一下,讓房屋符合自己的審美要求,有居住者的個性要求。

      師:明白我這個比方的意思了嗎?

      生:明白了,寫文章要咬文嚼字。

      師:不單是寫文章要咬文嚼字,讀文章也要咬文嚼字。讀文章,這里主要是精讀文章,如果沒有咬文嚼字的精神,你就可能讀不透作者在文章中所寄寓的深意,寫文章如果缺乏咬文嚼字的精神,你寫的文章就可能流于膚淺,缺乏深意。大家說,咬文嚼字重不重要?

      生:重要。

      師:以后在學習語文中,是不是應該大大提倡這種咬文嚼字的精神呢?

      生:應該。

      師:好,孺子可教也!

      二、作者介紹

      師:我們這一冊教材中正好有一篇大學問家朱光潛先生寫的小文章,就是關于這咬文嚼字內(nèi)容的。我們先熟悉一下作者。

      看投影:朱光潛情況介紹。

      朱光潛(1897—1986),現(xiàn)代美學家、文藝理論學,筆名孟實、孟石,安徽桐城人。主要從事美學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譯西方美學名著,在批判繼承美學遺產(chǎn)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學史》是中國第一部系統(tǒng)論述西方美學歷史的著作。他的美學理論在中國當代美學流派中自成一派,影響甚大。主要代表作有:《文藝心理學》《談美書簡》《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三、投影目標

      師:好,我們說,這是一篇大學問家寫的一篇小文章,但是仍然有必要讓我們咬一咬,嚼一嚼,看看我們能從中獲得什么教益,給我們學習語文有什么啟發(fā)。這就是我們這一課的學習目標。

      打投影:學習目標:

      一、分析評價課文觀點。

      二、從課文內(nèi)容、寫法上獲得一些啟示。

      四、切層概括

      現(xiàn)在大家在預習的基礎上再粗讀一遍文章,這一遍,先求得粗知大概。注意這樣幾個問題:

      1、文章有幾段?標出標號。

      2、文章觀點性的語段是第幾段?作者主要的觀點什么?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師:好,粗讀一遍,回答剛才我提出的兩個問題。

      生:文章共分8自然段。觀點性語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觀點是:

      1、應該有運用文字所應有的謹嚴精神;

      2、文學是艱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你才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概括一下就是:

      1、應該有謹嚴精神。

      2、只有咬文嚼字,不斷推陳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才可能達到藝術的完美。

      這個理大家是不是很同意?

      同意。接受這個道理比較簡單,好了,這節(jié)課目的達到了,怎么?下課吧?

      生:下課?

      師:接受這個觀點容易,知道是什么比較容易,比較難的是怎么辦。

      師:對。咱們不能像一句北京俗語所說的.那樣“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哪。對,咱們還要從大學問家那里學來咬文嚼字的本領。

      師:看一看朱光潛先生是怎樣咬文嚼字的。再看1—7段的內(nèi)容。這些都是具體咬文嚼字的的實例。總共有幾個實例?

      1、演員替郭沫若改臺詞。

      2、王若虛改《史記》“李廣射虎”。

      3、“推敲”的推敲。

      4、《惠山烹小龍團》中兩句的剖析。

      5、“套板反應”。

      五、具體分析

      看作者在第8段有一句話:以上是隨便舉幾個實例,說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我問:作者是不是很“隨便”地舉出這幾個實例?

      生:不是。

      師:那么,大家給這5個實例歸一下類,看有沒有層次上的分別?

      生:1、2、3是文字修改方面的;4、5是有關詞語的聯(lián)想意義的。

      師:好。我再問一下,3個修改的例子中,有沒有越改越好,有沒有越改越不好的,有沒有怎么改怎么好的。

      生:有。1是修改后增色不少的,表達效果增強了;2是改壞了的。3是怎么改怎么有理的。

      師:你把第1個實例中有關修改后增色的分析給大家找。

      《咬文嚼字》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結構,理出作者觀點。

      2、結合練習,品味佳句,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

      3、通過品味佳句,培養(yǎng)學生發(fā)表獨立見解的能力。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的精神。

      教學難點:

      借鑒本文的分析方法,培養(yǎng)求異創(chuàng)新的思維方式,并運用到寫作中去。

      教學設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shù):

      二課時

      第一課時:

      A、導入

      下面兩個句子中,哪個更符合林黛玉的形象特征?說明理由。

      兩彎似蹙非蹙的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的含情目。

      兩彎似蹙非蹙的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的含露目。

      明確:學生也許會有不同的想法和見解,只要自圓其說即可,教師應該給以相應的鼓勵。

      總結:師提出自己的觀點——比較認同第二種描寫。

      理由:

      1、含露者,是說黛玉的兩眼常似濕潤,就好象仙露明珠,就象文中后面的“淚光點點,嬌喘微微”用意相同。

      2、從林黛玉一生的悲劇來看,她的前生是一棵絳株草,來到人世間就是為了償還眼淚的,可以說她就是水做的,而“泣”和“露”正是對她悲劇人生的準確表述。

      3、“蹙”是皺眉的意思,皺眉應該是身體不適或者心里不痛快的時候的一種表情,也正合了后面的描寫。而似喜非喜,林妹妹的喜從何呢?

      對于《紅樓夢》這部巨著來說,這20個字只不過是滄海一粟,但是只要我們仔細斟酌就會發(fā)現(xiàn),這短短的幾個字卻可以把林妹妹的一生都概括在內(nèi)了。如果說魯迅作品的每一頁都擠滿了研究者的腦袋,那么《紅樓夢》中的每個字每個標點符號都浸透著紅學家的心血,可見咬文嚼字的重要,下面我們就看看朱光潛先生是怎樣咬文嚼字的呢?

      B、介紹作者

      1、找同學介紹作者。

      2、補充總結:朱光潛先生是我國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他精通英語,法語,德語,在晚年80歲的時候還自學了俄語,并且一生翻譯了很多的著作。在治學方面,朱先生走的是研究和翻譯的路子,信奉“三此”主義,即此身,此時,此地。(解釋三此,給學生以啟發(fā)。)

      研習課文:

      一、讓學生查閱工具書,解釋咬文嚼字的意思。

      總結: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有三個解釋:

      A、過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摳字眼而不領會精神實質(zhì))。

      B、形容賣弄才學。

      C、形容強詞奪理或狡辯。

      二、原來的意義是貶義的,朱先生在文中卻反其道而行之,大膽的提出了新的觀點,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快速瀏覽課文,找出答案。

      總結:

      (1)在文學,無論閱讀或?qū)懽鳎仨氁幸蛔植豢戏潘傻腵謹嚴。

      (2)咬文嚼字,表面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實際上就是調(diào)整思想和情感。

      三、朱先生是怎樣咬文嚼字的呢?

      1—5段中,作者都舉了哪些例子證明自己的觀點,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一下。

      郭老改字院(1)、郭沫若改字——文字與感情有關。

      若虛改“李廣射虎”(2)、王若虛改《史記》——文字與情感有關。

      韓愈“推敲”(3)、韓愈改詩——文字與意境有關。

      四、找朗讀好的同學讀第一段。

      找出郭沫若改臺詞的例子:

      “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風度”“你這革命家的風度”

      1、“你是個沒有骨氣的文人”改為“你這個沒有骨氣的文人”好在何處?(讓同學們在下面大聲的讀這兩句,體會不同)

      總結:

      “你是什么”只是單純的敘述語,沒有任何感情色彩,“你這什么”便是堅決的判斷,增強了語氣。所以是什么發(fā)生了改變?情感才隨之而變。引導:句式。

      2、對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風度”,改為“你這革命家的風度”,作者是怎樣評價?

      總結:

      (1)“你這”式語法大半表示深惡痛絕,在贊美時并不適宜。

      (2)“是”在邏輯上是聯(lián)接詞,相當于等號;“有”的性質(zhì)全不同。

      3、朱先生想告訴我怎樣的道理?

      明確:語言表達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關系,不同的語言形式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無論閱讀或?qū)懽鳎仨氁慕雷郑仨氂幸蛔植豢戏潘傻木瘛?/p>

      五、找同學讀第3段。

      1、翻譯《史記》李廣射虎一段,和改動以后的兩段。

      明確:原文——見到草中有大石,誤以為是虎就射它,射中了石頭,箭頭進入石中,走近一看,原來是石頭。就又再射大石,最終也未能再射入石中了。

      2、改動前后有什么變化?

      明確:原文屬于細節(jié)描寫,比較生動;改動以后,優(yōu)點是變得簡潔,缺點是沒有了細節(jié)描寫,只是簡單的敘述,缺乏生動的感覺。《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年的歷史,其中對人物的刻畫和描寫更是開“史家之絕唱”,比如學過的《鴻門宴》對樊噲的描寫,怒發(fā)沖冠,非常形象,仿佛就在我們的面前。古人有“用墨如潑”和“惜墨如金”兩種用筆方法,所以什么時候惜,什么時候潑,大家在寫作的時候一定要自信斟酌。

      六、找同學讀第5段。(重點分析)

      朱先生是怎樣“推敲”的?

      僧推月下門

      自掩自推真自在,人言冷寂我獨閑。

      僧敲月下門

      隨緣剝啄驚宿鳥,月下來僧擾夢清。

      如果這首詩的作者不是賈島而是你,你覺得哪個字更好?

      明確:學生可以說推,敲,也可以說其他的字,只要自圓其說即可。

      這段文字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明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實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寫作過程中文字的斟酌,只要符合想要表達的情感就可,這種選擇沒有最好只有更適合。

      小結:以上作者從句式、字數(shù)、字眼三個角度闡述了咬文嚼字的重要,總的來說他是想告訴我們什么呢?

      總結:語言要和思想情感的表達結合起來,在寫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思考題:下面兩種意境,你比較喜歡哪一種?

      輕風拂細柳,淡月失梅花。

      蘇小妹

      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

      蘇軾

      總結:在寫作中,聯(lián)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是聯(lián)想的事物一定要有新意,不能落入俗套,如果和大家想的一樣了,那就沒有意思了,(聯(lián)系高考)。聯(lián)想走入習慣的渠道以后就會產(chǎn)生“套板反應”,就如第七段所寫的,找同學讀課文(從第七段開頭到“就是套板反應”)。

    【《咬文嚼字》教案】相關文章:

    咬文嚼字優(yōu)秀教案08-30

    咬文嚼字教案ppt06-08

    2017年咬文嚼字教案08-30

    咬文嚼字優(yōu)質(zhì)課教案08-30

    咬文嚼字話成語讀后感10-08

    《諺語》教案08-26

    《春》教案05-15

    《窗》教案06-08

    《錯過》教案06-08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天天综合久久一区二区 | 五月天在线视频亚洲 | 无遮挡十八禁在线视频国产 | 亚洲国产天堂91久久 |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1000 | 日韩理论中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