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藥》說課稿

    時間:2020-10-24 18:16:53 高中說課稿 我要投稿

    人教版高中語文《藥》說課稿模板

      《藥》寫于1919年4月,是魯迅《吶喊》集中的第三篇。現被高中語文教材第四冊選用。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高中語文《藥》說課稿模板,歡迎閱讀。

    人教版高中語文《藥》說課稿模板

      一、說教材

      《藥》是一篇具有強烈時代意義的小說,作者魯迅以辛亥革命為背景,描寫了干革命者夏瑜的鮮血這被當成了平民華老栓為兒子治病的“藥”這一發人深省的典型事件。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統治者利用鋼刀鎮壓革命和利用“軟刀”愚弄人民的反動本質,表現了群眾的愚昧和辛亥革命嚴重脫離群眾的弱點。這篇小說主題深刻,人物形象鮮明,情節安排精巧,環境描寫典型,既是魯迅短篇小說的代表,更是作為小說教材的典范。編者把它放在教材小說單元的第一篇對于教會學生如何讀懂小說,如何欣賞小說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說目標

      教學《藥》這篇小說必須實現以下三方面的目標:一是知識目標,職高學生在本學期第一次接觸小說這種文學樣式,要求學生了解小說的基本知識,比如小說的三要素;識記有關文學常識,比如作家作品;積累字詞。二是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欣賞小說的能力,通過分析主人公的言行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理解小說的主題。三是情感目標,體會作者高度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對作品中人物的復雜感情。

      三、說重點、難點

      《藥》是一篇揭露封建統治者鎮壓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動本質的小說。重點確立在對這個雙手沾滿了革命者鮮血的劊子手康大叔的人物形象的分析上。作者通過對康大叔的肖像、語言、動作的個性化描寫,充分表現了康大叔兇狠、殘暴、貪婪、無恥的性格特征。丑陋的外衣里包裹著一個丑惡的靈魂,通過人物的性格認識他所代表的階級的反動本質。教讀本文的難點是作者對作品中人物的復雜情感態度。小說描寫了一群人,是一幅社會眾生相,作者對這些人物的情感態度是不相同的,這跟他所持的立場密切相關,他對當時的社會的認識是入木三分的。作者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將,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讓他站到了斗爭的最前線,用他那支犀利的筆同舊的勢力作不妥協的斗爭。“橫眉冷對千夫指”,作者在《〈吶喊〉自序》中說,“那時的主將是不主張消極的。”突破難點的方法是分析比較法,通過分析人物的言談舉止來比較他們性格的異同,進而體會作者的情感態度。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之前,要求學生做好充分的預習,職高一年級的學生學習主動性較差,閱讀能力較弱,沒有課前預習,會浪費很多課堂教學時間,課前預習要求學生完成以下任務:利用校園網了解作家的生平和作品,了解作家生活時代的特征,利用工具書識記文本的字詞并積累部分詞語,了解小說的中心事件和主要人物,在讀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并寫出你的猜想。在課堂教學中不必面面俱到,可采用長文短教的辦法,檢查學生預習后,交流一下學習心得,師生之間共同解答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的疑難,然后就抓住重點對人物形象進行分析,突破難點,體會作者的情感態度。就整篇小說而言,作者的情感態度是帶有強烈的批判性的,“恨”是作者的基本態度,但是作者對不同的人物恨是不同的,對康大叔是一種階級仇恨,是憎恨;對華老栓等社會平民是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怨恨,對革命者是一種帶著悲哀的惋恨。小說的主題也能夠通過作者對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態度表現出來。課后,要求學生完成練習,說說以“藥”為題的含義。

      【拓展延伸】

      一、《藥》的主人公

      要準確概括《藥》的主題,先得確定與主題相輔相成的主人公是誰。

      關于誰是主人公?的問題,一直存在著異議。如有人認為是華老栓;有的認為是革命者夏瑜;有的認為有兩個主人公,華老栓和夏瑜;還有的甚至認為沒有主人公。

      由于本文以華老栓買藥、熬藥、讓華小栓吃藥來推動情節發展,引出茶客們談藥以及吃藥效果的情節。雖然談藥以及吃藥效果的情節不以華老栓為主,茶客們談藥中他也只不過是個引子,但他開的茶館為茶客們談藥提供了場合。小說畢竟以華老栓愛子心切去買藥為出發點,又以華老栓所買的藥人血饅頭為交合點,把華、夏兩家有機結合起來。華老栓是個勤勞,善良,儉樸卻沒有覺悟的勞動群眾,他在鎮上開了一個小茶館,整天勤勤懇懇地勞動,即使熬夜也不肯休息。他愛兒子,為了給兒子治病,他省吃儉用,拿出積累下來的一包洋錢給兒子買藥,深信人血饅頭能治病的迷信邪說,且為能買到這種藥感到爽快,幸福,他只關心兒子,對革命者的犧牲既不關心,更不理解,表現出他愚昧、麻木、無知的一面。華老栓看似一個引出者、參與者,但他買藥、用藥的實際行為比茶客們談藥的行為更為嚴重,魯迅的本意不是寫某一個人的愚昧、落后,而是寫群體的愚昧和落后,對革命的不理解。

      夏瑜是辛亥革命的一個革命者形象,他立志推翻清朝統治,對革命矢志不渝,最后身陷囹圄直到就義。其實他就是華老栓所要買的藥,用鮮血聯系著華夏兩家。在小說里夏瑜始終沒有露面,他的事跡是因華老栓買藥,被茶客們從口中側面談出來的,夏瑜的悲劇在于自己為了救群眾,但群眾不理解,反而把他的血沾饅頭當藥吃,他的犧牲襯托了群眾的愚昧,因群眾的愚昧而生,也因了群眾的愚昧而亡。

      因此華老栓的`行為在全局中起主導作用,魯迅是以華老栓為代表,突出寫群眾的愚昧落后,對革命的不理解,故我們認為主人公應是華老栓。

      二、主題思想內容

      群眾的愚昧而帶來革命者的悲哀

      確立了主人公,主題思想就迎刃而解了。

      1987年版的高中語文《教學參考書》認定本文揭示了舊民主主義革命脫離群眾的致命弱點。我認為這種說法有偏頗,夏瑜作為辛亥革命的一個革命者,為了解放群眾而戰斗,卻最終被群眾所吃掉,是因為他脫離群眾嗎?事實上并非如此,我們從文中僅有的提到夏瑜的文段中可以得知:夏瑜在牢中被紅眼阿義勒索,盡管如此,他卻還要勸牢頭造反,并說:這大清是我們大家的,為此又遭到阿義的一頓痛打,仍不屈服,說阿義可憐。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夏瑜在監獄里還在做群眾的思想工作,而全文并沒有寫夏瑜不做思想工作,倒是阿義、茶客對夏瑜的不理解,華老栓用其鮮血治病。革命者的哀悲就在于此。然而這哀悲卻是因為群眾的愚昧,華老栓愚昧地認為人血饅頭可以治病,阿義、茶客們愚昧地認為夏瑜做的是傻事,那么這些愚昧的表現的背后又有隱藏著什么癥結呢?

      2004年版的說法較為客觀地歸納出《藥》的主題思想內容,但未能概括出其思想意義。

      三、主題思想意義清除封建等級觀念

      大家都知道,魯迅的《吶喊》與《彷徨》貫穿著徹底反封建主義思想的主題,但封建主義思想這個概念的范圍廣、內涵豐富,很抽象,各篇小說的具體內容不同,造成讀者的閱讀困難,因此,解讀這些小說就是要在封建主義思想和具體小說之間找出聯系點,即魯迅是以什么為突破點來徹底反封建主義思想的。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是皇帝,皇帝的話就是圣旨,抗圣旨就要殺頭,自上而下,嚴格按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等級秩序維護統治,從上到下,所有的人,包括廣大的普通百姓,都按照等級制而規矩的生活,封建等級觀念深深影響著人們的思想,人們的一言一行、價值觀、倫理道德觀、科舉觀等等,都受到封建等級觀的支配,魯迅獨特的眼光和思想,看清楚了封建主義思想的這一特征,于是把反封建等級制作為突破口來提出徹底反封建主義思想的。在小說里,我們可以看到封建等級觀念像一張大網罩住人們,下面我且就老栓買藥,小栓吃藥,茶店談藥及吃藥的結果這一線索談談其中的思想意義。

      (1)買藥

      文中在談到華老栓買藥這一情節時,先是看到前方有人,退,蹩發冷,皆表現了老栓的害怕心理,老栓到底在怕什么呢?文中有交代衣服前后的一個大白圓圈,遠地里也看得清楚,走過面前的,并且看出號衣暗紅色的鑲邊。那是代表官府的幾個兵。然后是老栓接過藥的那一瞬間,當康大叔將人血饅頭塞給他時,刺縮小抖抖的躊躇,同樣表現出老栓的恐懼心理,因為康大叔是劊子手,地位高于老百姓。同時怕這藥,它蘸有人血,并且還是一點一點的往下滴。人血一般為人們所敬畏,依華老栓的善良心地不會拿它,但結果他還是接下了這血淋淋的饅頭。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這饅頭能治小栓的病,另一方面,這饅頭上沾的是犯人的血,囚犯無任何地位可言,他的血不值得敬畏,老栓拿著也就心安理得了。

      華老栓的買藥為下文茶客們談藥作了有力的鋪墊。

      (2)談藥

      華老栓將藥買回來后,華大媽安排小栓服下,茶店里的客人漸漸多了起來,這時康大叔闖了進來,剛進門便沖著老栓嚷,他那兇狠的氣勢,顯得跟在場的茶客大相徑庭。他說話時,滿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聽,華老栓一手提了茶壺,一手恭恭敬敬地垂著,笑嘻嘻地聽,華大媽也黑著眼眶,笑嘻嘻地送出茶碗茶葉來,后來,當華大媽聽到康大叔說小栓得癆病,犯了忌諱,她變了一點顏色不高興又立刻堆上笑搭訕著走開。人們為何對康大叔如此恭敬,華大媽又為何刻意掩飾自己真實的內心感受。歸根結底,因為他是個儈子手,相對于在座的平民顯得地位要高,所以,他說話時人們只能恭恭敬敬地聽,華大媽即便憤怒也不敢在他面前面露難色,茶客們的談話自然以他為主。

      隨著花白胡子低聲下氣地問話,茶客們的話題自然談到這藥的源頭夏瑜就義。當茶客們得知夏瑜身陷囹圄,卻還要勸牢頭造反時,坐在后排的20多歲的年輕人顯得氣憤模樣說:阿呀,那還了得。得知夏瑜說:這大清是我們大家的,聽到夏瑜被打時,人們認為夏瑜是老虎頭上瘙癢,不說人話,坐在壁角的駝背也高興起來。得知夏瑜說阿義可憐時,人們的眼光板滯,話也停頓,然后恍然大悟地說:瘋話,簡直是發了瘋了。人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態度,是因為夏瑜是個犯人,論地位他卑*得連一個貧民都不如,更何況他以帶罪之身勸牢頭造反呢?再說這造反,經過幾千年的封建統治,人們早已習慣了被統治的生活方式,思想中天下是統治者的,是天子的,自己不過是平民,這仿佛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正如《狂人日記》里的話:這是從來如此。那么一個犯人竟然還敢談造反,在他們看來是大逆不道、癡人說夢,無異于瘋子。正是這樣一些情節突出地表現了群眾對于革命的不理解,同時反映出人們由于長期受封建等級制度的壓制,所表現出的奴性心理,是真正的可憐人。魯迅試圖證明的是:中國革命的重任就是要清除人民群眾思想中的以等級制為代表的封建主義思想,此后最要緊的是改革國民性,否則,無論是專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雖換,貨色照舊,全不行的。

      (3)藥效

      小栓的病并未因這藥而治愈,吃藥的結果是死亡,是墳。

      對墳場的描寫,我們揣摩會發現:就這么一塊普通的墳地,竟然也有了界限,路的左邊埋著死刑和庾斃的人,右邊是窮人的叢冢,這界限說自然,其實也并不自然。與其說是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還不如說是人們用鞋底有意走出來的。窮人在社會上本來地位很底,但被判了死刑和庾斃的人甚至還不如他們,就連死后也要被人們分出個涇渭來,這里終究還是塊官地。可見人們內心中的等級觀念十分深刻。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本文通過敘寫華老栓用沾有革命者鮮血的人血饅頭為兒子治病而亡的故事,揭露了群眾的愚昧而不覺悟、對革命不理解的思想本質,揭示封建等級制度的罪惡和影響,提出要醫治群眾思想上等級觀念的病,否則中國的革命會象辛亥革命一樣失敗。

    【人教版高中語文《藥》說課稿模板】相關文章:

    人教版高中語文說課稿匯總六篇07-11

    人教版高中語文說課稿集錦8篇07-10

    人教版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5篇07-09

    【精選】人教版高中語文說課稿四篇07-08

    人教版高中語文說課稿集錦5篇06-23

    人教版高中語文說課稿集錦7篇06-22

    人教版高中語文說課稿匯總五篇06-18

    【精華】人教版高中語文說課稿四篇06-18

    人教版高中語文說課稿集錦六篇06-16

    實用的人教版高中語文說課稿3篇07-14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中文字幕熟女久久 | 久久精品日本亚洲官网 | 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 | 亚洲欧美成α人在线观看 | 香港三日木三级少妇三级99 |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高清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