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說課稿

    時間:2021-02-25 20:17:13 高中說課稿 我要投稿

    【推薦】高中說課稿匯編3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說課稿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高中說課稿匯編3篇

    高中說課稿 篇1

      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籃球是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它能發展學生的柔韌性、協調性、彈跳等身體素質。高三年的大部分學生在籃球基本素質方面已經達到一定的高度,本節課主要是通過側掩護(擋拆)戰術配合的練習,加強學生的利于基本素質,并對利于泊基本戰術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知道側掩護(擋拆)戰術配合的動作要領和方法。

      2、技能目標:學生基本能做出“擋”的合理動作、拆的大概時機。

      3、情感目標:通過努力使學生在運動中獲得愉悅感、成功感,培養每位學生的表現欲望和信心,得到美的陶冶。

      4、德育目標:教育學生團結互助,認識自身的價值與能力,學會欣賞他人,增強個人和對集體的責任感。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側掩護時腳的卡位。

      依據:腳的卡位是掩護的重要一環,如果卡位不正確或不及時會直接造成掩護的失敗,影響整個戰術的運用。

      2、難點:擋、拆的時機。

      依據:戰術是相對的,時機非常重要,如果擋、拆的時機不好會造成整個戰術的失敗,而且這個時機是根據實際情況掌握的是不數年變化的,因此它即是戰術的關鍵又是難點。

      說學情:

      本課教學對象為高三年級男生。高中學生身心發展趨成熟,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判斷、概括等能力,在身體鍛煉中也具備了較高的基本運動能力。籃球是他們所喜愛的一項運動,有一定基礎,但對單個技術的學習并不滿足,而對學習對抗性練習特別感興趣。教學中要讓學生把動體與動腦很好地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再認識所學知識,及及創造性應用所學動作的機會,從而增強教學效果。

      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教法,我主要考慮以下五個方面:

      一、講解法和示范法

      幫助學生建立正確形象,啟發思維,貫徹直觀性教學原則。

      二、分解法和完整法

      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首先讓學生對整個“二攻二”側掩護戰術有個全面的認識,然后在把整個戰術分成三個部分(傳球、掩護、分球)逐次練習,簡化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最后再進行完整練習,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完整戰術。

      三、游戲比賽法

      能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達到規定目標,有效發展學生體力和智力,提高學生掌握和運用體育知識,技術和,而且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以激發學生興趣。

      四、預防和糾正錯誤法

      分析學生在練習中產生錯誤的原因,選擇有效的手段,加以糾正。

      五、電化教學法

      通過多媒體,以生動形象的畫面進行直觀教學,以加深學生對體育知識、技術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達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說學法:

      本節課我將從以下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一、觀察比較學習:

      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借鑒已有知識和經驗,通過觀察、分析NBA賽場或其它的籃球賽場去學習新的籃球知識,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更有助于學生對籃球知識的題解和掌握。

      二、團結協作學習:

      學生的學習環境是一個群體,,通過小組有協商、討論;會使原來模糊不清的知識逐漸變得明朗,使問題順利解決。

      說教法

      一、開始部分

      課堂常規:A、體育委員整隊;B、宣布上課;C、師生問好;D、接受報告;E、宣布本課內容;檢查服裝(保證練習效果及防止練習過程發生危險)F、安排見習生(幫助擺放器材及保護幫助)

      二、準備部分:

      1、熱身跑:

      方法:放錄音曲子讓學生在歡快的音樂聲中熱身跑,在跑的過程中加上運球練習(提高學生練習興趣和練習效果)。

      作用:降低肌體的惰性,以及肌纖維的粘滯性,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度,為練習作好充分準備。

      2、定位操:①頭頸運動;②體側運動;③擴胸運動;④正壓運動;⑤側壓運動;⑥全身運動。

      三、基本部分

      (一)引入新課:

      首先通過學生感興趣的NBA 中的人和事進行問題設疑——你們喜歡NBA嗎?你們了解喬丹嗎?97、98年的NBA總決賽喬丹的對手是誰?他們又是用什么手段給喬老爺制造麻煩的?

      ◎精彩NBA賽場回放[動畫演示]

      設計意圖:創造學生感興趣的情境,以增強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感知籃球運動之美。

      (二)分組協作進行理解式練習:

      1、四人一小組進行二對二攻防練習。

      在練習中,學生對理解的側掩護(擋拆)戰術配合加以運用。

      2、交流、探討

      交流與探討在練習中運用側掩護(擋拆)戰術配合出現的問題和獲得的心情。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練習中去驗證各自的理解,以此發現問題所在,對接下來老師的講解會有更加透徹的理解。

      (三)進行新課講解:

      (1)講解戰術的作用。

      作用:“二攻二”側掩護(擋拆)戰術在實戰比賽中既是一個獨立的戰術又是許多戰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強的實效性。

      依據:只有了解它的用途,學生才會知道有沒有學習的價值。

      (2)一邊看幻燈片,一邊講解,明確跑動路線,和每個環節的注意事項,特別對“擋”的正確和“拆”的合理時機要配合動畫或力求進行精讀,并要突出重、難點。

      方法:⑤號隊員把球傳給④號隊員跑到4號側后方做掩護,④接球后先向左做突破假動作,然后突然從右側貼著⑤身體運球突破上籃,⑤掩護后轉向切入籃下,5補防時⑤將球分給④投籃。[動畫演示]

      特別強調:掩護時(擋)兩腳分開一定要卡住防守隊員的腳,轉向時(拆)要以靠近籃筐一側的腳為軸,向遠離防守隊員一側轉體,把其擋在自己的身后。

      作用:讓學生了解“二攻二”側掩護(擋拆)戰術配合各個分解部分的動作概念以及完整的跑動路線

      (3)自由組合4人一小組做“擋、拆”的練習,要在小組長的帶領下一邊練習一邊探討,要帶著問題進行練習。[動畫演示]

      作用:學生通過反復的練習,達到動作定型。

      (4)自由組合的4個小組,2人參與防守,另2人參與進攻。進攻方必須用上本節課學的側掩護(擋拆)戰術配合。注意要在消極防守情況下進行練習,否則初學者很容易失去信心。

      (5)對學生練習中易犯的錯誤進行及時糾正:

      依據:初學者對正確動作,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難度,練習中出錯是難免的事情。

      作用:可以加深學生對戰術的正確理解,避免錯誤的動作定型。

      (四)游戲:運球接力

      方法:學生分成四路縱隊,每隊最后一名隊員蛇行運球到排頭,用地滾球把球傳給后面的同學。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歡樂的游戲中體驗體育的快樂,進一步增加同學們對體育課的熱情。

      四、結束部分:

      1、整隊放松,放錄音在輕松的音樂聲中做放松操。

      2、總結本次課優點及不足,并提出今后練習要求。

      3、安排收器材、下課。

      學生身心狀態預計:

      整堂課練習密度約為:28-31%,練習強度中等,游戲時強度達最高峰。

      評價分析:

      在本節課教學過程中,我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認識學生學習的動力與興趣密不可分,處處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主動設疑,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給學生一些機會,讓他自己體驗;給學生一點困難,讓他自己解決;給學生一片空間,讓他自己去拓展。

    高中說課稿 篇2

      教材分析

      圓是學生在初中已初步了解了圓的知識及前面學習了直線方程的基礎上來進一步學習《圓的標準方程》,它既是前面圓的知識的復習延伸,又是后繼學習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奠定了基礎。因此,本節課在本章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探索并掌握圓的標準方程,能根據方程寫出圓的坐標和圓的半徑。

      2. 過程與方法:通過圓的標準方程的學習,掌握求曲線方程的方法,領會數形結合的思想。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學習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難點

      以及措施

      教學重點:圓的標準方程理解及運用

      教學難點:根據不同條件,利用待定系數求圓的標準方程。

      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及高一年級學生的年齡、認知特征,緊緊抓住課堂知識的結構關系,遵循“直觀認知――操作體會――感悟知識特征――應用知識”的認知過程,設計出包括:觀察、操作、思考、交流等內容的教學流程。并且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以此使學生獲取知識,給學生獨立操作、合作交流的機會。學法上注重讓學生參與方程的推導過程,努力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促其在嘗試中發現,討論中明理,合作中成功,讓學生真正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學習者分析

      高一年級的學生從知識層面上已經掌握了圓的相關性質;從能力層面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分析和數據處理能力,對數學問題有自己個人的看法;從情感層面上學生思維活躍積極性高,但他們數學應用意識和語言表達的能力還有待加強。

      教法設計

      問題情境引入法 啟發式教學法 講授法

      學法指導

      自主學習法 討論交流法 練習鞏固法

      教學準備

      ppt課件 導學案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情景引入

      回顧復習

      (2分鐘)

      1.觀賞生活中有關圓的圖片

      2.回顧復習圓的定義,并觀看圓的生成flash動畫。

      提問:直線可以用一個方程表示,那么圓可以用一個方程表示嗎?

      教師創設情景,引領學生感受圓。

      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引出本節主旨。

      學生觀賞圓的圖片和動畫,思考如何表示圓的方程。

      生活中的圖片展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體會到園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自主學習

      (5分鐘)

      1.介紹動點軌跡方程的求解步驟:

      (1)建系:在圖形中建立適當的坐標系;

      (2)設點:用有序實數對(x,y)表示曲 線上任意一點M的坐標;

      (3)列式:用坐標表示條件P(M)的方程 ;

      (4)化簡:對P(M)方程化簡到最簡形式;

      2.學生自主學習圓的方程推導,并完成相應學案內容,

      教師介紹求軌跡方程的步驟后,引導學生自學圓的標準方程

      自主學習課本中圓的標準方程的推導過程,并完成導學案的內容,并當堂展示。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獲取知識的能力

      合作探究(10分鐘)

      1.根據圓的標準方程說明確定圓的方程的條件有哪些?

      2.點M(x0,y0)與圓(x-a)2+(y-b)2=r2的關系的判斷方法:

      (1)點在圓上

      (2)點在圓外

      (3)點在圓內

      教師引導學生分組探討,從旁巡視指導學生在自學和探討中遇到的問題,并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探究成果。

      學生展開合作性的探討,并陳述自己的研究成果。

      通過合作探究和自我的展示,鼓勵學生合作學習的品質

      當堂訓練(18分鐘)

      1.求下列圓的圓心坐標和半徑

      C1: x2+y2=5

      C2: (x-3)2+y2=4

      C3: x2+(y+1)2=a2(a≠0)

      2. 以C(4,-6)為圓心,半徑等于3的圓的標準方程

      3. 設圓(x-a)2+(y-b)2=r2

      則坐標原點的位置是( )

      A.在圓外 B.在圓上

      C.在圓內 D.與a的`取值有關

      4.寫出下列各圓的標準方程(1)圓心在原點,半徑等于5

      (2)經過點P(5,1),圓心在點C(6,-2);

      (3)以A(2,5),B(0,-1)為直徑的圓.

      5.下列方程分別表示什么圖形

      (1) x2+y2=0

      (2) (x-1)2 =8-(y+2)2

      (3) 《圓的標準方程》教學設計-賈偉

      6.鞏固提升:已知圓心為C的圓經過點A(1,1)和B(2,-2),且圓心在直線l:x-y+1=0上,求圓C的標準方程并作圖

      指導學生就不同條件下給出的圓心和半徑關系,求解圓的標準方程這兩個要素展開訓練。

      學生自主開展訓練,并糾正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

      鞏固所學知識,并查缺補漏。

      回顧小結

      (1分鐘)

      1.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2.你掌握了哪些技能?

      3.你體會到了哪些數學思想?

      采用提問的形式幫助學生回顧和分析本節所學。

      學生思考并從知識、技能和思想方法上回顧總結。

      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

      作業布置

      (1分鐘)

      課本87頁習題2-2

      A組的第1道題

      布置訓練任務

      標記并完成相應的任務

      檢測學生掌握知識情況。

      教學反思

      本節教學主要遵循“回-導-學-展-講-練-結”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遵循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和探討。

      教學中要積極鼓勵學生多思考總結,在判斷點與圓的位置關系中,要遵從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思路,鼓勵學生創造性的解決問題。

    高中說課稿 篇3


      一、說課標

      信息技術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包括信息意識、信息倫理道德、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以及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地使用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礎。

      二、說教材

      1、教學內容分析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新課標中規定,《信息技術基礎》是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必修模塊,是高中學生信息素養提升的基礎,也是學習各選修模塊的前提,具有普遍價值!缎畔@取的一般過程》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信息技術基礎》(必修)第二章第一節的內容。本節內容是在第一章概述信息與信息技術之后,對人類獲取信息過程的概述,主要介紹了信息獲取的一般過程及其優化,旨在使學習者在宏觀上對信息獲取活動有一定的把握,為后繼的學習提供支持,因此本節課屬于信息技術課的基礎內容,在整個教材乃至整個信息技術課程中都處于比較重要的地位。

      2、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及授課學生的情況,制定本節課以下的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體驗信息獲取活動的共同特征和一般規律,能夠總結、推導出信息獲取的一般過程,掌握信息來源的多樣性并分析其原因,掌握信息獲取的途徑和方法并進行選擇,培養分析、比較、規劃和歸納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能從日常生活、學習中發現和歸納需要利用信息解決的問題,通過問題分析確定信息需求,嘗試設計信息獲取的具體方案,并進行評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驗信息技術蘊含的文化內涵,激發和保持對信息技術的求知欲,形成積極主動地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參與信息活動的態度。

      4、教學重點

      根據教學內容的組織和教學目標的要求,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信息獲取過程的分析和信息獲取方案的確定。

      5、教學難點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教學中的難點為:信息獲取方案的設計和優化。

      三、說學情

      本課的授課對象為剛入校不久的高一年級新生,部分來自農村的學生在初中階段對信息技術接觸較少,大多數來自市區的學生雖然具有基本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但是對于信息及信息技術的理論基礎沒有系統的了解,所以總得來說,學習者的信息素養不高,遇到問題時缺乏自然而然的信息意識和信息需求,更缺乏自覺的信息行為。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情境,設置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將教材的理論知識內化為自身的信息意識。

      四、說教法

      本節課屬于信息技術基礎的理論內容,純粹的理論講解,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也容易使理論與實踐脫節。信息技術教學大綱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依據新課改理念,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分析,我主要采用“創設情境”、“任務驅動”和“自主探究”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情境問題的驅動下,自覺完成知識的建構,在建構知識的同時,也發掘出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教學中,啟發、誘導學習,使課堂能在生動、有趣、高效中進行。

      五、說學法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新課程理念也提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因此,在教學中,不斷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協作學習的方法進行學習。

      六、說教學程序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信息技術課程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設計教學流程如下:

      (1)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5分鐘)

      首先通過幻燈片展示幾幅大學美麗的校園風光,創設情境:假如現在你是一名準備填報高考志愿的高三學生,不了解各個大學的情況,該怎么辦?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由回答。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加以指導,指出解決以上問題的過程實際是一個獲取信息的過程,引出課題《信息獲取的一般過程》。

      此環節中的情境貼近學生實際生活,設置的問題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的共鳴,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積極探索,精心研究 (15分鐘)

      進一步提出問題,“如何獲得所填報大學的綜合實力的信息?”讓學生獨立思考,教師啟發學生考慮“在哪里能找到這些信息?怎么找?”引導學生歸納出獲取大學信息的簡單過程。設計新的問題“班委準備組織同學們周六去本市的旅游勝地古隆中游玩,要了解本市周六的天氣信息”,讓學生獨立思考,自由回答“哪里有天氣預報?哪些方法能夠獲得周六的天氣情況?哪種方法最好?為什么?”引導學生歸納出獲取天氣情況的過程。然后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分析以上兩個問題的解決過程,找出一般規律,推導出信息獲取一般過程的四個環節。

      此環節的設計依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讓學生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根據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自主建構學習內容。在教學中需要注意的是,要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師要根據學生反饋的情況,做適當的誘導,以保證有效的完成教學內容。

     。3)深入剖析,知識探究 (15分鐘)

      結合第二環節的情境,設置新的問題“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了解到周六的天氣晴好,可以去游玩,想提前了解一些關于古隆中景點和人文的信息,怎么辦?”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討論,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教師分析學生制定的方案,同時誘導學生剖析信息獲取的各個環節,指導學生優化設計方案。

      ○1對“確定信息需求”的剖析,主要是讓學生根據以上三個信息獲取事例中對信息需求的描述,自己歸納出確定信息需求時要包含的要素。

      ○2在剖析“選擇信息來源”時,要求各小組自由討論有哪些信息來源,并對其進行分類,根據學生的討論結果,教師誘導分析各種信息類型的優缺點,指導學生優化方案中信息來源的選擇。

      ○3學生明確了信息的來源后,推出信息獲取方法就比較容易了。所以,可以直接讓學生自由回答不同的信息來源對應的獲取方法,指導學生優化方案中確定的信息獲取方法。

      ○4引導學生回顧第一章中介紹的信息的一般特征,強調信息的價值性和時效性特征,說明信息評價的重要性,啟發學生可以從哪些方面對信息進行評價。

      在第二環節學生了解了信息獲取的一般過程的基礎上,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認知水平,設置任務,使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主動進行知識的建構,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將信息獲取的過程內化為個體的自然意識,從而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4)遷移深化,拓展延伸 (10分鐘)

      要求各小組確定日常生活中的一個主題,填寫下表:

      項目內容

      你的信息需求

      可能的信息來源

      選擇的信息來源

      可能的獲取方法

      確定使用的獲取方法

      完成后各小組相互交換方案,互相品評,相互改進。在課后對方案進行實踐。

      學習和了解信息獲取一般過程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在遇到實際問題時,能夠從問題開始,分析信息需求,從而確定信息來源,然后選擇適當的方法來獲取信息。在環節的活動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發掘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各種信息獲取活動,體驗信息獲取無處不在并進而認識其重要性。

      七、教學反思

      本節要求學生能對信息獲取的過程有一個全面的宏觀把握,當學生遇到問題時,能夠產生自然而然的信息意識和信息需求,繼而引發自覺地信息行為。教學中,通過設置情境,布置任務,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比較高,能夠根據所學的知識制定出獲取信息的方案。感到遺憾的是,由于時間有限,不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中實踐信息獲取的過程。

    【【推薦】高中說課稿匯編3篇】相關文章:

    【推薦】高中說課稿模板匯編四篇06-18

    【推薦】高中語文說課稿匯編5篇07-16

    【推薦】高中語文說課稿模板匯編五篇07-17

    【推薦】高中說課稿集合八篇07-05

    【推薦】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編6篇07-23

    【推薦】高中歷史說課稿3篇07-02

    【推薦】高中體育說課稿3篇06-17

    【推薦】高中音樂說課稿四篇06-14

    【推薦】高中地理說課稿三篇06-10

    【推薦】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編十篇08-11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尤物欧美一区二区 | 色A在线免弗看五月丁香 |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 性AV在线网站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日本女生午夜性高潮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