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與生活

    時間:2024-03-26 10:16:37 春鵬 心理學與生活 我要投稿

    心理學與生活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理學與生活,歡迎閱讀與收藏。

      第一章 生活中的心理學

      心理學與生活txt一、心理學為何獨具特色

      1、定義

      心理學(psychology):關于個體的行為及精神過程的科學的研究。

      科學的方法(scientific method)包括一套用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有序步驟。這種方法用客觀收集到的信息作為得出結論的事實基礎。(另定義見第二章)

      行為(behavior):機體適應環境的方式。

      2、心理學的目標

      基礎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行為、提高人類生活的質量。

      (1)描述發生的事情

      行為數據(behavioral data):是關于機體的行為和行為發生時環境的觀察報告。選擇一個適宜的分析水平。按照事實的本相去收集它們

      (2)解釋發生的事情

      通常承認大多數行為受到一些因素的共同影響,行為的這些內部決定因素叫做機體變量(organismic variables)。也稱秉性變量(dispositional variables)。

      對行為的外部影響是環境變量(environmental)或情境變量(situational)。

      (3)預測將要發生的事情

      心理學中的預測量是對一個特定的行為將要發生的可能性和一種特定的關系將被發現的可能性的陳述。通常依據它們能多好地做出精確且全面的預測來判斷它們的優劣。

      科學的預測也必須被足夠精確地加以敘述,指出是什么樣的機制把那些事件與特定的預測物聯系起來。說明在什么樣的條件下行為將會改變。

      心理學與生活txt二、現代心理學的發展

      1、 心理學的歷史根基

      (1)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心理的內容

      科學方法、精確的度量以及數據的統計方法的強調,是馮特心理學的傳統特色。

      內省法,即由個體系統地檢查自己有關特定感官經驗的思維和感覺。

      結構主義即心理和行為的結構的研究。

      所有的人類精神經驗都可以作為基本成分的聯合來理解。這個觀點的目標是通過分析感覺的構成因素以及其他組成個體精神生活的體驗,來揭示人類心理的潛在結構。

      (2)機能主義(functionalism):有目的的心理

      意識是流動的,是與環境持續互相作用的心理活動的內容,重要的是心理過程的行為和機能,而不是心理的機能。

      對那些使機體適應環境和有效地發生功能的、習得的習慣,賦予了基本的重要性。

      2、 當代心理學的觀點

      (1) 生物學的觀點(biological perspective)

      引導心理學家在基因、大腦、神經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中尋找行為的原因。

      心理現象與社會現象能夠最終依據生物化學過程加以理解:即使最復雜的現象,也能夠通過被分析或簡化為更小更具體的單位來理解。行為是被軀體結構和遺傳過程所決定的。經驗可以通過改變內部的生物結構和過程來改變行為。

      (2) 心理動力學觀點(psychodynamic perspective)

      人的行為是從繼承來的本能和生物驅力中產生的,而且試圖解決個人需要和社會要求之間的沖突。行為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緊張度。

      (3)行為主義觀點(behaviorist perspective)

      尋求理解理解特定的環境刺激如何控制特定類型的行為。首先,行為主義者分析先行的環境條件。其次,他們把行為反應研究的主要對象看作是理解、預測和控制行為。最后,他們查看跟隨反應出現的可觀察到的結果。

      它對嚴格的實驗和仔細定義的變量的強調,影響了心理學的大多數領域,其原則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人類。

      (4)人本主義觀點(humanistic perspective)

      人們是先天良好而且具有選擇能力的有能動性的動物。人類主要任務是使自身的潛能得到不斷發展。

      人本主義的心理學家:在人們的生命歷程中尋找行為模式;關注個體所體驗到的主觀世界;試圖研究整體的人,將一種整體的觀點運用于人類心理學。

      (5)認知的觀點(cognitive perspective)

      中心是人的思維以及所有的認識過程——注意、思考、記憶和理解。

      行為只是部分地由先前的環境事件和過去的行為結果所決定。一些最重要的行為是從全新的思維方式中產生的,而并非是從過去使用過的可預測的方式中產生。想象與過去和現在完全不同的選擇和可能性的能力,使人們能夠朝著超越當下環境的將來而工作。

      生活中的心理學知識

      1、巴納姆效應

      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比如星座,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稱為“巴納姆效應”。

      2、情話對著左耳說更有效

      美國薩姆休斯敦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對著愛人的左耳甜言蜜語更能俘獲她們的芳心。這是因為人的左耳由右腦控制。而在人腦分工中,右腦半球負責感性直觀思維,對情感類體驗更為敏銳。

      3、人用右耳聽的話比用左耳記得更牢

      因為右耳聽到的信息匯入左半腦,而左半腦比右半腦更具記憶優勢。所以要想讓對方牢牢記住你說的話,對著他/她的右耳說吧!

      4、想知道一個人的內心缺少什么

      想知道一個人的內心缺少什么,不看別的,就看其炫耀什么;想知道一個人自卑什么,不看別的,就看其掩飾什么。

      5、從網絡聊天習慣讀懂一個人

      喜歡用“……”和“。。。”的人心底大多比較柔軟,沒有壞心眼,同時也會反映出他她對待事情的優柔寡斷,大部分會有選擇恐懼癥......

      6、拋硬幣

      當面對兩個選擇時,拋硬幣總能奏效,并不是因為它總能給出對的答案,而是在你把它拋在空中的那一秒里,你就知道你真正想選的是什么

      7、人們大多只對有安全度的人發脾氣

      因為在那個安全度之內。你潛意識知道對方不會離開你。胡鬧有時候是一種依賴。

      8、人生只有900個月

      其實人生只有900個月!事實上,你可以畫一個30×30的表格,一張A4紙就夠了。每過一個月,就在一個格子里打鉤。你全部的人生就在這張紙上。你會因此有一個清晰的概念:你的人生是如何度過的?

      9、貝勃規律

      原本1塊的報紙變成了10元一份,你定會感到無法接受;相比較而言,原本5000元的電腦漲了50元,你一定不會有這么大的反應。貝勃規律表明,當人經歷強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刺激對他來說也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10、墨菲定理

      口袋裝著剛買的手機,在公車上生怕被盜,每隔一段時間就去查看手機是否還在。這一舉動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最終手機被偷走。就因為害怕發生,所以會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錯誤。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理。

      11、懷疑自己答錯了,改不改答案?

      馬上要考試了,做完答卷,檢查的時候發現兩個答案不知道選哪個,這時候該不該改答案?調查顯示:55%的人認為改答案會損害成績,只有15.5%認為會改善;但實際的情況是:58%把答案改對了,只有20%把對改錯了,還有22%把錯的改錯了。

      12、拆屋效應

      魯迅先生曾在《無聲的中國》一文中寫道:“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里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愿意開天窗了。”這種先提出很大的要求來,接著提出較小、較少的要求,在心理學上被稱為“ 拆屋效應”。

      13、破窗效應

      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 一面墻,如果出現一些涂鴉沒有清洗掉,很快的,墻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很干凈的地方,人會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后,人就會毫不猶疑的拋,絲毫不覺羞愧。

      14、責任分散效應

      當一個人遇到緊急情境時,如果只有他一個人能提供幫助,他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對受難者給予幫助。如果他見死不救會產生罪惡感、內疚感,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價。而如果有許多人在場的話,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由大家來分擔,造成責任分散,每個人分擔的責任很少,旁觀者甚至可能連他自己的那一份責任也意識不到,從而產生一種“我不去救,由別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面。

      15、配套效應

      人們在擁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會想不斷配置與其相適應的物品,以達到心理上平衡,這在心理學叫“配套效應”。

      16、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你有一個大的好消息和一個小的壞消息,應該一起說。這樣壞消息帶來的痛苦會被好消息帶來的快樂所沖淡,負面效應小得多。你有一個大的壞消息和一個小的好消息,應該分開說。這樣好消息帶來的快樂不至于被壞消息帶來的痛苦所流沒,人還可以享受好消息帶來的快樂。

      17、男兒有淚不輕彈?

      研究發現,人在難過時流的眼淚中,含有較多因精神壓抑而產生的有害物質。美國圣保羅—雷姆塞醫學中心精神病實驗室專家研究發現,眼淚可以緩解人的壓抑。

      18、看美女可以延壽

      德國心理學家認為,每天凝望美女10分鐘,健身效果相當于做30分鐘有氧運動,持之以恒,男性的的平均壽命可延長四五年。

      19、努力的方向也很重要

      下面這張圖告訴你:方向不對,越努力,越尷尬……

      20、心理暗示

      嘗試閉上眼睛,雙臂平舉,想象自己一只手拿著氣球,一只手拿著裝滿水的水桶,一分鐘后,睜開眼睛,看看雙臂的高度。

      21、關系最好的往往是最愛損你的

      最好的朋友之間是不會客氣的,而是經常相互挖苦嘲諷斗嘴,甚至當面互相揭短,因為你們都知道對方是不會介意的。關系最好的,往往是最愛損你的。

    【心理學與生活】相關文章:

    心理學與生活論文06-19

    心理學與生活心得11-03

    心理學與生活的關系12-20

    心理學與生活閱讀06-24

    心理學與生活考試06-04

    心理學與生活心得【薦】11-12

    心理學與生活心得【精】11-12

    【薦】心理學與生活心得11-12

    【推薦】心理學與生活心得11-12

    【熱】心理學與生活心得11-12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午夜爽爽一区二区 | 综合国产激情久久 |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一 |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 午夜打电话福利视频 | 制服丝袜亚洲经典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