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書籍推薦:關于愛的心靈哲學《愛的藝術》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千百年來,愛情兩字,折磨了無數人也幸福了不少人。人人都想和心上人“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做一對“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神仙眷侶,可世間卻有無數“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癡情可憐種。愛情,究竟是什么,究竟擁有何等魔力,才能讓天下人如飛蛾撲火般奔向它的懷抱?《愛的藝術》是德裔美籍心理學家和哲學家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文學作品,也是當代愛的藝術理論專著中最知名的著作。它可以詳細地告訴我們愛是什么,可以為大家解答為何我們需要愛。
《愛的藝術》作者艾里希·弗洛姆是法蘭克福學派的重要成員,是著名的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和哲學家。他于1900年出生在德國法蘭克福一個猶太人家庭里,1922年從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畢業,后赴美在大學執教并從事心理咨詢工作。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洛伽諾。艾里希·弗洛姆一生著作等身,創作了大量學術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最為著名的代表作有《愛的藝術》、《逃避自由》、《精神分析的危機》等。
《愛的藝術》一書中的觀點不同于一般人對愛的詮釋,它不是一本教人學會如何愛的情愛圣典,而是一部關于指導人生意義的心靈哲學類書籍。愛是一門藝術,想要掌握這門藝術的人需要有這方面的知識并付出努力。作者艾里希·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提出:愛情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自身沒有擁有愛人的能力,如果自己不向他人付出愛,那么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永遠也得不到滿足。
在《愛的藝術》中,作者用深入淺出的文筆寫道:天真的、孩童式的愛情遵循下列原則:“我愛,因為我被人愛。”成熟的愛的原則是:“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不成熟的、幼稚的愛是:“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這飽含哲理的文字真真切切地打動了閱讀此書的每一位讀者,吸引大家如饑似渴地品味下去。
“愛一個人就是要獻出自己,而不期待得到回報,但相信自己的愛一定會喚起對方的愛。愛情是信仰的一種行動,信仰少的人必定愛得也少。” “如果我能對一個人說‘我愛你’,我也應該可以說‘我在你身上愛所有的人,愛世界,也愛我自己。’” 《愛的藝術》博大精深,卻又平易近人,適合于每一個對愛存在困惑或好奇的讀者朋友們。
【心理學書籍推薦:關于愛的心靈哲學《愛的藝術》】相關文章:
心理學書籍之《強迫的愛》06-24
關于愛的哲學 名言10-03
推薦的心理學書籍09-08
心理學的書籍推薦09-06
關于愛的經典哲學名言精選07-14
關于心理學的經典書籍推薦09-06
心理學書籍之《給你愛的人以自由》06-17
經典的心理學書籍推薦09-13
推薦好看的心理學書籍09-12
行為心理學書籍的推薦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