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前的心理準備
學會傾訴。當你為考試而坐臥不安,擔心焦慮時,不妨將你的感受說出來,讓他人與你共同分擔。此外,你還可以把你的感受寫成信,然后扔到一邊,給自己留出一定的“憂慮”時間,隨后再去解決。千萬不可郁積在心,使壓抑情緒潛滋暗長,最終憂慮成疾。
調整認識。要調整對考試的不正確認識,消除思想顧慮,增強自信。中考與以往大大小小的考試并沒什么兩樣,反倒較為科學、客觀和公正。一般來說,只要準備充分,相信自己的學習基礎,考出相應的高一級學校是沒有問題的。
動機適當。學習活動中低限度的焦慮是必要的,但過度緊張,往往發揮不出正常水平,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如果動機過于強烈,那么進入考場,便會因情緒緊張而產生“怯場”現象,降低了記憶和思維效率,以致連平時較為熟悉的題目都回答不出來。當然,如果對考試抱無所謂的態度,缺乏獲勝的動機,也是考不好的。所以保持適當的學習和考試動機,才會使學習活動產生最佳效果。
學會休閑。緊張、繁重的復習難免有時會使人神經緊張、精神壓抑,此時,最好能暫時丟下書本漫步于戶外,置身于大自然的懷抱,轉換視野,保持樂觀情緒,從而達到調適緊張心態的目的。 加強鍛煉。英國教育家斯賓認為“健康的人格寓于健康的身體”,只有保持身體健康才會保證心理健康。科學研究證明,一些呼吸性的鍛煉,例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使人信心倍增,精力充沛。因為這些活動讓人肌體徹底放松,從而消除緊張和焦慮的情緒。
自我激勵。激勵即激發、鼓勵,使人產生一種內在的動力,朝向所期望目標前進。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研究發現,一個沒有受到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至30%,而當他受到激勵時,其能力可以發揮至80%至90%。這就是說,同樣一個人,在通過充分激勵后,所發揮的作用相當于激勵前的3至4倍。
科學作息。古人云:“人之心不可一日不用,尤不可一日不養”,因為心“不用則滯”而“不養則瘦”。所以日常復習中一定要注意科學作息,勞逸結合,最好是制訂一份科學的作息制度,努力做到早睡早起,不開夜車,不打疲勞戰。這樣才能保證考試時具有充沛的精力,清醒的頭腦。
心理調適。考前應做到心態平和。一是學會自我深度松弛。如經常在考前進行這樣的練習:在全身深度放松的'情況下,想象考場的緊張情境。首先出現最弱的情境,重復進行,慢慢便會在想象出的任何緊張情境或整個考試過程中都不再體驗到緊張焦慮。二是學會積極的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是指自己將某種觀念暗示給自己。暗示一種強烈的心理定勢,并引導潛在動機產生行為。通過自我暗示,可以調理自己的心境、情緒、感情、愛好、意志乃至能力,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考前面臨緊張的考場,可反復在心里告誡自己“沉著、沉著”,在這種自我暗示的作用下心中的雜念自會消除,從而消除焦慮,放松身心。
【中考前的心理準備】相關文章:
考前心理準備有哪些09-06
就業前心理準備08-22
職前必須做好的心理準備04-17
實用的面試前的心理準備01-15
科目二考試心理準備10-09
2017中考前祝福短信06-10
中考考試前的心理準備09-15
婚前同居的心理準備有哪些呢05-20
法國留學要做哪些心理準備08-30
2017中考前有關的祝福短信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