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罰對孩子造成哪些心理問題

    時間:2020-09-04 09:43:39 心理資訊 我要投稿

    體罰對孩子造成哪些心理問題

      生活中,我們看到很多家長在孩子不聽話時都采取體罰的形式,覺得這樣孩子就會聽話了,殊不知,體罰會給孩子造成一些心理問題。

    體罰對孩子造成哪些心理問題

      說謊。有的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了事抬手就打,由此一來,孩子為了避免挨打就開始學著說謊,從而造成惡性循環。

      懦弱。經常挨打的孩子對家長會有恐懼感,從而變得懦弱、自卑。

      孤獨。經常挨打的孩子會感到孤獨無援,尤其是父母當眾打孩子,會對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慢慢的,孩子的性格開始孤僻。

      逆反。經常挨打的孩子容易產生對立情緒。有的孩子會用故意搗亂來表示反抗,容易形成逆反的心理。

      孩子6歲以后應盡量少體罰

      市社區衛生心理健康服務中心主任醫師傅莫貽對記者說,在心理學界內部普遍認為,孩子6歲以后就應盡量減少體罰,到了12歲就應完全停止。

      因為6歲以后,多數孩子已經進入學校,獨立自主意識有了較好的發展,自尊心越來越強,開始努力地做事情,渴望憑借自己的能力、勤奮,不斷帶來各種成就,這時體罰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喪失成長所必須的成功體驗,影響人格的健康發展,養成孩子消極、自卑的人格。

      此外,這一時期孩子能夠清楚地記住父母、老師對自己的體罰,易給心靈蒙上一層陰影。

      12歲以后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在肢體運動、認知、道德感等方面日漸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統一自我,他們強烈感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獨特的個體,具有認識自我、表達自我、張揚自我的強烈要求,這時體罰孩子,孩子會感到這是對自己人格的嚴重踐踏,產生強烈的抵觸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還會產生某種報復與逆反心理。

      認同和鼓勵孩子更重要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孩子與孩子之間勢必存在差異,成人盡量不要按照某個所謂的好孩子的標準要求自己的孩子,即使對比也要把握好分寸,不要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和上進心。

      家長要學會用放大鏡發現孩子的優點,學會賞識自己的孩子,稍有進步馬上表揚,讓他們進步時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不要自己有不滿意的地方就體罰孩子,因為認同和鼓勵更重要。

      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可以采取“事不過三”原則。第一次是溫和的告知,讓孩子明白自己為什么錯了;第二次是嚴厲的批評,除了再一次警告孩子之外,還應該好言相勸、耐心教導;第三次就要給予相應的懲罰了。

      懲罰的時候盡量避免采取體罰的手段,父母可以沒收孩子一個月的零花錢,或者明令禁止孩子接觸電腦,又或者可以用做家務來懲罰孩子,這些都是比較合理的懲罰方法。

      孩子小,很多事情都不懂,這需要做父母的耐心教導,在沒辦法的情況下,我們也會對孩子采取懲罰的形式來讓孩子記住自己的錯誤,體罰能避免就避免,畢竟體罰不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他有時會讓事情適得其反,給孩子造成一些心理上的問題。

    【體罰對孩子造成哪些心理問題】相關文章:

    心理問題造成不育的因素有哪些12-17

    孩子有哪些常見心理問題11-16

    造成中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12-05

    孩子的心理問題01-04

    重視孩子心理問題11-15

    孩子有哪些不容忽視的心理問題11-14

    小孩口吃可能是心理問題造成的11-02

    需要重視青春期孩子的哪些心理問題01-15

    單親家庭孩子有哪些心理問題11-23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先峰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 亚洲日韩色另欧美 | 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 日韩少妇AV在线不卡中文 |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不卡的 | 思思热在线精品视频67 |